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风
编者按:
说到“空巢老人”,或许大家都不陌生,可说到“空巢青年”,很多人或许一头雾水:年轻人跟空巢有什么关系?但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尤其在大城市,不少青年男女远离故乡、亲人,为事业奔波,出于各种原因选择独自租房居住,平时独来独往,几乎没有现实中的社会交往,但网上生活可能很丰富,网友很多。这些人看似过得潇洒——生活自足,没有父母约束,没有家庭负累,但实际上,他们正不知不觉中身陷困境: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家庭生活,缺乏情感寄托,甚至失去生活目标。人们借助“空巢老人”的说法,称他们为“空巢青年”。那么,他们为何空巢?空巢生活又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群体?
28岁的杜恒上学的时候是典型的学霸,当年在乡里上初中时,十里八乡凡认识他的人都断言,他将来一定不同凡响。18岁时,杜恒不负众望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从入学第一天起,他就喜欢上了北京,发誓将来一定要在这座国际大都市混出名堂。
凭着一股拼劲,杜恒上完大学又接着读研。研究生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电信公司找到了工作,收入还算不错,但要真正成为北京人,还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相对于高房价,杜恒那看似不菲的收入就显得杯水车薪了。同龄人中像他一样的“京漂”,买房的也有,但一般都是家境殷实的,父母出首付,自己还房贷。而杜恒家里一穷二白,能把他培养出来就很不错了,他指望不上家里给他出钱买房。因此,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只能租房。但他不愿跟人合租,怕合租会相互影响,不利于自己一心一意做事情。
最初,杜恒在工作单位附近的三环租了个一居室的小公寓,租金4000元,一个月下来,加上水电、生活费,要花去工资的一大半,再给家里补贴点,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攒钱买房只能是痴人说梦。不久,他在远离城市中心和单位的五环租了个一室一厅,周边环境好,但每天的通勤时间需要四五个小时,下班回到住处还要加班或学习充电,根本没有闲暇和精力去社交或娱乐。如今3年过去了,他除了工作上的往来,基本上不跟人打交道,顶多偶尔跟房东打个招呼,成了不折不扣的“空巢青年”。他时常自我激励:“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王子乐也是一名“空巢青年”。从小,王子乐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工作首选地是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但大学毕业后,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回到了家乡湖南一个地级市,应聘到当地一家报社当记者,也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工作半年后,他觉得每天泡会议、写简讯的生活与他理想中的记者生涯相去甚远。有一天,因一篇会议报道中领导姓名排序出现错误,他被扣除半年奖金,并全社通报批评。一气之下,他瞒着父母辞职去了广州,用他自己的话说,“去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至今已经5年了,王子乐在广州的大小媒体间摸爬滚打,最后终于在一家经济类报社稳定下来。但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调侃,他的境遇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工作虽然稳定了,理想也基本实现了,但收入一般,别说在广州买房安家,就连租个像样的房子都吃力。王子乐知道广州有许多城中村是外来打工者的聚居地,房租便宜,但拥挤、嘈杂,交通不便。他不想混迹其中,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都市白领,目标是在这个繁华都市买房安家、娶妻生子。但眼下,这个目标还只是蓝图,他还得租房生活。为了让自己过得体面一点,他选择了独居,限于经济条件,他租住的房子属于迷你型,放一张床、一张桌后,剩下的空间只能放得下他自己。这样的居住条件,让他有意识地向别人隐瞒自己的住处,担心被人瞧不起。他还屡屡婉拒同事们一起聚聚的邀请,原因是怕还不起,跟以往的同学、朋友也渐渐断了联系。他要卧薪尝胆,刻苦奋斗,早日出人头地。
与杜恒、王子乐二位出于无奈陷入空巢不同,24岁的方若溪是因为“任性”主动选择了空巢。她出身干部家庭,家境优越,从小上各种兴趣班,有一定艺术素养,属于典型的被父母宠坏了的“90后”独生子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方若溪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很明确的人生目标——当演员,高考时执意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但因专业分没能达到录取要求,最后只好上了一所普通的艺术类学校。毕业后,她直奔心目中的艺术天堂上海。在她眼里,上海繁华而不浮躁,喧闹而有节奏,就连公交车上老太太的吴侬软语都旋律美妙。更重要的是,上海有各种影视公司,容易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快,她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找到了工作,虽然没能当演员,只是做些往影视剧脚本里插入广告之类的杂活,但好歹跟她所学专业沾点边,跟她的理想靠得近,她干得很快乐。
公司像方若溪这样从外地来闯荡的年轻人有七八个。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同时也为了笼络人心留住人才,公司在办公地附近租了两套公寓做员工宿舍。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单位提供住宿算是高福利,但方若溪主动放弃了这份福利,一个人在外租了一个带厨卫的单间,跟外界的所有联系用一部手机就解决了,网上购物、订餐、聊天、交友……无所不能。她說自己从小独来独往惯了,而实际上她是缺乏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
无奈之举也好,任性选择也罢,这些奔波于大都市的年轻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称谓:空巢青年。他们远离父母、亲友,生活中独来独往,没有现实中的社交与家庭生活,缺乏亲情抚慰,生活相对封闭。据近日一项对200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4.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
相对于“空巢老人”的孤苦无依,“空巢青年”表面上看要“潇洒”很多。因为年轻、健康,他们不像大多数空巢老人一样面临生活困境与烦恼;因为生活自足,无父母家人约束,没有家庭负累,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此,不少年轻人甚至把“寂寞”当享受,渐渐地认为这就是生活。但表面的潇洒,并不能说明他们的生活就一路阳光。
独自在重庆闯荡的肖晓已有5年“空巢”经历。她是在重庆上的大学,学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在她老家根本找不到工作,她又不想丢掉专业,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重庆。几年来,她的工作一直不稳定,换工作也就意味着要换住所。正因为总是换来换去,她很难找到一个既固定又熟悉的人跟她合租,而她又不愿意跟陌生人合租,便只能选择空巢。
有一次租的房子离她上班的地方不远,交通便利,环境好,房租也合理。肖晓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可住了不到一周她就吓得连夜搬了家,原因是60多岁的房东是个单身老汉,每天晚上敲她的门,表面上是给她送吃的,嘘寒问暖,但明显不怀好意。有天晚上,房东老汉趁给她送饺子的机会,有意无意地想占她的便宜,她不敢当场发作,但在将对方“请”出去以后,她立即收拾行李,连夜打的逃离了那个地方,连房租押金都不要了。上了出租车,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眼前:搬到哪儿去?偌大的重庆,她只知道几个同事的联系方式,可跟同事们除了工作上的交往几乎没有交集,远没到可以借宿的交情。而原本有不少同学在重庆,可不是离得远,就是关系一般,平时基本不联系,渐渐地也就疏远了。最终,她只好在一个背街小巷的一个家庭旅馆安顿下来,住了三天后才找到新的住处。
生活中充满意外,各种困难可能随时会出现,而这些困难并不会因为你是年轻人,你身体健康就会远离你。除了遭遇骚扰连夜逃离的这次经历,肖晓有天晚上还被自己锁在了门外无法进屋,原因是她出门倒垃圾时忘了带钥匙,而在她出门时却习惯性地随手锁上了房门。幸好她带着手机,当晚她到附近一家网吧过了一夜。至于生病后无人照顾,只能自己挣扎着去看病、买药或干脆躺在床上硬扛的经历,对肖晓来说也不止一次两次。
除了这种生活上的突发事件,更大的困扰还是精神上的。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事业不顺、前途无望,想爱又不敢爱、进退两难……种种难以言说又无人诉说的无奈,时常成为“空巢青年”们生活中的困扰。
许平大学毕业后径直去了北京,几经折腾后在一家大型企业做了工程师。许平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疏于交际,喜欢安静,选择了一个人独居。但在社交网络上,他成了另外一个人:幽默、健谈、活跃,是个非常受欢迎的“段子手”。而一旦离开社交软件回到现实,他便回归本质,成了少言寡语的“榆木疙瘩”。有一次,一个网友执意要跟他见面,两人在约定的咖啡屋只坐了5分钟,网友便起身走人了,离开时还充满质疑:“你到底是谁?”
是啊,我到底是谁?许平也认真地问过自己,但没有答案。他喜欢这种独来独往的生活,恐惧现实社交,尽量减少与周围人的接触,这样会让他感到自由;但另一方面,他又讨厌这种自我封闭的日子,内心深处的孤独、空虚与被抛弃的感觉与日俱增。虽然网络社交在一定程度上能暂时填补他的这种空虚,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他因现实生活中与人缺乏交流以及无人关爱的落寞。
对于许平在北京的处境与生活状态,家人有所了解,也非常担心,尤其是他的母亲,不止一次打电话劝他回老家:“回来随便在哪儿找点事做都行,实在不行妈出钱给你开个店也比在北京混强。不是妈不支持你干事业,但那里不是咱小老百姓待的地方,不说别的,那1平方米几万块的房子,咱就是砸锅卖铁都买不起!没房子怎么安家?没有家那过的还叫日子……”
可许平就是喜欢北京,他不想回去,或者说不甘就这样回去。如果就这样回去,当初何必出来闯荡呢?可要长久地在这座城市待下去又谈何容易?居高不下的房价、贫富差距的悬殊、升迁的无望……这一切又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像一只围着被纱罩罩住的饭菜嗡嗡叫的苍蝇,闻着香,流着涎,却只能跳着徒劳的圆舞曲。”他看到某“京漂”在网上的这段留言时,颇有同感。
从家乡小地方到陌生的大城市,离开父母,缺乏财富、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的支撑,现有的社交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孤岛式的居住方式人为地切断了与外界的交往,城市又没有创造足够的机会让他们扎根……一项调查显示,缺乏感情寄托、居住条件差,被认为是“空巢青年”面临的两大困境。
“空巢青年”已成网络热词,毫无疑问,这已是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群体。但在许多人眼中,“空巢青年”似乎不足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对这一群体的生存境况缺乏应有的关注。事实上,“空巢青年”要一人独自应对生活的疲惫和艰辛,极易导致精神上的“空巢”。而处在精神孤岛上无法减压,有些人承受力不足,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要理性看待“空巢青年”现象。作为当事人,战略上要藐视“空巢”,把它看作人生的一个阶段,没必要过分渲染悲情与焦虑。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它,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它,从而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特殊阶段。家庭和社会,要给予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关爱与支撑,帮他们完成这场青春蝶变。
首先,年轻人要摆正心态,做好生活规划。为了缓解空巢带来的“孤岛”压力,大多数“空巢青年”选择社交网络进行情感交流与宣泄。但网络交流代替不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专家张翼认为,互联网可以是媒介,但不可能变成社会。社交网络的产生为人们造成了一種“我正在与他人联系”的假象,满足了与他人沟通的需求,但无法实现真实的关怀。所以“空巢青年”不应单单从虚拟空间寻求虚无的慰藉,而应实实在在地实现自我突围。一是将“空巢”生活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人生体验。居住条件差、生活拮据窘迫、缺少照顾和关爱,这些都只是“空巢”的客观环境,但再苦再难,都是脱离父母后的成长阵痛,只要心中有阳光,就能感觉到快乐。二是自我调适,合理安排生活。工作之余尽可能地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丰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可约朋友、同事聚聚餐、逛逛街、看看电影;即使一个人,也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化个靓妆,做个美容,健健身,或者出门买菜做顿好吃的犒赏自己,周末读读书,假期报个旅行团,偶遇烦恼向父母、亲友倾诉,多与同事、朋友交流,没事到房东或邻居家串个门,都有助于抵消“空巢”带来的消极影响。
其次,家长要多给予关心与鼓励,给孩子以亲情抚慰。提到家,许多“空巢青年”都表示,不敢过多联系,或不愿跟家里说出实情。“广漂”周立说:“有时给家里人打电话,但说不了几句,就会聊到相亲。”周立是跟女朋友分手后到广州闯荡的,但父母一直惦记着娶儿媳抱孙子,似乎对他在外的工作、生活状态并不关心。久而久之,他也懒得给家里打电话,怕父母催婚。“京漂”刘旭升也说:“平时很少给父母打电话,即使打也是报喜不报忧,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唠叨,因为父母最关心的是他何时能升职,能挣多少钱。”漂在上海的夏玲玲不愿跟家人联系的理由是,只要跟父母打电话,他们总是叮嘱她少玩手机,多读书,考这证那证的,她说:“‘趁年轻攒点资本,以后好立足社会。这是他们的老生常谈,好像我还在念中学一样。”而“深漂”方进舟则有更多的无奈:“家里只在每月初给我打电话,关心我何时发薪。”他家里有弟弟妹妹在读书,每个月都需要他往家里汇钱。
远在他乡独自打拼的孩子,无疑是家长的牵挂,但为什么孩子不愿与家里联系?恐怕是这份牵挂里激励有余而关心不足吧!其实,在大城市里陷入“空巢”的年轻人,更需要的是体贴与关爱。家长应多问一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多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喜悦,分担他们的烦恼与忧愁;多鼓励他们融入社会,跳出网络世界的虚拟圈子,多交朋友;然后才是激励他们勇敢拼搏,超越自我。
最后,“空巢青年”还需要城市的包容和社会的关爱。有人说,如果让一批年轻人在今天的“空巢”中感到失落,那么明天一座城市可能会有一代人感到失落,这座城市也难免出现发展的停滞感。“空巢青年”要从边缘化境地融入城市,既需要自身努力,也需要外部支持。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丰建议,国家应该鼓励发展社会组织,鼓励个体去承担社会角色,用以兴趣、公益取向为主的社会组织替代家庭,为年轻人化解个体的孤独。而更具体的关爱是在生活、工作等方面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在房租高企的今天,考虑给他们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廉租房等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组织、社区也可以为他们组织更多的社交活动,让他们摆脱孤单。
深圳近年来为年轻人量身打造文化生活的做法值得點赞。比如通过全民写作计划,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年轻人提供展示自己心声的平台;通过开展各种贴近公众生活的文化活动,为年轻人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让他们空巢不空心等。许多外来“空巢青年”用文字相互倾诉,不但彼此抚慰,也从中找到了归属感,有利于消除空巢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