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名著阅读播撒传统文化种子

2017-02-15 03:32李赵云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典名著林冲名著

李赵云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了解、继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中编选了大量古典名著类文章。文章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经典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对于这类文本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认知偏差,过度地关注故事情节,在教学方法上很随意。笔者以为,古典名著作为一种记叙文,应该将教学锁定在内容感知、人物体悟、文化滋养等层面上,从而促进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依托文本特质,在提炼线索后尝试复述故事

对于叙事性文本而言,紧扣故事情节进行内容复述应该是教学的中心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适当裁剪,在梳理课文板块的同时提炼出核心词语,形成情节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引领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复述能力的形成。

以《哪吒闹海》一课为例,整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口头复述。教师可以借助词语线索,引领学生由粗浅到细致地进行内容复述。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三组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混天绫、乾坤圈、滔天巨浪”“夜叉、三太子、胡作非为”。学生依照这三组词语进行感知复述,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描绘哪吒与三太子之间精彩打斗的过程。最后,教师再次出示课文中描写哪吒动作的词语:“取、躲、闪、扔、纵身、裹住”,并要求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表情、语气及动作,从而将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名著类文本的阅读中,感受文本情节、掌握基本的内容是提升文本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词语的提炼,给学生梳理出文本的故事线索,为学生复述课文提供了思路支撑,促进了学生复述能力的提升。

二、紧扣文体特质,在关注描写方法中积累阅读方法

在古典小说中,作者除了描写生动的情节之外,还刻画了形象的人物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并借助文本内容对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在小学阶段,教材中的古典名著大多都是借助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进行人物刻画,有时也会借助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人物的特征。因此,名著类文本的教学就应紧扣这些特征,帮助学生在人物描写的基础上,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提升学生对名著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教师便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两种描写上。首先,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描写刘备的一系列动作,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圈画出“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走”“恭恭敬敬”等词语,从而感受人物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内在动机,感受刘备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高贵品质。而对于诸葛亮的描写,虽然作者着墨不多,但效果鲜明,教师引领学生紧扣“翻了一个身”“朝里睡着”“悠然醒来”等词语,看似漫不经心地顺笔一带,便将诸葛亮大智若愚的特点刻画了出来。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关注文中的环境描写,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最后,教师告知学生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让学生找出景色描写与人物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景色与人物之间形成鲜明的认知,真正意识到名著类文本中环境描写与人物品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类文本提供了更好的方法支撑。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紧扣小说的表达特质,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感知、环境描写的体悟,积累了人物刻画的基本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提升了对名著类文本的解读效果。

三、聚焦教学资源,在对比辨析中对接名著原文

古典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思想价值还是语言文字都堪称典范。为了更加适合学生阅读,编者已经对名著内容进行了适当删减,但仍旧保留了名著自身的风格与特点,改变之后的文本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品读原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结合学生认知实际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名著原文,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之间的对比。以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为例,教师先后为学生拓展补充原著中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物外貌描写的内容,这两段描写生动翔实,对于学生的词语积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不少字词生僻,故被编者删除。教师在出示描写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原著描写的丰富与精准,引导学生在大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之后要求学生将情节发展与人物外貌、环境特色进行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白骨精千变万化、诡计多端的特点。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物之间的对比。以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教师将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描写进行对比。在这篇课文中,两位人物个性鲜明,以对手的身份呈现给读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将两人的语言、动作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对比,如林冲的“躬身施礼”与洪教头的“全不理睬”,林冲的“不敢不敢”与洪教头的“偏不信他”,林冲的“只好拿起一条棒来”与洪教头的“独自耍了一阵”,人物的细节描写相互映衬,更加强化了林冲谦虚谨慎、洪教头妄自尊大的人物形象特征。

在这两则案例中,教师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在深入对比与辨析的过程中,更好地感知了文本语言、体悟了人物形象,促进了学生认知、解读文本能力的有效发展。

四、紧扣单篇课文,在拓展辐射中开展主题阅读

名著类文本编入教材的意义并不是要将学生关注的视野局限在文本中,而是要以教材文本为窗口,由此及彼,将学生关注的目标由文本向整本书延伸,让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从而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契机,引领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

还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布置了这样的课外阅读实践任务:(1)用一周的时间阅读《水浒传》(青少版)中有关林冲的内容,并结合林冲的故事创作一篇以“我眼中的林冲”为主题的读后感;(2)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原著《水浒传》,积累水浒英雄的故事,并制作“水浒人物卡片”,尝试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故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教学课文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青少版)的相关章节,从让学生阅读《水浒传》原著到最后的师生交往互动,学生由教材到原著、由课内到课外、由阅读到实践活动,将自身语文学习的核心整合到课外阅读之中,促进了学生阅读范畴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将自己课堂习得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促进了对名著语言的感知与内化,为表达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总而言之,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典名著也是光彩熠熠。在小学阶段就应为学生播撒经典名著的种子,为学生奠定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教师要立足课标要求与教材文本,再结合实际教学,拉近学生与名著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文化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古典名著林冲名著
智海急流
初中语文古典名著教学探讨
关于研读古典名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运用研究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阅读古典名著在中心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论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