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何惧高调

2017-02-15 23:30田烨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508班
十几岁 2017年2期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佳话高调

文/田烨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508班)

行善何惧高调

文/田烨沁(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高508班)

杭州曾发生这样一件事:57岁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桥边聚集了近百人,其中不乏年轻力壮者,最后跳池救人的却是82岁的孙老伯。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老伯却只要求大妈找媒体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女儿得知,上网发帖质疑老人救人目的,引众人热议。

老人救人的行为肯定值得赞扬。82岁老伯水中救起57岁大妈。这件事,能不能上吉尼斯纪录,我拿不准,但至少放到全世界,都可算是一桩当代趣闻。

为何他要求报道后,救人的事情却蒙上了一层阴影,使一个纯粹的救人佳话,变得意味纷杂?在我看来,事情的发展具有高度中国传统特色。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做好事不留名”是高尚、谦虚、低调、善良的化身。的确,我们被这些行为感动着,我们赞叹、敬佩,认为大概这才是美好。但行善何惧高调,“有名”亦是英雄。

鲁迅先生曾有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相关。”我们要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世间上也有千千万万类似落水大妈的需要帮助者。

在这个社会中,行善后有人悄然离开,也有人渴求被关注,传播正能量。在默默帮助别人后悄然离开,为人低调的性格,我们纷纷赞之。但那些做了好事,留下“姓名”的人,往往遭到质疑甚至是嘲讽,被标上“见利勇为”的标签。这正常吗?

不,我们不应一票否决。在善意面前,我们不应以正义为借口,轻易否定或评论一个人的行为;也不应以正义之名,而恶意怀揣别人的善举。

试想一下,假如这世间所有的见义勇为都需要“雁过无痕”,那么人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良善的背影,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人们生活在这样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里,又如何能使社会充满正能量呢?

而纵观当今社会,马云建立公益基金,使慈善公开;《感动中国》表彰那些不为人知的慈善,使人明白的真正善;社会媒体大力表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让社会充满正气。诸如此类的事件数不胜数,而他们的真正目的,便是向人们、向社会弘扬一种积极的正能量,让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既然光明正大有如此多的益处,那么为何一定要行善者“做好事不留名”。

不同的路皆可通罗马,行善的方式有许多种。低调甚好,高调也没错,只要心存一个善字,便同为一家,为何不能低调做人,高调做善事呢?我坚信,每个人都不容易,美好总比丑恶多,“有名”行善会有他的理由,他们同样带来温暖。理解万岁,行善何惧高调,“有名”亦是英雄。

从今天开始,少一点猜忌,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愿将来能笑看这救人佳话。

猜你喜欢
湘西自治州佳话高调
搜城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朱 德
黄桥战役中的统战佳话
画与理
上期主题高调获奖作品
过大寿,不高调也能有格调
农一网:高调上线,低调地推
热心帮教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