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野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介绍之十库姆塔格沙丘走野驼秦岭太白药山藏百宝
◎萧野
位于新疆南部东端、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库姆塔格沙漠,裸石山脉、羽毛状沙丘、洪切峡谷、胡杨林、灌草丛、湿地湖泽等交错分布,构筑了西部荒漠奇观。相较于库姆塔格沙漠的苍凉,横亘祖国版图中心区的秦岭则是山清水秀。秦岭呈东西走向,横跨甘陕豫,是中国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界线,特有的原生态汇集了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物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使秦岭成为世界生物基因的天然宝库之一。
库木塔格沙漠环境恶劣,只有少数旱生物种可以在此生存。
古代丝绸之路看似繁荣,其实险象环生,对商贾来说,除了漫漫旅途,还得面对九死一生的库姆塔格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位于甘肃敦煌西面,丝绸之路在这里一分为二,商队只能南北分路环沙漠而行。
甘肃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的荒漠区,是库姆塔格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面积60537平方公里。这里的荒漠生态系统及镶嵌其间的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等,孕育了野骆驼、雪豹等重要物种。这里的沙漠主要是由于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狂风,沿途挟带大量沙子沉积而成。在维吾尔语中,“库姆”是沙子的意思,“塔格”是山的意思。
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洼地东南。罗布泊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2000多年来因为有人类活动而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字描述。然而,库姆塔格沙漠作为罗布泊及邻近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中却鲜有详载,因其自然环境严酷,少有人迹。
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从遥感影像上能比较宏观地辨认出库姆塔格沙漠北部呈独特的“羽毛状”沙丘,分布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羽毛状沙丘”后来几乎成了库姆塔格沙漠的代名词。沙漠中还有一定面积的雅丹地貌及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状沙丘和线状沙丘等沙丘类型。
库姆塔格北低南高,海拔800~2600米,历史上曾有十余条发源于阿尔金山的河流穿过沙漠汇集于罗布泊洼地。随着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近年来只有多坝沟、梭梭沟、红沟和红柳沟等少数几条河流有季节性洪水穿越沙漠。绝大多数河流都无法穿过库姆塔格,当它们成为强弩之末,一般会在低洼处停留,形成季节性尾闾湖(河流尾部所形成的湖泊)。库姆塔格尾闾湖较多,但多为干湖盆,有水保留下来的湖泊极少。
库姆塔格远离海洋,夏季太平洋暖湿气流到达西北沙漠上空时已所剩无几,加上青藏高原阻挡,只有少部分水汽可以越过横断山脉沿着青藏高原东侧和北侧进入新疆东部,沙漠年降雨量大约只有2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到2700毫米以上。
库姆塔格地区的植物组成受水分、高温以及土壤盐分等因素影响,形成了3个主要的分布区:阿奇克谷地、阿尔金山山前洪积扇戈壁和西湖湿地,各区物种组成差异明显。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药材丰富。
阿奇克谷地位于罗布泊洼地之东,较高的盐分含量和温度,使绝大多数植物无法适应和生存,物种极为单一,常见植物仅有芦苇、沙拐枣和骆驼刺等。
西湖湿地比较特别,它具有湿地的特征,不同地段的盐碱和水分含量差异较大,湿地内既有以胡杨为主的对环境要求较高的荒漠河岸林,也有芦苇等耐盐植物,但总体看以草本植物分布较多。
阿尔金山山前洪积扇戈壁位于沙漠边缘,临近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既有戈壁的典型特征,也包含高原的一些特点,虽然砾石较多,但季节性洪水也造就了良好的草原土壤,这里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旱生昆虫种类和数量虽少,但在荒漠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可为荒漠植物授粉,构成食物链重要环节等。不同植物群落中昆虫分布的差异较大:梭梭和柽柳植株较高,冠幅也较大,为昆虫分布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类群和数量较多;沙拐枣和大花白麻相对矮小,限制了昆虫种类和数量。
库姆塔格长期以来地质及气候环境变化形成的土壤基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土壤养分匮乏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植物种群的保护与恢复难度较大,因此防治区域荒漠化扩展、保护现有生境是维持库姆塔格区域物种发展的首要目标。
不同于库姆塔格的苍凉萧瑟,横亘于我国版图腹心地带的“中央山脉”——秦岭则是一派生机。秦岭西起甘肃,东到河南西部,西高东低,西部海拔4000~5000米,东部仅1000~2000米,在陕西省境内的中段,海拔2000~3600米。它与青藏高原、大小兴安岭构成了我国大陆的生态安全屏障。
巍巍秦岭重峦叠嶂,呈现明显的南北不对称:南坡长而缓,沟长水远;北坡陡且峻,断层深谷密布,古有“九州岛之名阻,天下之险峻”之称。东西横亘的秦岭,挡住了太平洋季风带来的水汽,使北侧气候干旱,而南侧则降雨丰沛。秦岭南北盛夏时都是大地葱郁,在隆冬季节,自然景色却形成鲜明对比:北侧冰封雪飘;南侧则是青山绿野。
复杂多变、富有特色的地质地貌孕育了秦岭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它是“大自然的宫殿”和“地质陈列馆”,国家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多达百余处。坐落于渭河、汉江之间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是与神农架、长白山齐名的中国三大药山之一,是自成体系的药用植物宝库。它垂直再现了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高寒带5个气候带的特点,形成了层次分明、完整的山地植被带谱,是世界气候和生态的集中典型展示区,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秦岭数百万公顷的森林是重要水源涵养区,护佑着汉江、丹江和渭河中下游十多座大中型城市、数以千万计的人居用水和生态环境安全,是关陇、成渝、江汉和中原4个经济核心区的重要生态依托。同是河流,秦岭之南的汉江因两岸植被繁茂,土地侵蚀弱,泥沙含量小,因此水碧若玉,而秦岭之北的渭河却浊流滚滚。
地处我国中部,又是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因此成为东西和南北物种的交汇区域。从植物区系组成成分来看,除秦岭特有种属,如陕西泡桐、庙台槭和陕西金银花等以外,这里还有华中区系成分的岩栎、新津栎、冬青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植物,华西植物区系的华山松是秦岭山地松林的优势种,这里还有喜马拉雅区系成分黄果悬钩子、野珍珠梅、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物种。华北植物区系的油松、辽东栎和白桦等也在秦岭勃勃生长。秦岭还有地质时期的第三纪残留植物,如坚桦、槐树、黄连木、栾树、黑枣、白蜡树、山胡桃等。
秦岭有较多的典型亚热带动物种类,如纹饰姬蛙、翠青蛇、红翅凤头鹃、马铁菊头蝠、针毛鼠和果子狸。南方的小麂、东部丘陵地区的豪猪、毛冠鹿、中华竹鼠以及画眉亚科的一些种、西南的小熊猫、华南雨蛙和金丝猴,及西藏的藏鼠兔、北方的狍等在秦岭均有分布。
秦岭的鸟类资源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共记录到鸟类338种,其中,朱鹮、苍鹰、赤腹鹰、红腹角雉等国家保护鸟类、特有鸟类有近20种。
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地跨河南、陕西和甘肃,总面积为66665平方公里,涉及4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为侧柏林、红杉林、华山松林、麻栎林等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兰科植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重要物种及其栖息地。
秦岭是矿产资源富集区,乱采滥挖问题近年依然突出,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该地区自古就有较多居民,除保护生物多样性外,还应思考如何通过适度开发确保区域内居民的生存和发展,使其从中受益,从而成为秦岭生态的自觉守护者。
金丝猴是秦岭四宝之一
秦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珍奇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