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宗菊(迪庆州文化馆)
阿尺木刮:承载着傈僳族古老历史和文化技艺的歌舞
■余宗菊(迪庆州文化馆)
阿尺木刮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独有的一种歌舞自娱形式,最早流传于以叶枝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一带,其基本特征是:不用乐器伴奏,自始至终踏歌起舞,曲调可急可缓,但舞步幅度大,跳跃感十足,给人以欢快舒展的感受。阿尺木刮又称“山羊歌舞”,其声音和动作明显模仿山羊。据说“阿尺木刮”的来源的确与傈僳族人半农半牧,尤其是与喜欢饲养山羊有关。山羊自由地在陡峭的山岩攀爬跳跃,在倍信奉万物有灵的傈僳族人看来,这就是某种自由和灵性的象征,况且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从不设立任何宇宙,他们的宗教情感、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表达和进行,由此就催生了“阿尺木刮”。
舞蹈代表了一个民族早在人类没有语言产生前的文化成就。凭借舞蹈原始遗存,一些人类学家、哲学家达成一个共识,舞蹈是人类一切艺术“之母”。舞蹈是一种非语言艺术,也是非文字文化,但要说清楚、说明白一种舞蹈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和传承又不得不利用语言文字评述、描述、探讨它的特性。我们这是所说的舞蹈通常是与音乐相生相伴的歌舞艺术,阿尺木刮就是歌与舞相伴,且歌且歌、边歌边舞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是人体艺术,主要是通过人体动作、动态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情绪,它的情感传递也不依赖语言,舞蹈靠意会,而不是言传。阿尺木刮这种舞蹈虽然仅流传在维西县澜沧江流域的叶枝一带傈僳族聚居区。这种歌舞形式的感性材料是人自体,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傈僳族同胞,他的先祖是阿尺木刮歌舞艺术的创生者,他们在代际文化传承中,子子孙孙用生产生活的切身体验,从祖先那里继承并传续着这种烙印着特定地域和民族的优秀歌舞——阿尺木刮。
“阿尺木刮”这个歌舞形式,其动作、歌唱都以模仿山羊的形态、动作、声音特征。这种独特的歌舞艺术形式是怎么诞生的呢?据当地的文化传承人讲:傈僳民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朝朝暮暮出没于山村,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依靠,他们熟悉、热爱、崇敬大山里的树木、花草、溪水。他们在大山里放牧,也在山里采摘珍稀植物,以此为生。他们每天赶着羊群到山村里放牧,羊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与羊的亲密接触中,他们从羊的叫声、神态、动作中似乎感受到一份特别的蕴含。他们慢慢地模仿羊的神态、动作、叫声以此与羊进行交流,有时他们也情不自禁地将内心的喜悦、愁苦以羊的声调、神态用歌声唱了出来,唱到动情时也不由自主地学着羊的动作舞蹈起来,这就是阿尺木刮音乐韵律和舞蹈语汇的形成。阿尺木刮在语言和文化的流变中被翻译为牧羊人的歌舞或者是山羊的歌舞。至少到目前还没有比这种解释更符合历史事实和文化逻辑的权威说法。我们也就权当这种翻译是傈僳族群众和本民族学者普遍认可的权威说法吧!傈僳族长期处于游牧和采集为生的生产方式,进入定居并以农耕为生产方式的历史不算太长。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维持着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羊是家家户户都饲养的牲畜,在他们看来山羊全身都是宝,羊粪是上好的有机肥,羊肉是主要的肉食之一,羊毛可用作擀制毡子,毡帽、羊毛纺织的线可作衣服、被襟,羊皮可缝制皮褂。羊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所以傈僳族特别偏爱山羊,由模仿山羊的声音、神态、动作而形成的阿尺木刮歌舞更是钟爱有加。
跳阿尺木刮时,队形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曲线等多种形式,队形可根据场地而定。其主要动作是:脚步以跳摆和搓跺为主,上身随节拍左右摇摆,臀部亦随之送收,前俯身,抬头,回望。阿尺木刮无乐器伴奏,自始至终踏歌起舞,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阿尺木刮也随之有所变化和创新。目前传承下来的有10种跳法,即“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酒托闭”(三步跺脚跳)“阿尺邓”(跳山羊)、“搓玛邓”(对脚板)、“阿来几”(龙盘旋)、“别别玛”(舞旋风)、“切勒窝只泼”(磨盘旋转)、“矣然邓”(跳迎宾客)、“玛夺坦”(寻求爱侣)。每种跳法自成一个独立的舞段,跳时可随人们的习惯、爱好单独跳一种或几种。这10种跳法中,“切勒窝只泼”“阿来几”“矣然邓”3种跳法并不普及,只有叶枝镇、巴迪乡、康普3个乡镇少数传承人会跳,濒危状况堪忧。“玛夺坦”(寻求爱侣)的舞蹈专属年轻人,已婚者是不便参与其中的,该舞蹈因此也比较狂放、热烈。现阶段叶枝镇、巴迪、康普几个傈僳族聚居区常跳的有左倮邓、酒托闭、别别玛、阿尺邓几种。在20年的时间里,由于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重视,阿尺木刮也由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原生态样式慢慢地搬上了舞台,也逐渐享誉海内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阿尺木刮知名度、认识度的增强,这种歌舞艺术形式也在不同的场合频频演出,参与演出的演员也由最初的当地群众为主扩大到专业演员;演出地点也由旷地、球场、宅院延伸到剧院、体育馆、演艺中心。无论怎样变化,阿尺木刮歌舞艺术形式的原生性没有改变,演员着装、装束、饰物、挂件没有大的改变。
“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本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则逐渐成为叙述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都冠以内容名,如阿尺木刮(山羊调)、起本木刮(三弦调)。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曲调朴实、深沉,具备苍凉、古老的风格。伴随着漫长的历史演变;“阿尺木刮”已经涉及傈僳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还是喜迎宾客,统统都离不开它的风味如此原始却又如此自然,每每能将人带入一个更古老的、与天老相亲的年代。
摆时,摆时多为集体性的男女对唱,也常由一人做抒情、自娱的独唱。歌唱内容分为“朵我”“辖我”两类:“朵我”主要歌唱传统叙事长诗,“辖我”则根据对歌对象即兴编唱,多以爱情和身边的事物为主要内容。
悠叶,悠叶小巧、灵活。按歌唱内容及形式也分为两类:一类多由中老年人一面饮酒,一面对唱,主要内容是追述,曲调低沉,速度缓慢,旋律平稳;另一类曲调则轻松、活泼,是青年男女用来传情表意,可男女对唱,也可在同性间同时唱。
阿尺木刮,其声音有明显模仿山羊,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配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接下来的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参加歌舞的演员分为男女两队,每队一名领唱,其余的人合唱,唱词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一直唱到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既有承袭前人的唱词,也有即兴自编自唱。男女两队演员边唱边舞时往往伴以对歌竞赛,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可以唱上几天几夜尚不能绝。阿尺目刮主要的唱词有:
1.今天我们遇上了过去没有的好日子。
在这相会的日子里,我们多么高兴。祝愿明年今日再来一起欢乐……
2.相遇就唱起来,遇到就跳起来,
隔山隔水隔不住,河水也像酒一样甜……
“阿尺木刮”是艺术风格特点鲜明的歌舞形式,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和浓郁的民族性。舞蹈动作突出表现山羊的神态神情,但却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采用画龙点睛的巧妙手法,适当的进行夸张处理而赋予了歌舞的意会特质。脚步的一提一抬,有时则在头部的俯仰之间,就将山羊的神态形象地表现出来。伴舞的歌曲以模仿山羊叫声为基调,开头的一声歌唱,其声颤抖而悠扬,曲调悠扬婉转,可缓可急,曲折多变,音符的跳动为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听着这样的歌声,使人犹如置身高山牧场,引发无尽的遐思。
阿尺木刮,整个歌舞,歌与舞有机配合,载歌载舞,声情并茂,舞者即是歌者,歌者亦是舞者。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服饰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傈僳族服饰有很大区别。跳“阿尺木刮”时的着装显得古朴,男装有武士的英勇气概。清代文人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曾对古代傈僳族着装有如下记载:“男挽髻戴簪,编青草为璎珞缀于发间……裤及膝,衣齐裤,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的傈僳族跳阿尺木刮时尚有“编青麦为璎珞缀于发间”的传统。跳阿尺木刮时,男士头戴“壳扒腊哄”(傈僳语为用羊毛擀制的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捉缅”(傈僳语为红丝线),内穿对襟白短褂,外着对襟开口黑白条纹自制麻布长衫,腰腹以下部位开口分为3片左右,后侧各一片。腰系羊毛织成的腰带,左挎“腊裱”,汉语称为绣花口袋,佩长刀,右背驽弓、兽皮箭包。裤子通常为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扎羊毛织成的带子或麻皮织成的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一般穿胶鞋或布鞋。若是已婚男子,左耳还要坠那柯(银耳环),发间装饰“阿目数吕”(麦秆编成的璎珞)。
女士,头戴“呙享”(蓝布制成的三角顶尖帽)檐顶尖帽上缀以小海贝,前沿帽延钉三块银制圆片,头发分两辫从后背直垂到腰部,并装饰贝壳制成的饰物,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3串珠子,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衣,左开衽,外罩紫红或黑坎肩,下身着细白麻布缝制的白褶裙,长及膝,裙外系绣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脚穿布鞋,绑腿与男士大体一致。穿着上述服装跳阿尺木刮是古时留下的传统,边歌边舞时,服饰、头饰、挂饰随音乐节奏,舞蹈律动自然摆动,观看阿尺木刮歌舞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傈僳族特有的民族服饰。古老、神奇、庄重的音乐、舞蹈、服饰有机融合,搭配使阿尺木刮歌舞表演别具匠心,韵味悠长。体现出傈僳民族景仰自然,敬畏山水,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的民族气质。
阿尺木刮歌舞艺术的传承延袭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巴迪、康普3个乡镇各自的歌舞形式固定下来的规范,尽管没有完整的文字、图谱、曲调记录下来,但在传录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了祖先口口相传,以身为范的示范样式,至到今天,阿尺木刮歌舞艺术的传承无论是舞蹈基本动作,音乐伴唱、唱词、唱腔、服饰、配饰、挂件都还带有模仿自然界中动物,特别是山羊这种家畜神态、形态、动作、声音的特征,这种原生性状态的不断传续使得阿尺木刮这种艺术形式依然保持了它的神秘感,以及尊崇自然、敬畏自然和原始宗教的朴素感情。因而,阿尺木刮歌舞常常给人一种粗犷、狂放、现场感极强、震撼人心的强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