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敏
1958年,杨兰春以河南登封曹村群众为原型创作编排的豫剧《朝阳沟》,红遍大江南北,50多年来常演不衰。1963年,《朝阳沟》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全国放映。1964年元旦,演员们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受此影响,剧中“银环”的原型赵银环也名声大震,被推选为河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河南省妇女代表,登封曹村和杨兰春的故乡——河北省武安市管陶乡列江村也分别改名为“朝阳沟村”。如今,与《朝阳沟》有关的命运沉浮的人物已归于沉寂,有的已经离世。但是,影响和点燃了几代人激情的豫剧《朝阳沟》,依然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地。
七天诞生经典豫剧《朝阳沟》
1958年3月的一天,时任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的冯纪汉让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杨兰春准备为正在召开的全省地、市、县文化局局长会议写个新戏,创作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并在会议结束时给大家演出。当时杨兰春还不会吸烟,冯纪汉笑着留给杨兰春一盒烟,说:“兰春!看着办吧!我听你的。”
1921年,杨兰春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的一个山沟里,他1938年参加工作,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随大军南下到河南。1947年转业到地方后,先后任洛阳县、市、专区文工团(队)长。1952年,杨兰春到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学习,期间他和田川、胡沙等合作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节目。从戏剧学院结业后,杨兰春担任河南省歌剧团编剧兼导演。1956年起,他先后担任河南豫剧院艺术室副主任、豫剧三团团长、河南省文化局核心小组成员等职。
当年,受毛主席对河南郏县大李庄乡回乡知青参加农业合作的“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批示的影响,郑州街头也不断出现敲锣打鼓送知青下乡的火热场景,杨兰春结合1957年秋他在登封县曹村抗旱浇麦时的难忘经历,突然有了创作灵感。思考了两天两夜后,他便开始动笔写戏。杨兰春把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有关演员都集中起来,进行排练。起初,杨兰春用录音机把编好的唱词录下来,到最后几场的时候,由于录音速度慢赶不上进度,只能手写。有时候灵感突发,他只能随手拿个纸烟盒什么的记录,然后交给演员读台词同时学唱。最后一场,杨兰春干脆就到排练场去直接口述,让演员当场串词。就这样,他七天七夜编排出了《朝阳沟》,布景、道具总共花了19.5元。
杨兰春生前在《豫剧朝阳沟诞生记》中写道:《朝阳沟》能在短短七天里连写带排就上演了,我觉得跟我在登封大冶镇曹村一带的生活经历有关系。1945年,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组织曹村伏击战,我所在的连队有5个战友长眠于此。1957年7月,我回到曹村深入生活,正赶上天旱无雨,全村男女老少整天往山上挑水。我和老乡们朝夕相处,他们有啥知心话都愿意跟我说。农村年轻人和我也熟悉了,要我在剧团给他们找点工作。可老农民却对我说:“老杨,你说这新社会,读两天书上两天学都不想种地了,这地叫谁种呢?”我觉得农民说出了一个真理。那时正是党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就抓住了这个主题:城市知青王银环下乡与劳动人民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8年3月20日,《朝阳沟》在郑州的一个剧院进行首场演出,观众是全省各地市、县的文化局长。开演前,冯纪汉向台下简单介绍了剧情和编排经过。戏要开演了,杨兰春说:“等等,还有四句唱词没想好呢。”冯纪汉立即到大幕前说:“同志们,稍等一会儿,还有四句合唱的词没想好呢。”观众哄的一声都笑了。杨兰春赶紧编了四句词后,又说:“戏还没有名字哩。”冯纪汉只得又到幕前对大家说:“再等一等,戏还没有名字哩!”又引起全场一阵哄堂大笑。杨兰春立即想起曹村的山坡上有朝阳寺,那一带的地理环境是丘陵山沟,就把剧名定位《朝阳沟》。2008年3月,杨兰春回忆说:“豫剧《朝阳沟》50年常演不衰,成了保留剧目。每演一次《朝阳沟》,我都想起冯纪汉同志。是他的平易近人,尊重作者、导演的好作风,推动了《朝阳沟》的出世。”
50多年来一剧红遍大江南北
《朝阳沟》于1958年5月19日在郑州公开演出,编剧杨兰春,导演杨兰春、许欣,音乐设计王基笑、姜宏轩等人,舞台美术设计关朋。该剧表现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歌颂了知青王银环和回乡青年栓保纯真的爱情生活,曾激励了无数知识青年建设美好家园的青春热情。《朝阳沟》没有直接触及当时的“大跃进”运动,而是把时代政治主题转化为山村的生产生活、家长里短、男女爱情,以及城乡之间文化观念的冲突,城里人对农村人的偏见,农村人渴求与城里人平等相处的愿望等,这一切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现实意义。
剧中刻画了有追求而又动摇的城市姑娘银环、勤劳忠厚的农村青年栓保、刁蛮泼辣的银环妈、温和善良的栓保娘、心直口快的二大娘、平易近人的老支书、木讷老实的栓保爹、风风火火的巧真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社会主义时代农民的精神风采。另外,剧中人物语言富有个性,有浓郁的中原农民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唱词生动、风趣,节奏明快。比如栓保娘向银环夸耀农村大丰收景象:“棉花白,白生生;萝卜青,青凌凌;麦子个个饱盈盈;白菜长得瓷丁丁。”方言口语,纯正地道,让人回味无穷。豫剧《朝阳沟》数次进京演出,从此红遍大江南北,50多年来常演不衰。
1958年夏,《朝阳沟》进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题材汇演,《人民日报》及首都各大报纸都刊载了评论文章。1964年元月1日晚,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朝阳沟》。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慰问演职人员。当时,大家都像孩子似的蹦了起来,争着要和毛主席握手合影。
1963年冬天,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朝阳沟》拍成戏曲艺术片,影响随之扩大。电影版的《朝阳沟》在原舞台剧的基础上虽然有了压缩,但主要情节、唱段仍保持了原剧的特色,其拷贝发行量位居当年第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音乐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5种《朝阳沟》版本,灌制唱片,广为流传。京剧、评剧、吕剧、眉户、滑稽戏等都移植、演出过本剧。
20世纪60年代,在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剧本做了大的改动。“文革”中,《朝阳沟》被说成写“中间人物”,没有突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禁演。但由于其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又不忍舍弃,便要求重新改编,以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改来改去都不如原版的,更由于杨兰春的坚持,终究没有乱改。
没有杨兰春就没有朝阳沟
诞生50多年来,《朝阳沟》在全国各地已演出超过5600场。如今,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省的老百姓依然对其耳熟能详。杨兰春连同他的《朝阳沟》,也由此载入了中国戏剧的史册。《朝阳沟》影响了几代人,成为了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标志,大家公认,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45年后,《朝阳沟》更是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著名戏剧评论家廖奔认为:“杨兰春把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推向了成熟。”
今天看来,豫剧《朝阳沟》设计了情趣盎然的矛盾冲突,主要人物刻画鲜明生动,传达了时代精神。该剧继承传统,娴熟地运用了古典艺术创作手法,音乐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催生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如“走一道岭来翻过一座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你记得我让你看刘胡兰……”等。
因为《朝阳沟》,杨兰春被人们称为“朝阳沟之父”、“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名誉主席,并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但是,杨兰春因写《朝阳沟》等剧本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强制下放劳动改造,后陈毅为他鸣不平摘掉了帽子,又是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解救了他。
1976年年初,登封大冶公社曹村大队干群联名上报,将村名改为“朝阳沟大队”,大冶公社新修的水库也被命名为“朝阳沟水库”,并载入《登封县志》。2004年,杨兰春的老家、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武安市管陶乡列江村也改名为“朝阳沟村”。中国剧协副主席、戏曲理论家张庚说:剧作家以地名作戏名不胜枚举,但因一个戏的影响而以戏名为地名者,在中国戏曲史上也属罕见。
1982年,杨兰春创作的《朝阳沟》续篇《朝阳沟内传》,获全国优秀剧本奖。杨兰春创作的豫剧《刘胡兰》、《冬去春来》分获河南省第一、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导演一等奖,优秀剧本奖。如今的朝阳沟是登封市大冶镇的一个行政村。1957年,来这里体验生活的杨兰春曾笑着和同事说:“我百年后就埋在这里。”2009年6月2日,89岁高龄的杨兰春老人逝世。当年11月19日,杨兰春老人的部分骨灰安放在登封市朝阳沟村的杨兰春文化园。按照遗嘱,他的另一半骨灰安葬在河北省武安县朝阳沟村。
在杨兰春文化园东侧的“戏剧家杨兰春之碑”上,著名学者李铁城撰文:“综观中外戏剧史,一戏之出,城乡传唱家喻户晓数十年久演不衰,两省之村争以戏名为名,一人逝争迎遗骸归葬,可谓举世无双。此戏乃《朝阳沟》,此人乃《朝阳沟》编导杨君兰春也。”
赵银环注册“银环”商标
当年,杨兰春根据曹村劳动积极分子赵银环、赵栓柱、赵汝山、冯春花、巧珍等人的性格特点,创作出了豫剧《朝阳沟》。
在《朝阳沟》中,银环和拴保是一家人,而生活中的“银环”和“拴保”却是同姓同辈,没有婚姻关系。银环的人物原型赵银环,今年已经74岁。杨兰春1957年到朝阳沟体验生活时,赵银环才15岁。《朝阳沟》唱响全国后,她也成了名人,很多人都坐着车来看她。
1983年,赵银环到登封大冶镇做计划生育工作,她泼辣能干,工作有声有色,杨兰春知道后,专程赶到朝阳沟,创作了《朝阳沟后传》。1997年,银环回家,因不是正式职工,镇里每月只发给她170元的生活费。后来,丈夫的企业倒闭,家里背上了22万元的债务;大儿媳离婚,留下8岁的孙女张雯雯;赵银环的二儿子开拖拉机替人送砖时,出车祸身亡。为挣钱给孙女雯雯治病,赵银环曾在郑州打工。
2006年,赵银环申请注册“银环”商标,2009年注册成功。2013年5月1日,赵银环在儿媳、孙女的陪同下,从河南省某商标事务所领回了“银环”商标证书。
今年已是70岁的“拴保”,原名“赵栓柱”,30多年前,他到附近的卢店镇吴岗村当了上门女婿。按当地的风俗,上门后要改名换姓,于是赵栓柱便改名为现在的刘现省。刘现省说,当时剧本很薄,故事情节也简单。剧中的拴保不完全是他,只是有一点像。1957年杨兰春在曹村驻队时,听别人讲起他积极抗旱的事后,把他编进了剧本,成了《朝阳沟》里的主人公。他清楚记得河南省豫剧三团王善朴、魏云等演员在曹村演唱《朝阳沟》时的情景,当时天下着小雨,群众打着伞挤得人山人海,谁也不愿离开。到了1962年,刘现省的父母相继去世,哥嫂也另立门户,他一人孤零零地过日子,后来他当了上门女婿。他的妻子叫刘春孩,比他小10岁,农忙的时候,他和家人一起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他就跑到煤矿上当矿工,补贴家用。
剧中,人物形象与原型反差最小的是“巧真”。剧中的巧真是一个快言快语、敢恨敢爱的辣妹子,而生活中的巧珍,也是心直口快、爱说爱笑的人。巧珍在家排行老大,家里缺劳力,她只上了一年学,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巧珍说,当年杨兰春到曹村写剧本时,非常喜欢她的性格,见面时总爱半真半假地说:“这妞儿老好!”如今,巧珍早已当上了奶奶,她比生活中的“银环”和“拴保”大几岁,辈分却小。平时在村里,一旦遇上了,她都会热情地叫他们“银环姑”和“栓保叔”。巧珍8岁的时候,家人就给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她19岁时嫁给邻村的李根松。结婚时,婆家共花了10块钱,买了一条床单、一斤棉花。巧珍的丈夫较老实本分,10年前,曾搞过运输,整天忙个不停,如今年纪大了,两人就在家颐养天年。
“银环”和“巧真”永别《朝阳沟》
《朝阳沟》公开演出前,所有演职员都来到曹村体验生活。热情好客的群众,按照杨兰春和大队支书的分配,每家每户都腾出了房子,让剧组的客人吃住在家。
当时大部分演员都是“对号入座”,扮演银环的魏云被分到了赵银环家。虽然是排戏,但每天她都要和赵银环同吃同住同劳动,除此之外,就是认真观察赵银环平时的言谈举止。魏云在《朝阳沟》中的精彩唱段,脍炙人口,久唱不衰。随着戏的走红,两人感情也与日俱增,成了要好的朋友,像亲姐妹一样,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2007年12月初,71岁的魏云离世。
演“拴保”的王善朴今年已经87岁,他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党支部书记,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曾接受过党和国家四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著名诗人王怀让对他饰演的栓保评价是:“栓保止于王善朴。”王善朴说,当年到曹村体验生活的时候,他对赵栓柱的印象很深,虽然剧中的拴保与现实中的赵栓柱有出入,但赵栓柱的朴实和高涨的劳动热情,让他很受感动。
银环妈的扮演者杨华瑞,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实际生活中,杨华瑞和王善朴是夫妻俩,今年85岁的杨华瑞精神矍铄。当时,杨华瑞到曹村体验生活时,被安排在村民冯考虑家,生活中的银环娘实际上脾气并不暴躁。现实生活中的银环娘已过世多年,但她在剧中的形象,经过杨华瑞的精心刻画后,永远地留给了大家。
杨华瑞最经典的舞台动作就是银环妈出场时,为了表现心里的不满,气急败坏的“跳脚”。她的这一跳,当年甚至博得毛主席的“点评”。杨华瑞说:“在中南海表演,我很紧张,就更想跳好。跟运动员出场一样,为了跳得更高我还加了助跑,可大概因为跳得太高了,毛主席看完笑着点评我,‘城里的老太太,不要跳得那么高,银环最后不还说回朝阳沟吗?不过这是艺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可改可不改。”
那时,扮演“巧真”的高颂喜在巧珍家住了好长时间,并对原型巧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仔细观察,反复模仿,才演得那样形象逼真。杨兰春称赞高颂喜:“一张票卖五毛钱,高颂喜的笑就值三毛。”2014年11月,73岁的高颂喜病逝。
2009年8月11日晚,河南省豫剧三团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在国家大剧院唱响,河南省豫剧三团唱《朝阳沟》演员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现在,登封大冶镇朝阳沟村要借助《朝阳沟》的品牌优势,高标准规划,将其建设成为和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连成一线的旅游观光胜地。
自2006年朝阳沟村被郑州市批准建设“朝阳沟郑州市级森林公园”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绿化面积4000余亩。2009年又在朝阳沟森林公园内投资1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杨兰春文化园”,现已成为朝阳沟村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个景点。2010年,朝阳沟水库的整修加固,恢复了湖面碧波荡漾、水鸟游弋,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成荫的人间胜境,再现了“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一辈子我也住不烦”的佳话。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