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校与儒家思想
——以校名校训为中心的考察

2017-02-14 08:23
理论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歌校训儒家思想

张 浩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说明:本表系依据各校的校刊或毕业纪念特刊整理而成。

新加坡华校与儒家思想
——以校名校训为中心的考察

张 浩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新加坡华人以集资办校兴学的方式传承儒家思想,发扬了中华民族崇文重教、作育英才的优良传统。早期华校是方言性的私塾、书院,大都附设在庙宇、宫观、祠堂之内,形成了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融儒学教化于民间信仰。后期新式华校以华语教学并通过校训来灌输儒家思想,表现在用儒家思想为学校命名、以儒家精神来办学,且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现实对儒家价值观作出新的诠释。海外华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办校兴学和传承儒家思想,原因在于这既是他们漂泊心灵的安顿之处,也是他们生活创业的精神源泉所在。 〔关键词〕新加坡;华校;儒家思想;校训;校歌

华人下南洋本是迫于生计,但是当他们在移居地安定下来之后,就会依照儒家“庶、富、教”的古训而办校兴学、教育子弟,自觉承担起传承文脉、作育英才的文化使命。从华人先贤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来看,他们在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上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一、 新加坡华校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上看,新加坡的华校和儒家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早期的私塾、义学、书院,到后期的新式学堂和学校,儒家文化的熏陶和灌输始终贯穿其中。

新加坡华校的设立究竟始于何年,颇难稽考,但华校的雏形为私塾或蒙馆当无疑义。德国传教士汤森的报告写道:“说当时(1829年)在甘榜格南有一间广东人的学校,有男生十二人,另一个在北京街的学校有男童八人,而在北京街又有一间福建人学校,它有男生廿二人。”*转引自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叶书德译,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年版,第22页。由此可推知,早在1829年以前,新加坡这座小岛上就至少已有3所私塾学校,而教学语言是闽粤等地方言。其实,在距新加坡不远、华人移居更早且聚居规模更大的槟榔屿或马六甲,这种性质的蒙学教育早就随华人的迁徙而出现了。据碑文记载:“海珠屿大伯公,吾客家先贤张丘马三人于乾隆(十八世纪中叶)南来槟榔屿,或为教读,或业铁匠,或营炭窑,而契合金兰,义同兄弟。”*《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3年版,第871页。由此可知,华人先贤在乾隆年间就已行教南洋,通过宣扬儒学来教化同胞、移风易俗,并以此造福当地社会和人民。西方殖民者的杀戮征服和无情掠夺与华人对南洋的和平开发相较,真是天壤之别。其实,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只是由于文献阙如,目前无法再向前追溯华人在南洋的兴教事迹,殊为遗憾。

新加坡华校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是1849年由闽邦富商兼领袖的陈金声(字巨川)所创办的崇文阁(后改为崇福女子学校)。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该岛第一间学校,不过新加坡学者庄钦永对此提出异议*参见庄钦永:《新加坡崇文阁非学校考辨》,见李元瑾主编:《南大学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2001年版,第242页。。《兴建崇文阁碑记》称:“今圣天子崇儒重道,稽古右文,六宇承风,咸尊圣教。虽山陬海澨,各自别其土疆,而户诵家弦,亦兴起于学问焉。况新嘉坡为西洋之名胜,蛮徼之咽喉,商贾贸易,行旅往来,我中国民生长于斯者哉。于是陈君巨川鸠众力而勷盛举,光前烈以示来兹也,地于岛屿之西偏,于道光己酉年兴建,至咸丰壬子年落成。其巍然在上者所以崇祀梓潼帝君也,其翼然在下者所以为师生讲授也,侧为小亭以备焚化字纸。……从兹成人小子,读孔孟之书,究洛闽之奥,优柔德性,培养天真,化固陋为文章,变鄙俗为风雅,则斯阁之建,其有俾于世道人心者岂鲜浅哉!”*⑤ 陈荆和、陈育崧:《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83、291~292页。从碑文可知,崇文阁是集崇祀梓潼帝君(文昌帝君)、宣讲儒学、敬惜字纸这样一个三位一体功用的场所。华人崇祀梓潼帝君虽有求取科举功名的愿望,但它与焚化字纸的惜字亭(敬字亭)又共同具有将儒家敬畏思想落实到民间社会的教化功用。因此,崇文阁不仅是崇祀的地方,也是教养生童成人、推阐儒家思想的场所。潘朝阳先生说:“敬字亭的存在和运作,甚能看出大传统的儒家文化意识,通过教化而传播至民间,形成人民的生活小传统。”*潘朝阳:《明清台湾儒学论》,台北:学生书局,2001年版,第7页。华人先民依托民间信仰的小传统把儒家文化传播到南洋,并以“读孔孟之书,究洛闽之奥”的方式培养子弟德性、化民成俗,进而改善世道人心。就早期新加坡华校而论,私塾、义学大多附设在民间信仰机构,不独崇文阁,比如广福学校原设在广福庙,崇文学校原建在天公坛,介榖学校创办于介榖殿,等等。正如许甦吾先生所言:“新嘉坡华侨所开设之私塾,……其课室多设于庙宇、祠堂、会馆及店屋之中。”*许甦吾:《新加坡华侨教育全貌》,新加坡:南洋书局,1952年版,第14页。可见,融儒学教化于民间信仰,依托宗教来宣扬儒家思想,成为儒学在新加坡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

继崇文阁之后,新加坡早期最为著名的华校要数1854年建成的萃英书院,它同样是由陈金声等人集资创办。《萃英书院碑文》记载:“我国家治隆于古,以教化为先,设有庠序,其由来久矣。然地有宽严之异,才有上下之殊,立教虽属无方,而讲学尤宜得所,信乎士林之攸归,在乎黉宇之轮奂也。新嘉坡自开创以来,……我闽省之人,生于斯聚于斯,亦实繁有徒矣,苟不教之以学,则圣域贤关之正途,何由知所向往乎。于是,陈君巨川存兴贤劝学之盛心,捐金买地愿充为党序之基,欲以造就诸俊秀,无论贫富家子弟咸使之入学,故复举十二同人共勷董建,……今者陈君巨川能首行义举,倡建学宫,不惜重金买地为址,而十二君……又能同心好善,鸠工经始,以乐观厥成。……他日斯文蔚起,人人知周孔之道,使荒陬遐域,化为礼义之邦,是皆巨川君与十二君以及都人士之所贻也。”⑤

从私塾到义学再到书院,形成了早期新加坡华校建设与儒学教育的三部曲,而奏响这一动人歌曲的主要功臣是来自民间社会的闽粤等华人方言群体和许多无名塾师,是他们在艰难的环境和孤立无助的形势下,勇敢承担起兴起斯文的重任,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南洋之地。当然,英、美、德籍牧师所创办的学校在华文、儒学教育上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庄钦永:《1819—1844年新加坡的华文学堂》,见张存武:《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3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版,第79~110页。,同样值得肯定。

不论是新加坡早期的私塾、书院,还是后期的新式学堂和学校,其学校建设和儒学教育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的私塾时代,蒙学教材和师资大都取源于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新式学堂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师资力量等方面更是受到来自中国社会的多重影响。以新马地区创办最早、最具典范的新式学堂——中华学校为例,它在管理方法上实现了现代化,课程设置也融入了“新的科目,例如,外国语(英语)、历史、地理、算数、物理、体操等,但根据《中华学校改良简章十六条》所示,基本的科目如修身、读经讲经(根据程度读《春秋左传》及《周礼》二经,或四书)、习礼仪和国文,仍然是学生的必修课”*陈育菘:《椰阴馆文存》第2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年版,第242~245页。。由此可见,在改革之声四起的时候,华校仍是坚持“中体西用”、“旧瓶新酒”的办学精神,以保存优良的文化传统而非完全摒弃传统、另起炉灶,其用意发人深省。我们从学校的校名、校训中可以看出华校基本都是以儒家精神来办学,因而华校对儒家思想在南洋地区的宣扬和传承,无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 新加坡华校校名及其儒家思想

南洋华人从漂洋过海到落地生根,其人生的奋斗历程始终浸润着儒家思想,而最能体现其发扬儒家思想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例证之一便是,即使他们生活再困顿、创业再艰难,都会不遗余力地建校兴学,承担起教育子弟的使命。笔者选取了1905年到1970年间新加坡华人创办的38所华校,试图通过对华校校名、校训的分析来论证其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38所华校的校名、校训见“表1”。

表1 新加坡华校校名与校训

说明:本表系依据各校的校刊或毕业纪念特刊整理而成。

华人办校兴学素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从不少校名中即可看出华人办学的良苦用心。让我们从儒家经典的角度来审视校名的来源和寓意。养正学校及端蒙学校的校名显然取自《周易·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北宋理学家张载对此解释说:“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道之,此是以亨行时中也;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当时而道之使不失其正,则是教者之功。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5页。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老师合理适时的引导和经典的熏陶,使孩童端正德性,养成浩然之气,日后以成就君子人格。道南学校的校名直接源于“吾道南矣”的典故,它是北宋理学家程灏对弟子杨时传道南方的期许;间接来源则是《论语·里仁》所载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显然,其中深蕴着华人先贤下南洋谋生却未曾忘怀宣扬儒家文化使命的命意。育英学校的校名来源于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为人生乐事的名言,体现了华人先贤乐于作育英才、造福社会的良好愿望。维新学校的校名则取自《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寄寓着华侨先贤积极顺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而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克明学校的校名与《尚书·尧典》中的“克明俊德”相关,取其自明己德、日新其德的意思,彰显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德性品格。新民中学的校名源于《尚书·康诰》“作新民”一语,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为“振起自新之民”*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含有争做富有新时代气息、新文化内涵之人民的意思。中正中学的校名,很明显取自《周易·乾卦》“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关于该校校名的来由,前中正中学校长沈为霖曾说:“‘中正’两字就充满了儒家的色彩”,“中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正就是‘正名’的意思”*《中正以儒家思想办学》,《南洋商报》1982年8月1日。。从以上校名的取典和寓意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华校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也能看出它在传播儒家思想方面的追求和贡献。

三、新加坡华校校训及其儒家价值观

华校校名的命名说明了其儒家思想的渊源和儒家文化的色彩,至于校训就更是如此。通过对校训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其背后的价值取向,而且也能认识到究竟哪些儒家价值观在规范人的行为和塑造人的精神品质上起着持久性作用,并成为两千多年来华人社会生活中的常道慧命。

1.校训用典: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

下面的“表2”是对“表1”校训所作的字词分解和文献举例,以进一步说明其办学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儒家思想根基。然后,统合“表1”和“表2”,即可归纳出两千多年来为华人所共同遵守并奉行的儒家价值观,从而说明儒家思想有其普遍性和永恒性,可以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表2 校训用典举例

仁《论语·里仁》:“仁者安人”《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毅《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颜渊》:“民无信不立”俭《尚书·大禹谟》:“克俭于家”《孟子·滕文公上》:“贤君必恭俭礼下”敏《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尧曰》:“敏则有功”恕《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孝《尚书·尧典》:“克谐以孝”《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正《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颜渊》:“政者正也”自强不息《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礼记·学记》:“敬业乐群”好学力行《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笃学力行《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从“表2”的22组经典举例中可以看出,新加坡华校的校训大都取自《尚书》、《周易》、《左传》、《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儒家典籍,其中又以“四书”为最多,而“四书”中又尤以《论语》为最。《论语》一书包含了丰富的价值系统,如孔子与学生对诚、礼、义、廉、耻、忠、信、毅、仁、恕、勇、智、慎、爱、俭、孝、正、好学、力行等的广泛讨论。但此讨论又绝非载之空言,而是以生命主体的躬行实践和自我反省来提升生命的价值、开拓生命的意义、挺立人格的尊贵。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曾子说:“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通过躬行内省来“守死善道”是儒家的思想和性格。可见,“儒学最显著的特色,即以精神价值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实践而不在理论上的思辨”*余英时:《陈寅恪与儒学实践》,李明辉主编:《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80页。。由于儒学本身就根源于大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是关于人生终极关怀的学问,所以它所阐发的思想不仅能“得人心之同然”而显示其普遍性,也能为普罗大众在日常的人伦生活中身体力行而彰显其永恒性。

总之,孔子儒学所凝炼的精神价值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提供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常道,奠定了中华儿女共同信奉遵行的基本价值观。由于儒学“得心之同然”的普遍性和“前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的永恒性,完全可以为多元文化和多种族并存的新加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2.校训释义:儒家价值观的现代诠释

从“表1”可以看出,“勤”是38所学校校训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字,达19次之多。很早的时候,华夏先民就从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艰辛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了“克勤于邦”、“民生在勤”的生存智慧,此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发,它不仅成为普遍的工作伦理,也构成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堪称中华民族第一传统美德。当然对于迫于生计而下南洋的华人先民来说,要想在异国它乡谋生存、图发展,犹当倍加勤奋。英国殖民官员詹姆斯·布鲁克曾这样评价华人:“他们勤劳刻苦的精神是世界上任何其他人民所无法匹比。”*⑥ 引自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叶书德译,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年版,第38、112页。《海峡时报》的一篇文章中也说:“华人是由真正的勤勉和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这种好素质作成的。”⑥华人先贤希望把华夏民族的勤劳美德代代传递下去,因此以办校兴学的方式教导子弟能勤奋学习并学有所成,如南洋女子中学强调“为学做事须勤勉”*《南洋女子中学校创校七十五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1992年版,第7页。,端蒙中学则劝勉学生“业精于勤,光阴是宝,勿怠勿荒,以资深造”*《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年版,第2页。。总之,勤劳、勤奋、勤勉是华人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是社会普遍的工作伦理,是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海外华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仅有勤奋还不够,诚信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和德行。在海外经商的人,被大家认可为诚实可靠的人是可以不付现钱就能赊货做生意的,这意味着诚实可转化为一种社会信用资本。如经商多年的华人王友海“在这里商界中成为著称的一位正直、老实和有良好品德的商人之后,便很容易以赊账采办到任何大宗的商品了”*引自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叶书德译,新加坡:中华总商会,1993年版,第144页。。可见,华人非常重视诚实信用的文化传统。华人先民以身体力行的方式验证了诚信、诚实这一光辉人格的魅力和可贵,通过这样的身教更能使子弟明白“君子诚之为贵”的道理。华人在以身教砥砺学生的同时,也借校训来传递这种正能量,如端蒙中学释诚为“至诚无息,争光日月,人巧我拙,痛惩浮华”,公立醒南学校训之曰“忠诚爱国”,德明政府中学解释说“诚便是诚意,是一种真实的热爱”,海星女子中学则提出“诚信于言行”*《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年版,第2页;《公立醒南学校创校54周年纪念特刊(1932—1986)》,新加坡:公立醒南学校,1986年版,第3页;《德明政府中学廿五周年纪念刊(1956—1981)》,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1981年版,第4页;《海星女子中学创校廿周年纪念特刊(1959—1979)》,新加坡:海星女子高中,1979年版,第3页。。总之,诚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是待人处世的基本信条,是良好的职业素质,是真实强烈的情怀,也是赤诚的爱国精神。

从“表1”可以看出,以礼义廉耻作为校训也是相当普遍的。这四种价值观被统称为“四维”,校训中对“四维”各有具体诠释,如以恭敬、礼让、敬重、奉公守法来诠释礼;以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多做对人群有益的事来诠释义;以不贪污,节俭而不浪费,工作中廉洁朴实来诠释廉;以有羞愧心,懂得自爱,常警惕自己的错误并立刻改过来诠释耻*《公立培群学校创校五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公立培群学校,1983年版,第9页。。此外,校训中对其它价值观的诠释也颇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四、余 论

综上所述,南洋华人虽然各自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固守着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因为悠久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他们漂泊心灵安顿的港湾,也是他们生活创业的精神源泉。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事实上,海外华人所认同的不是哪一个政党,而是历时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五千年文化。此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海外的华人而言,不但不是像费正清学派所言‘沉重的包袱’,反而是他们精神生活的资源,是他们开创事业的‘激素’,是他们自尊与信心之所在”*吴剑雄:《海外华侨的中国情怀》,《海外华人研究》1995年第3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也是生活于此文化中这一族群之人所共同而特有而须臾不可离的精神标识。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就容易理解身处海外的华人为何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地办校兴学来教育子弟。马来西亚的一位华人道出了其中缘由:“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我们华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就在于此。”*引自周兵、祝捷:《下南洋》,新加坡:星洲日报社,2014年版,第216页。当孤悬海外、饱尝辛酸的一代代南洋华人先辈在民间社会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继承和发扬祖先留传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时,我们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亿万儿女又该当如何呢?鉴南洋,思中华!

[责任编辑:裴传永]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南海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4ZDA078)的阶段性成果。

张 浩,男,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南海周边宗教文化。

G749;K339;B222

A

1002-3909(2017)01-0157-06

猜你喜欢
校歌校训儒家思想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