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因“环境”而更美丽

2017-02-15 12:37:24张素卿陈柔宏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月饼大海月亮

张素卿/文 陈柔宏/图

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呢?其实,这里的“环境”,是指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果文章里有恰当的环境描写,就可以让故事更生动,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情节更吸引人,让文章的主题更深刻。

在上期的名师读写汇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写好身边的美景。这次我们将跟着张老师学习如何将环境描写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为文章增光添彩。

一、环境描写为人物描写服务

1.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心情

情感源于生活,或喜或悲,或忧或惧。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不仅可以让心理描写更细腻,还可以实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请看下面这段话:

这时,台下变得静悄悄的,虽然偶尔会传来一两句小声的议论,但大多数人都静静地听着音乐。随着葫芦丝发出一声轻响,我突然感觉自己离开了寒风刺骨的冬天,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在这里,我好像看到了一个玉壶状的小湖,里面的水清澈见底。

“我”初次上台演奏葫芦丝,开始时很紧张。随着伴奏声响起,“我”就渐渐与音乐融为一体,把一切的不安和紧张都抛到了九霄云外,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文中作者的注意力从舞台的环境转移到了音乐的旋律,很好地描绘出了“我”的心理变化。

2.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突显人物形象

把人放在某种环境中,人就有了展示不同形象的舞台;让人身处逆境中,就更能显示出人物内心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人物实现成长。请看曹文轩《草房子》里的片断: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是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这是怎样的环境啊!天黑,水黑,芦苇黑,连风也是黑的;雷声如万辆战车滚过,暴雨如注,仿佛到了世界末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胆小的杜小康却不得不独自去寻找鸭子。他在这场暴风雨中蜕变成了一个经得住打击、受得住折磨的孩子。

试想,如果环境描写没那么恶劣,如何能准确地表现出杜小康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与人物形象是紧密联系的!恰当的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突显人物形象。

二、环境描写为主题服务

1.环境描写可以突显主题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在人物的活动中得到表现,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得到体现。很多时候,环境描写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请看下面片断:

不远处的陆地上,浓烟滚滚,黑色的烟雾直往上冒,然后又向四处散开,把天空都染黑了……只见海岸边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海水黑一大块、紫一大块,脏到了极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刺鼻的怪味。望着这黑暗的天地,忍受着这令人作呕的臭味,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是一篇想象类作文。作者梦到污染极为严重的大海,运用“浓烟、黑雾、垃圾、脏水”等意象,把大海被污染的可怕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这样的环境描写,无疑是最有力的控诉,控诉人们污染环境的恶行,很自然地唤起人们的良知,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欲望。假如作者没有把周围的环境写清楚,只是口号式地大声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文字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自然也就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可见,环境描写可以突显主题,直接为主题服务。

2.环境描写让主题更加丰满

有时候,环境描写可以起到对主题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比如,同样是写大海,被污染的大海和清澈的大海有何不同?请看下面的片断:

啊,大海真是无边无际,我把眼睛都看酸了,也看不到它的边,只看到最远处,天与海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蓝蓝的海面像一块巨大的闪着金光的蓝色绸缎……沙滩上的沙子细细的、软软的,踩上去舒服极了。

这是“我”初次来到海边看到大海的情景。“我”的眼睛看着海,脑子里想着海,脚踩着海滩,与大海亲密接触。这样多感观的体验,把“我”初次见到大海时的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环境描写可以让主题更加丰满!

3.环境描写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

有一类环境描写,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比如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小说为了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这一主题,费尽心思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艰辛生活。艰辛到什么程度呢?当太阳暴晒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时,祥子还不得不在烈日下拉车挣钱;当暴雨大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时,祥子不得不在雨中拉车挣钱。这样的环境描写,最大力度地说明了祥子的努力,而这样拼命努力奋斗的结果,却是一无所有。这样的反差令人心痛,让读者切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进一步感受那份“悲惨”。

三、环境描写为情节发展服务

1.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有时候,环境描写是故事的一部分,它推动情节的发展,让故事得以继续发展下去。请看以下片断: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和爸爸妈妈正坐着小轿车回德化老家。雨下得很大,“噼里啪啦”地打在窗玻璃上……透过密密的雨帘,我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身影。

这雨真大!声音“噼里啪啦”,雨帘“密密的”,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我”看到一个人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里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角,从而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

连串式的环境描写,可以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请看《巨人的花园》中的片断:

①这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在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在秋天结着丰富的果子。小鸟们坐在树枝上唱出悦耳的歌声,它们唱冰雹,这是因为巨人赶走了可爱的孩子们。第三部分,花园又变美了,春天又来了,这是因为巨人接受了孩子们。花园的景象随着巨人态度的变化而变化,让故事本身更吸引人,也让主题更深刻。得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它们。

②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旧是冬天的气象。鸟儿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再没有小孩们的踪迹了;树木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间伸出头来,可是它看见那块布告牌,禁不住十分怜惜那些不幸的孩子,它马上就缩回地里,又去睡觉了……

③这棵树马上开花了,鸟儿们也飞来在枝上歌唱……春天也就跟着小孩们来了……园子最远的一个角落里有一棵树,枝上开满了可爱的白花。树枝完全是黄金的,枝上低垂着累累的银果,在这树下就站着他所爱的那个小孩。

第一部分,巨人的花园是“可爱”的,草、花、树、鸟,样样迷人,引来了可爱的孩子们。第二部分,巨人的花园变得糟糕了!永远是冬天,客人只有雪、霜、北风和

2.环境描写可以为主角的出场做好铺垫

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在出场前要先营造出不一般的环境。当一切铺垫完成,接下来出场的人物就会成为读者的关注点。请看下面这个片断:

雨后的路非常泥泞,没走几步,满脚是泥,鞋子掉了好几次,我们干脆脱掉鞋子,把它拎在手上,在泥泞的路上跋涉……原来是一只被大雨打湿的蝴蝶,它的一只翅膀被朋友的脚踩进泥里。

“我”艰难地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泥泞到什么程度呢?“没走几步,满脚是泥,鞋子掉了好几次”。为什么要着重强调道路的泥泞?就是为了让主人公闪亮登场:被雨打湿,一只翅膀被脚踩进泥里的蝴蝶!经过这样的铺垫,蝴蝶一出场,就更加惹人怜爱了。这里的环境描写,是为主角的出场做铺垫的。

3. 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渲染气氛

很多时候,环境描写是为了表达情感。一般来说,明朗的环境是为了表达快乐的心情,阴郁的环境是为了表达悲伤的心情。请看以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片断: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人们最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人们站在十里长街上,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等待着看他最后一眼。

这时候的心情是万分悲痛的,这时候的环境,是“灰蒙蒙、又阴又冷”的。这里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伤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时极其沉痛的心情。

学生习作

难忘的中秋节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 李芯瑶/文

今晚的月亮真亮啊!望着那如圆盘一样的月亮,我想起了去年的中秋节。

那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到奶奶家。奶奶说,晚上要吃月饼,赏月亮。我真恨不得把钟表拨快,让夜晚快快来临。

月亮还未升起,天空像蒙上一层黑色的薄纱,清凉的晚风送来阵阵菊花的芳香。晚宴开始了!庭院里,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色香味俱全,惹得我们这些小孩儿早就流了好多口水。大人和小孩围成一圈坐着,热闹非凡。我最想吃的是月饼,趁着大人喝酒的时候,我赶紧从盘子拿起一块。只见它小巧玲珑,散发着金黄色的光泽,上面有美丽的花纹,正中间是“吉祥”二字!吃了月饼是不是就会变得吉祥如意呀?我忍不住张大嘴巴,咬上一大口。月饼酥软中带着香甜,真是美味啊!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升到屋顶上,静静地泻下万千清晖。我们拿着小凳子,来到天台上。这样,我们就离月亮更近了,看月亮也更清楚了。月亮真圆啊,像我吃的月饼那样圆;月亮真大呀,比奶奶装月饼的盘子还要大;月亮真亮啊,像璧玉一样纯洁透亮!不过月亮大概比璧玉还要亮些,不然,怎么能把万里人间都照亮呢?月亮调皮地钻进云里,仿佛给云镶上一道厚厚的银边。不一会儿,它又从云里钻出来,尽情挥洒月光。洒向远山,远山扭动着婀娜的身姿,翩然起舞了;洒向小溪,小溪闪着银色的光芒,哗啦哗啦地歌唱了;洒向庭院,我们笑着跳着,在月光里沉醉了……

月亮越升越高,我们的快乐也越来越多。猜谜语,说笑话,唱儿歌,吃月饼……

今晚的月亮也很圆呢!我沐浴在月光下,耳旁似乎还荡漾着中秋节的欢声笑语呢!

名师点评

芯瑶同学非常棒,懂得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把中秋节最难忘的部分写得生动具体。文章开头,小作者先描绘月亮的圆和亮,再由此引出回忆,想起去年中秋节的情景,这里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一种美好的气氛,也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晚宴开始时,晚风清凉,菊花送香。这样宁静美好的今晚,人的心情肯定也是美好的。这里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晚宴的气氛,也表现了这个中秋节是有多么难忘。

月亮升上来时,小作者着重描写了月光的清晖、月亮的圆、月亮的大、月亮的动……这里的环境描写,既写出月亮的美丽,写出月光下远山近水的美好,又通过想象,把山水小溪写得更富有动感了,与载歌载舞的“我们”相映成趣。如此动静结合的环境描写,把中秋节的“难忘”写得更加生动活泼。

最后回到现实,总结全文,把今晚的月与中秋节的月合而为一,用“耳旁似乎还荡漾着中秋节的欢声笑语”来点明“难忘”这一主题。环境描写从开头贯穿到结尾,展现了活动的环境,渲染了活动的气氛,表现了活动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是一篇“让作文因‘环境’而更美丽”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月饼大海月亮
大海捞金
中秋节里吃月饼
月饼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问大海
歌海(2019年4期)2019-11-04 06:22:17
一起来做月饼吧!
小小艺术家(2018年9期)2018-11-23 00:28:24
冬日的大海
小太阳画报(2018年2期)2018-05-14 17:19:26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女报·时尚(2016年9期)2016-11-23 14:42:53
令人兴奋的大海
大灰狼(2016年7期)2016-08-04 11:17:02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