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作文中的差异教学

2017-02-16 15:05:17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任朋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3期
关键词:习惯作文老师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任朋芬

生本作文中的差异教学

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任朋芬

“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在上次的生本作文听课中,三位执教“生本作文”的老师风格各异,但都从各个方面解说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尊重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我想从张老师的情景体验式的生本课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以学生为本,尊重差异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在这个意义上,生本教育是让学生能够展现其生命潜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的学习活动,能在听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和老师的互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去思考其中的意思,从而正确地进行自己的表达。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效果完成度非常好,又灵活又平稳,又能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老师在指导习作《给老师的一封信》时,从“围绕中心”“通过情景”“表达真情”三个角度给学生以提示,接着,张老师的情境导入尤为精彩:“老师给大家写了一封信,想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这时再配乐感伤的《时间都去哪了》,老师满怀深情地读《给孩子们的一封信》,此情此景,正能勾起学生的一幕幕回忆,而毕业班的孩子,对这样的情境感触颇深,在这个时刻,让学生诉说以前感人的点点滴滴,就像打开了话匣子,随意就可以从中挑选出想说的故事,因此老师问道:“看你眼睛都红了,为什么?”而学生回答道:“你说的那个场景,我也经历过。”正是相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就可以让学生写出丰富多彩的文字。在写作前,老师富有诗意的过渡语:“没想到六年过得如此之快,在这分别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它们定格成了一张张照片,只可惜这些照片是黑白的,如果你能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成彩色画面,就更具美感,令人难忘了!”在展示时,也尊重了学生构思及书写速度的差异,巧妙地问道:“有的同学可能还没写好,半成品也是艺术品,也来交流一下。”这样就缓解了学生写作的紧张情绪,不会打断已有的思绪,继续书写这篇作文。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时,我就用他们所渴望的激励语去赞扬他们,这时学生们的心里是非常开心和满足的,接下来才会更加专注而又努力地去思考老师提出的下一个问题,并且非常地主动。认真倾听这样的好习惯,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二、以生动为本,展示差异

以生动为本,顾名思义,是要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发地热爱学习,喜欢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学生只有自觉主动地学习,才能把教育的效果最大化。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一位学生说到以前的老师:“您以前对我们很严厉,我们不理解,甚至怨恨,当您收拾东西离开我们的那一刻,我们才明白,您对我们严格都是为了我们好啊!”老师:“你长大了,那个老师知不知道?”学生:“不知道。”于是老师顺势说:“机会来了,你可以把对她的思念写在信里。”还有一个学生说到“眼睛进沙子”这件小事,张老师回答道:“我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你还记得。”学生说:“你还在休息时间打电话问我。”张老师:“这很正常,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都不记得了。”这样的问答细节在课堂中还有很多,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在收集资料的不同点。还有老师和学生击掌的环节,解放了束缚在学生身上的枷锁,使得学生们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获得体验,提高能力。它也让教师们可以运用更灵活的手段﹑更多样的方式,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认真听讲,学习习惯让老师头疼,有的还会接二连三地犯同一个错误。我觉得这可能是由于在学生平时的教育中太过于将教学任务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而造成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平时老师的教育态度中会小心地去观察老师对于作业完成认真与否是什么态度,对于上课认真听讲与否是什么态度,对待习惯的好坏是什么态度。如果没有区别性地对待,学生就会从心理上产生惰性和惯性,自然而然,坏习惯就会越来越多。因此,教学中努力去注意学生的变化是很重要的一点。

如发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让大家以他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他,并且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品,首先是小星星,得十颗小星星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红花,累计五个小红花就奖一面红旗,一个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样不同层次的奖励,可以激励他无限制地努力而换取更高层次的奖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则及时指出,必要时还警告他,如果再这样,老师就不喜欢你,不给你画漂亮的小星星,更严重的我觉得有必要严肃批评,或者与其父母沟通一起教育。这样,学生的好习惯在老师的激励和严格要求中得到了培养。作文上也会更加勤于去写。

三、以生长为本,照顾差异

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找到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方式。老师是园丁而又高于园丁,应该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周期,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成长轨迹慢慢发展后,老师要在一旁适时地提醒﹑督促和帮助,甚至有时需要去矫正,是为了学生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健康﹑正确﹑积极地发展。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认识与理解的重点。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关于文章修改的片段:“我们每个人关注的点不一样,为了这么优美的照片更加接近完美,让我们共同讨论一下。”“你们手中的这张照片还有什么需要润色的呢?”“在大家集体智慧碰撞出的火花照耀下,那张照片又给大家带来怎么样的视觉冲击呢?”“照片已经洗好了,我们如何珍藏呢?”这些潜在话语暗示了学生需要一步步地修改﹑润色自己的作文,而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识。这样,教师就真正来到了学生中间,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这种做法不但在在心理上让学生和老师的心去靠近和共鸣,而且让孩子主动拿起手中的笔去进行二次创造,在脱离老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完成自我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接下来,可以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来修改习作,彼此间养成互相倾听的习惯。总而言之,在这节以学生为主的作文课中,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学习关系:学生是这个课堂的主体,他们有着绝对的创作权和修改权,一切的课堂效果呈现完全取决于他们,这就使得课堂的关系非常融洽,师生各有任务,但又彼此密切合作。

学生在课堂中逐渐会形成独立构思作文思路﹑自主修改作文细节的能力,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独特的情感认知与体验,使我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习惯作文老师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