□ 韩书力
谈扇画
□ 韩书力
韩书力,1948年生于北京。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西藏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出版有《韩书力画集》《韩书力绘画集》《西藏艺术集萃》等。
近年间我画的一些扇画小品,如同20世纪90年代我曾创作过的织锦贴绘小品一样,都属于无整块时间而为的无奈之举,但又同属于彼时彼境用线条与色块所记录的心得与随笔,抑或是胡思乱想的梦游追忆。
先说《莫名图》这一幅,我已年近古稀,几十年来不知填写过多少表格,久而久之便对表格怀有莫名的排斥与惧怕心理。我不会上网,用手机也只到会发与会看中文信息的程度,但我还是从广播中听到了“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你是你本人”的奇葩新闻,这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提问,不知让多少老百姓、多少农民工兄弟跑断腿、磨破嘴。图中两只一问一答的小企鹅正是对此种现象的表现。
作为百姓中的一员,要生存,还想生存得适意一些、自我一些,就免不了主动或被动地与外界打交道。但是,如今人们往往并不敢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了,即便是遇到了一加二等于三的事情,也要问问身边人或干脆问自己一句“这靠谱吗”,这是商品大潮之下,社会的诚信空白所致。而在笔者生存的西藏高原,尤其是在淳朴的农牧民之中,绝少有“这靠谱吗”的疑惑。
十多年前的每年冬季,我都到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几个边境县去体验生活。人们,尤其是高原以外的人们,只有在这个时空中,才能深切感知什么是高寒缺氧,什么是单调与重复,从而才会从心底里生出对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同胞的敬畏与情感。日短夜长的冬季,吃罢晚饭,村寨里的年轻人便早早汇聚到我们的驻地,或向我们打听外面的世界,或唱歌、吹笛、弹琴,来表达对远方客人的热情。在这些人中间,我有着极大的安全感与幸运感。这幅《靠谱》《我们走过的路》和《桌球》就是对那段生活的文化记忆。
韩书力 大漠长河 72×368cm 纸本设色 2005年 中华艺术宫藏
韩书力 来去匆匆 50×4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韩书力 外边的世界很美好 45×4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韩书力 垂帘团扇图 纸本设色 2016年
《新五牛图》《地球上的水是相通的》《兼得图》《泰戈尔诗意图》《有馀》等几幅异质同构型的扇画,是我读文字或看图片时的瞬间感慨,《雾霾》《杏花春雨》属于纸端偶然出现某种效果后,“将就材料”而最终合成的作品。
自从1985年春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首访巴黎至今,我竟又先后十几次因办展、访问、讲学等原因到访过这座温柔、富贵且高雅的艺术之都。遗憾的是,多事之秋的近几年,恐怖分子连连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制造恐怖事件,让近百名无辜者丧失生命。有感于此,我创作了《我们比仇恨强大》《矛·盾》《该控枪了》等几幅作品,通过小小画幅中的勾勒点染发出我的声音、表达我的感情。我相信,它们能够引起读者朋友的共鸣。
“地球村”这个词的产生,说明了国家、种族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越来越近了。如今地球村的芸芸众生似乎全被推挤到一条看不见的快速通道:快餐、闪婚、胎教、起跑线、竞争、滴滴、菜鸟、山寨、网购等词汇,充斥于多数人的生活中,加之手机、电脑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于是我们眼前的景观往往是冷漠的家人、陌生的芳邻、匆匆的路人与集体无意识的奔波。于是乎便有了这幅《来去匆匆》的团扇小画。细心的读者会在这一圈轮回般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及亲朋好友的影子。作为画者,我不仅是在观察与表现他们、她们与它们,我也画上了我自己,就是其中提着画框、脚穿布鞋四顾茫然的那个人。
人们常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紧张、忙碌和浮躁的当下,包括笔者在内的人们,不妨坐几天贺友直先生的《冷板凳》,静静思考一下:我们生活的目标可否少些盲从而多些本真与自我;我们生活的情状可否从容些、再从容些;我们生活的节奏可否慢些、再慢些,以等候缓行的灵魂。
责任编辑:陈春晓
韩书力 高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 396×246cm 布面重彩 2008-2009年 中国美术馆藏
韩书力 先写作业 97×11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韩书力 小鸟 72×59cm 布面重彩 2012年
韩书力、巴玛扎西 五彩路 199×119.5cm 布面重彩 2010年
韩书力 佛之界 150×100cm 布面重彩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