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玩的不是花活和财富

2017-02-16 02:23李如
中国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古玩假货瓷器

文-李如

图-本刊记者 刘善伟

古玩,玩的不是花活和财富

文-李如

图-本刊记者 刘善伟

我想和年轻人一起净化古玩行业的空气。

刘化北是北京城古玩圈子里的一个玩家。

没有大学学历,一群北大、清华、人大的高材生却称呼他为刘老师。不是有名气的专家,也不常上电视鉴宝节目,刘化北淘的古玩却被众多买家认同。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的货,淘到手基本很快就被客户订走。

会做人,才能学到知识

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饭,刘化北辍学后来到北京。打工能吃饱馒头之余,偶尔得空,从小就对旧钟烂表、破铜烂铁感兴趣的刘化北也会去逛地摊。许是天生对老货敏感,买卖之余,赚了些钱,还在北京古玩城建立之初就购了个店铺。

刘化北说,玩古玩是会买死人卖死人的事。如果一个价值十万元的货在你手里,你不识货被人一百元买走,可能一怒之下急火攻心就被气死了。而如果一个价值一百元的东西被你用几十万才买到手,也可能把自己给憋屈死。刘化北说的是古玩界的凶险。

起初,在北京古玩城混日子,刘化北会被人笑话没什么货,认为他这个小年轻干不了几天。可偏偏就是刘化北,成为北京古玩城混得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位。

一个三伏天,刘化北在地摊狠心花了几百元买了件瓷器,隔壁的店家看到了,随口说了句“东西不错”。刘化北赶紧把瓷器从柜台撤下,中午外出买了箱啤酒送给人家。那位哥当时就一愣,随后就把刘化北那件瓷器说了个底掉,从如何判断瓷器年代,说到市场价格,从造型说到釉色。从此,刘化北有什么问题都虚心向这位古玩行里的老玩家请教,渐渐地,他买卖瓷器不只靠察言观色,多数时候看一眼货就能判断个差不离。

刘化北没什么家底,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硬货。在遍地假货到处是坑蒙拐骗的古玩界,刘化北是怎么混到现在的呢?他靠说真话。一天,一个河北口音的人拿了件瓷器来店里,刘化北看了一眼说了两个字:“老的。”对方一愣,买家直接说自己的货是老的,这实在少见。刘化北没有留后手,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判断依据,卖家相信了他,开车把他请到河北家里,一件一件地让他鉴定,给了一笔鉴定费不说,还卖了刘化北一批货。这些货摆在店里,小瞧刘化北的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慢慢地,来找他鉴别瓷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叫他“刘老师”。

有些物件,刘化北也叫不准。隔壁的哥哥给他出主意,干脆在店里挂出个鉴定的告示,叫不准的拿来请教他,这样既赚鉴定费养店,也能招徕卖家和买家。

刘化北会时不常地把买家介绍给隔壁哥哥,卖了东西,临店哥哥总要按规矩给刘化北一些分成。刘化北起初还不习惯,但人家愣是把钱塞到自己手里。当然,刘化北也学会了这规矩,如果自己有什么货,隔壁的哥哥或者朋友帮着卖了,也要给人家分成。在刘化北看来,这些行规里有做人的道义。

外出买东西,刘化北总要算算自己还有多少钱,如果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银子,刘化北看到自己喜欢的老货也不问价,问东问西自己又不买,不是耽误人家时间么,干脆做个安静的逛店的人,欣赏下就该知足了。有的店家看出刘化北的心思,让他拿下来看看,他就会谨慎小心地拿下来看一番学习个够,然后真心感谢店家的一番美意。

如果别人来刘化北店里逛,刘化北也不多说话向顾客推荐。“人家自有眼力,我何必多言多语扰人心神,我又不是奸商。”

洞察世事都是学问

刘化北慢慢在古玩圈里有了名气,有内蒙古和海南的富商请他去鉴定。和别人说违心话不同,刘化北起初只讲真话,有的富商一屋子东西,没一件老货,刘化北就直说。结果飞机请过去,自己坐火车回来,鉴定费也是到嘴的鸭子却飞了。但刘化北仍然坚持保持青年人的朝气不说假话。只是遇到不求实的人他也不再说真话。

找他来鉴定的人怀有各种心思,有人看上了他的名气,“我有好货,价值上亿,您帮我卖了咱俩分。”刘化北会回答人家,“您的东西价值高,我手头没那么大的买家。”有人在自己的网页晒了成百上千件国宝,言之凿凿,还请刘化北来鉴定,刘化北会说,“您的东西太高端,我看不了。”还有人拿着瓷器并主动给了鉴定费,刘化北则会直言东西的真假,还会说出理由来,“不是见钱眼开,钱不在多少,它表明了一种想听真话的态度。”

做古玩这行,得洞察世事,刘化北说,一些古玩店主,客人走进店里,看穿着和气度,就能知道对方的家底,口袋里带了多少钱,想买什么货。洞察世事,是古玩行家应有的学问。

刘化北喜欢在三九天、三伏天去逛摊逛店买东西。“天气不适合外出,不是手里缺钱谁会出来卖东西?”一般这时候,对方不会要高价,刘化北也不会多砍价。刘化北看来,东西值那个钱,该给人家,如果对方卖得便宜,他还会再多买一件别的东西,故意给个高价补偿对方,为的是让自己心安。

总而言之,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动图检查在肥厚性心肌患者的检查过程中 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房情况,降低误诊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玩出了文化自觉

刘化北手里的手机,都是落伍几代的,他喜欢诺基亚耐用扛摔,后来一些客户要求他开微信才换了智能手机。家里的沙发垫是媳妇拆了旧毛衣自己织的,走在大街上,一身旧衣服貌不惊人。

如果您以为刘化北过得穷困就错了,他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租住着三居室,他自己收藏的一件瓷器,别人给他加价到50万,知道行情的他不搭理那买家。

刘化北佩服古玩城里一家人,两代都做古玩,午饭常常是馒头配咸菜,但人家店里有老货,省下的钱都买货了。

刘化北瞧不起那些舍不得买真货又自欺欺人买了一堆假货的有钱人。“他们不是真爱古玩,他们是爱钱,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那点钱买来的更有可能是假东西,他们只是希望有个冤大头能把自己的假货当真货买走。”

说起玩假货的人,刘化北也有一堆故事,“还有人买假货不是想骗人买走,是想骗自己的老婆,用几百元买了件假货说花费了几十万,差价都养小三去了。”

“一件古玩承载一段历史,一件古玩承载一段文化,一件古玩见证一个时代的变化。”刘化北说,自己看一件古玩能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爱好,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多籽多蝠”也好,“蝠到天边”也罢,甚至四妃十六子,都记载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向往。

在刘化北看来,对古玩你得尊重,那是一种文明,造假出来的东西,材料和工艺都不是那个时代的了,也没经过岁月的沉淀,总会有破绽,总会差股劲,这也是真玩老货的古玩人喜欢老货的原因。

刘化北没有愧意,“在这个买死人卖死人的行里,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说玩古玩必须真实,这是古玩行应有和必须有的格调,也是他浸淫古玩行业多年形成的一种文化自觉。

想和年轻人一起净化文化空气

《中国青年》:你在网络上发一些古玩知识的文章,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宣扬自己么?

刘化北:我接触网络,起初是进别人的QQ群里,他们发假货图片,我偶尔说几句真话,他们就把我踢出来了,我一生气就自己建了个QQ群,但来了一些胡闹的人。我只能收几百元钱学费,让那些不是真心喜欢古玩的人进不来。学生熟悉了我也不收费,就是设个门槛,把那些人拦在外面。我曾经对外声称学费上万元,但没人真交钱,实际上是为了拦人。我也想团结真心喜欢古玩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净化这个行当的空气。我想让学生们和我一起在网络上批驳那些玩假货的名人,但几乎没有学生这么做。

《中国青年》:你对古玩文化的传承有失望?

刘化北:应当说,古玩界现在很乱,以拍卖来说,拍假和假拍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市场有需要,人家明知道是假的还买,我没办法。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们在玩花活,他们在玩财富,不是玩真的古玩,不是玩文化的人。

古玩的文化,有做人的文化,我不教育别人怎么做人,我在网络上讲我经历的和见到的一些事情。每个人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侧面。

《中国青年》:说及古玩,很多人会想到“捡漏”,你怎么看?

刘化北:怎么说呢?“捡漏”在现在的市场中不是常态,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联系到行家,对自己手里的东西值多少钱心里有数。倒是有一些农民,拿一些沾了泥土的假货,在街上等别人来“捡漏”。真正“捡漏”的事情有,但不值得提倡。你花费几百元买了人家几十万元的东西,心里不会有愧?不是有个有名的专家,便宜价买了一个收垃圾的老货,结果人家跳楼了。你说这样的“捡漏”好么?我也“捡漏”,但这样的事情很少遇到,遇到了我也故意高价再买点别的东西,给人家些补偿。

《中国青年》:对收藏古玩该有怎样的心态?

刘化北:要有一种尊重文化的心态,有句老话叫“藏古不穷,卖古不富”,古玩贩子把古玩当货物不见多富,但当你能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来学习,来热爱,来收藏,你手里就能留住好货,反而你可能名利双收。进入古玩行,不要想着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宝马出去。总想着捡漏,总想着投小钱买到宝,你就可能掉进别人的坑,就可能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屋子假货,东西卖不出去,最后开博物馆,最后捐给学校,那是欺世盗名!

责任编辑:刘善伟

猜你喜欢
古玩假货瓷器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说说古玩、古董和文物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古玩抢劫
古玩,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吗?
王莫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