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卫玲
随着报刊媒体发展的日渐繁荣和对女性议题的关注,近代中国涌现出了蔚为壮观的女性报刊。它们大量刊载与女性相关的问题,并借助图文优势异乎寻常地关注着近代时期的女性生活与女性议题,涉及女性的家庭、情感、婚姻、职业、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成为展示近代女性都市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窗口。因近代女性报刊对妇女与性别相关议题的重视,不仅开辟了专栏,还利用专栏展开了充分讨论。这既为后世研究者借助报刊深入展开妇女史相关议题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又为进一步挖掘报刊发展经验创造了较好条件。总体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女性报刊既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变迁历程,又充分挖掘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个案,这就改变了过去将报刊仅仅作为辅助史料或补正史料的研究倾向,从而凸显出报刊本身所具备的重要史料价值。
这部分研究成果多以时间为序进行宏观层面的系统整理与论述,比较全面地勾勒出了近代女性报刊发展的大致轮廓与具体概况,极大地丰富了女性报刊的研究史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通览》一书详细介绍了近现代时期出版发行的146种妇女报刊的发展概况。[1]《北京妇女报刊考(1905-1949)》一书以妇女报刊的创办时间为顺序,详细考证了从1905年至1949年间在北京地区出版的总共107种妇女报刊的创办背景,并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这些妇女刊物的主要内容。[2]《中国妇女报刊史》一书则将妇女报刊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整体,条理清楚地梳理出了一条我国女性报刊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脉络。[3]《女性媒介:历史与传统》一书详细梳理了从1898年至1949年间妇女报刊的具体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康同薇、裘毓芳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新闻工作者。此书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个案分析与比较分析深入阐释了女性媒介发展的历史与传统,对女性报刊在研究方法上面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4]《凤眼看世界——中国女性期刊发展研究》一文在明确界定中国女性期刊概念的基础上,从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中梳理出中国女性期刊发展的历程。[5]
此外,李应红按时间线索对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华文女性期刊作了一个全景式扫描。[6]高伟云以时间为脉络选取了每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期刊,着重从办刊思想与主要特点层面对近现代女性期刊发展作了全面梳理。[7]
总体上,现有关于近代女性报刊史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对女性报刊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整体考察与研究。这不但进一步拓宽了女性报刊史研究的新路径,而且使女性报刊史的研究由单一新闻学视角转向了媒体传播与社会互动的思路,并试图通过女性报刊媒体的发展演变进而透射整个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
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女性报刊不但承担着女性教育、女性思想启蒙以及争取女性权利的重要责任,而且参与了女性形象的形塑以及女性身份的建构,成为反映女性生活的重要载体以及女性话语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展现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女性生活图景。
这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在对于女性报刊在办刊方面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办刊思想以及报刊自身在编辑手法呈现出的鲜明特色的研究。例如,王晓丹的《中国近代妇女报刊述论》、简姿亚的《论辛亥革命时期杰出女性的办报活动及其特点》、陈晓华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报刊》、刘涛的《论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都是在考证具体史实基础上,对辛亥革命时期创办的多种女性报刊进行了深入考察,重点指出其办报特点及其在舆论宣传、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方面的作用。夏晓虹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1904年创办的《女子世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尤其是对刊物的编辑者和发行情况的考据,既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又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8]王慧则以1914年创刊的另一份《女子世界》为研究对象,对该刊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以及广告发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给后来的女性报刊研究提供了比较清晰的研究思路。[9]杜若松在梳理女性期刊历史具体分期的基础上,指出女性期刊在办刊定位与编辑策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10]段继红从政治文化的独特视角指出上海女报在贴近社会、关注读者方面的编辑思想与商业运作模式在促进女性报刊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1]于晓雾分析了以《中华妇女界》和《妇女杂志》为代表的商办女性杂志在传播内容以及编辑手法方面呈现出来的鲜明特色。[12]
目前,学界在梳理和阐释与女性相关的议题时,不仅将女性报刊视为一种进入历史现场和找寻女性生活经验的绝佳媒介和重要途径,同时也将之视为发现和探寻女性解放之路的重要坐标。如张丽萍通过对女性报刊具体文本的分析,展现出妇女报刊在新女性在文化身份的建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影响。[13]李谢莉以1898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妇女报刊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女性史与社会史研究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近现代女性报刊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14]周昭宜分析了妇女报刊的兴起,指出作为女性报刊的起点,近代时期妇女报刊的创办标志着女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摇旗呐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15]
此外,学界对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何震创办的《天义报》、代表改良派思想的《北京女报》以及康同薇、裘毓芳、陈撷芬、吕碧城等早期女报人以及近代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等论题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姜卫玲在分析知识女性报刊活动兴起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历史的详细梳理与深入考察,指出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社会影响与重要历史意义,并以近代报刊为研究视阈探讨了知识女性群体身份认同与主体建构问题,拓展了女性报刊的研究空间。[16]
这部分成果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女性报刊如《女学报》、《妇女杂志》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女性报刊与女性解放运动、女性主体意识间的关系,意在探析女性意识的觉醒历程以及女性形象的形塑问题。
首先,中国第一份女性报刊《女学报》作为女性报刊的起点,突破了女性言论的禁锢。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知识女性登上了历史舞台。因此,对《女学报》有较多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界对中国第一份女子报刊问题有过一场争论。潘天帧指出第一份女报应该是中国女学会在1898年在上海桂墅里创办的《女学报》。[17]此后,林虹的《中国第一份女报》、李正中的《中国最早的妇女报刊:〈女学报〉》、刘巨才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女报》等都以《女学报》为研究对象,对该报发行情况与历史地位进行探析。韩昱和童璐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三个构成要素入手,通过对《女学报》在公众、公共意见以及公共媒介三个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该报对于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18]
其次,相对于当时大多数“短命”的女性报刊而言,《妇女杂志》有着长达十七年之久的办刊历史,它清晰地呈现了民国时期女性生活如女性观念、家庭观念、女子教育、女性婚姻以及女性都市文化生活等的多重样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刘慧英以《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她以杂志在妇女解放运动中聚焦女性生活的具体实景为视角,深入探析了潜藏在貌似先进的男性话语启蒙者思想中的性别偏向,从而揭示出近现代时期女性主体意识逐步觉醒的具体历程。[19]王鑫从《妇女杂志》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紧密关联入手,以杂志对女性身份的建构以及女性形象的流变这一独特视角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女性启蒙和女性话语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0]刘芳分析了《妇女杂志》中所体现出的“贤妻良母论”“职业技能论”“男女平等论”以及“女子特质论”等四种观念,对于认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21]周叙琪通过《妇女杂志》在女子教育、妇女生活观念、家庭制度演变等方面的内容着力分析了女子在职业与家庭间的矛盾,指出职业女性虽一定程度上从传统窠臼中走出,但在角色定位上仍不够清晰,同时考察了1910至1920年代都会新妇女所体现出的生活风貌。[22]金润秀从《妇女杂志》中登载的文学作品入手,分析了杂志所建构的不同于民初贤妻良母的“新女性”形象。[23]
国外学者一方面将研究女性报刊视为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进程的一扇重要媒介窗口;另一方面,也透过女性报刊深入考察近代时期中国女性史的演变历程,其中尤以对《妇女杂志》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2000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妇女杂志》研究会”,联合来自日本、台湾与中国内地的多位学者开展了关于《妇女杂志》所呈现出的近代中国女性的研究计划。2003 年,该研究会成功举办了以“《妇女杂志》所呈现的近代中国”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后出版了关于《妇女杂志》的研究专号以及以“《妇女杂志》与近代中国女性”为主题的专题论文集,引发了海内外对《妇女杂志》的研究热潮。
这些成果大多属于新闻史的研究范畴,通过对近代女性报刊中一些极具有代表性的个案作“打深井”式的深入细致研究,较为全面的归纳了报刊内容、特点,并从多角度与多维度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这一方面给近代女性报刊的研究提供了具体范例;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丰富近代女性报刊的研究视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与“现代”这一交错共生的时间节点上,中国近代女性报刊既生动地呈现出了当时女性生活的具体场景,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核,使得一直遮蔽在社会历史与时代语境之外的女性读者和她们的日常生活“浮出了历史的地表”,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更为重要的是,近代女性报刊的出现还打破了一直以来中国女性沉默不言的喑哑失语状态。
现有关于近代女性报刊以及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材料细致入微的体贴与把握,成功‘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活色生香的历史现场,由点成面,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历史图景和女性世界”[24],同时也给后世打开了一扇可以眺望近代社会女性生活全景的窗口,大大丰富了关于女性史研究的知识建构。总体上,研究成果大多将近代女性报刊的具体文本作为一种以文证史的媒介,着力点在于深入剖析女性报刊中所包含与传播的社会历史信息,同时对熟悉的研究对象充分挖掘其新的历史认识和内涵。但是,对于近代女性报刊的研究在研究范围、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和不断深化。
研究成果总体上以对女性报刊的具体个案为主,虽然条理清晰、纲目清楚,但对于整个近代女性报刊兴起与繁荣背后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缺乏一定程度的深度探究,尤其是缺乏对近代报刊媒体与女性问题之间内在关联的整体把握,对一些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刊个案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报刊缺乏从历史的宏观视角,对女性报刊建构的知识女性话语空间缺少足够重视,特别是缺乏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女性报刊对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女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等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女性与报刊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角度略显单一,不够深入,这就给今后关于近代女性报刊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空间。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在书籍史研究方面曾提出过一个“交流循环”(CommunicationCircuit)的概念,认为在书籍出版中“通过作品的生产、发行和消费等事务,将作者、出版商、销售商与读者连接成一体的网络”[25]。这一“交流循环”同样也适用于报刊史研究。作为女性报刊内容传播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受众)群体的人员构成、成长经历、教育水平以及阅读感受等完成了“交流循环”的必要环节。因此,女性报刊的研究应该也要能够综合考虑到这个循环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涉及女性报刊的办报情况、办报思想、编辑策略、编辑思想以及广告与发行等方面,对于阅读近代女性报刊的读者(受众)群体还未有专门的讨论。通过考察女性报刊读者(受众)群体的人员构成、成长经历、文化水平、阅读感受尤其是报刊内容对女性受众产生的影响力等方面是完成这一循环的必要补充,同时也能充分显示出女性报刊在近代时期存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对社会发展以及女性行为和思想观念方面产生的影响。
在近代女性报刊的研究范畴内,对康同薇、裘毓芳、秋瑾、吕碧城等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研究居多,但是报刊与报刊间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女性报刊的研究还可以增加中国近代女性报刊与世界同时期女性报刊对比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来探究中外女性报刊对在女性主体建构与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差异。从古代社会无主体意识到近代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对男性话语的模仿到身体力行,近代知识女性在话语空间上不断努力的过程也是其探索和形塑新女性的过程。当妇女解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一部分妇女走出家门,接受新式教育,掌握谋生技能,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职业,实现妇女在经济上的自立。但是,怎样在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谋求平衡,成为她们的困惑与难题。这一问题也是当今职业女性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分析近代女性对于这一困惑与难题的态度和观点,对今天的女性也有一定启发。因此,研究近代女性报刊问题,还可以采用文化研究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方法对女性报刊进行整体层面的观照,这对于女性史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在西方女权思想影响与妇女解放吁求推动下,近代时期新型知识女性群体拥有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与男性相对平等的机会。一方面,她们打破报刊中男性话语的垄断,从寻求妇女个体的独立到人格的平等,到充分认识到男女之间性别的差异,再到努力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话语表述空间。另一方面,从传统社会的“贤妻良母”到近代时期的“女国民”再到“新贤妻良母”与“新女性”,她们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一直在探寻着“我是谁”及“我们是谁”的身份认同,试图重构其社会性别的主体身份。因此,以近代女性报刊为平台,逐渐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女性群体积极参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建构,尤其是近代女性报刊视阈中知识女性话语空间与主体身份的建构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景昆、郑晓燕.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通览[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2]姜炜堂、刘宁元.北京妇女报刊考(1905-1949)[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3]刘人峰.中国妇女报刊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宋素红.女性媒介:历史与传统[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5]周丹.凤眼看世界——中国女性期刊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李应红.中国华文女性期刊百年发展回顾[J].编辑之友,2009(3).
[7]高伟云.中国女性期刊的发展和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5).
[8]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王慧.也谈《女子世界》——以陈蝶仙及其家人为中心[J].学术交流,2013 (12).
[10]杜若松.近现代女性期刊的编辑策略与性别偏向[J].编辑学刊,2015(02).
[11]段继红.政治文化视角下近代上海女报的编辑思想[J].编辑之友,2013(12).
[12]于晓雾.民国初年商办女性杂志的编辑特色——以《中华妇女界》、《妇女杂志》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13]张丽萍.报刊与文化身份:1898-1981中国妇女报刊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14]李谢莉.中国近现代妇女报刊研究 (1898-1949)[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周昭宜.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兴起及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
[16]参见姜卫玲.报界新女性,执笔论时势——我国近代报刊活动的兴起[J].新闻知识,2012(10);我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报刊活动及其社会影响[J].编辑之友,2012(10);近代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历史考察[J].编辑之友,2015(1);近代知识女性报刊活动的历史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06);近代报刊中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与主体建构[J].新闻战线,2016(3).
[17]潘天帧.谈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J].图书馆,1963(3).
[18]韩昱、童璐.近代妇女报刊的作用——以《女学报》为例[J].新闻世界,2011(4).
[19]参见刘慧英.“妇女主义”:五四时代的产物——五四时期章锡琛主持的《妇女杂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从《新青年》到《妇女杂志》: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妇女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8(1);被遮蔽的妇女浮出历史叙述:简述初期的《妇女杂志》[J].上海文学,2006(03).
[20]王鑫.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M].商务印书馆,2006.
[21]刘芳.《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2]周叙琪.一九一〇——一九二〇年代都会新妇女生活风貌——以《妇女杂志》为分析实例[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6.
[23]金润秀.《妇女杂志》(1920-1925)的“新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2.
[24]马勤勤.隐蔽的风景:清末民初女性小说创作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27.
[25][美]梅尔清.印刷的世界:书籍、出版文化和中华帝国晚期的社会[J].刘宗灵、鞠北平译,史林,200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