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鸿志
摘 要: 冯小刚导演执导的《夜宴》被称做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从题材选择、人物设定、情节设计等方面都与莎士比亚的五幕悲剧《哈姆雷特》有着相似之处。但不同时代背景,使两位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别,一个着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个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权力欲望。
关键词: 《哈姆雷特》 《夜宴》 人文主义 欲望
悲剧,历来被誉为戏剧中的桂冠,以其深沉的艺术精神震撼和感召着世人。叔本华曾说过,“无论从效果巨大方面看,或者从协作困难方面看,悲剧都要算做文艺的最高峰,人们因此也公认是这样”。莎士比亚的五幕悲剧《哈姆雷特》和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夜宴》都选择了以悲剧形式展现情节,反映时代。有人把《夜宴》比做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诚然,从故事情节及角色选择上看确实有很多契合之处,但沙翁和冯导所要反映的主题不尽相同。沙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反映了作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冯导的《夜宴》主要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五代十国的乱世纷争中被权力欲望毁灭的悲剧。
一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冯小刚的《夜宴》都取材于宫廷政治斗争,两位男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先王驾崩,自己王位继承权被夺,母后改嫁,回国复仇最终玉石俱焚。前者以王子哈姆雷特为代表,后者以太子无鸾为代表。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就读于德国威登堡大学,父王去世后被召回国内,没想到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继承了王位,而母亲也已改嫁。悲愤的他更发现了父王被害的真相,决心为父王报仇,于是装疯。他首先在宫廷内安排了戏剧表演《捕鼠机》试探叔父,后又在其母后房内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其叔父将他送往英国,想借英王之手除掉他,没想到他半路上又逃了回来。其叔父又挑唆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武,并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抹上了剧毒,还准备了毒酒。比武中两人均被对方所伤,毒酒被其母后喝下,得知内情的哈姆雷特挺剑刺向叔父,国王倒地身亡。《夜宴》中的太子无鸾巡游在外,先帝驾崩,皇叔篡位并自封为厉帝执掌朝政。身为当朝太子后母却与太子自小青梅竹马的婉后迫于无奈,委身厉帝,并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但是,刚刚得知父皇驾崩消息的太子无鸾却在其竹海的伎馆被人追杀,宫廷内排除异己、保卫新皇权的屠杀已开始,太守殷太常明哲保身,归附厉帝。太子回朝后被遣送边疆,后被殷太常之子殷隼所救,并潜回宫中,伺机报仇。皇后册封大典上,婉后为厉帝准备了一杯毒酒,没承想却被赐予殷太常之女、太子之未婚妻青女误喝,太子揭露厉帝的阴谋,厉帝自尽。殷隼护妹心切,刺杀婉后,太子替昔日恋人挡剑身亡。夜宴之后,登上权力顶峰的婉后却终被飞来一剑要了性命,为这一悲剧画上了句号。
宫廷政治是强者的游戏,两位男主人公性格上相似的弱点注定了他们是这个游戏中的牺牲品。哈姆雷特是一个敏感的王子,对邪恶不能视而不见,又缺乏信心与健康的感情,不能有效地与邪恶做斗争。哈姆雷特与鬼魂见面,并发誓要报谋杀、篡位和诱奸这三重仇恨之后,又表现出了他是很痛苦地接受一项讨厌又不可推诿的责任的,“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国王看戏时的反应,即使最迟钝的人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出他是一个罪人,而且接下来有一个他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报仇的机会,但他因为国王在做祈祷,所以不肯杀死他,以免他的灵魂上天堂。而当克劳狄斯起身说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祈祷时,这强烈地讽刺了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和错失良机。但是在王后的卧室,哈姆雷特一听见喊声就拔剑刺穿了帷幕,说明哈姆雷特之前畏缩不前,不采取实际行动,有其性格上软弱、优柔寡断的因素,也有其害怕承担蓄意杀死一个国王的责任及政治后果的因素。在戏剧的最后一场,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比剑的场面,两人均已中毒,而其母后也喝下了毒酒,但只是在雷欧提斯临死前喊出下面的话“……哈姆雷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你,不到半小时,你就会死去”之后,哈姆雷特才挺剑杀死了国王,因为当时再也没有拖延的必要了,他将死,而国王之死已不再意味着他的继位。对哈姆雷特来说,死意味着逃脱了对世界承担的责任——至少对丹麦的责任。太子无鸾是正统的王位继承人,但他又是一个艺术家,是伎馆里寂寞的舞者;他是尊贵无限的王子,又是这深宫王庭里最悲哀的男人。青梅竹马的恋人成为母后,他把自己的内心关起来并放逐南方学艺,想以此脱离皇宫的环境。政治和权力是他无心承担的一切,而父王被杀之后,他又被逼回到这个权力的漩涡之中,接受他以前逃避的问题,这一切只是为了人世间的伦常世俗。无鸾挂在脸上的那一张不愿释手的惨白且冰冷的面具,是对这荒唐世界最无助的表白,也是对惶惑诶心的最后一点保护。恋人成为母后,叔叔杀父篡位,耻辱和仇恨自始至终纠缠着他,他却只能隐忍着这人间的耻笑,将无法消减的愤懑寄情于歌舞,权作最后的武器,那自弹自唱、自言自语,像是王宫怨侣的控诉,更像是家仇难复的苍凉。但终究,王宫不适合弱者,他的归来没有携来王者的威慑,却成就了杀戮的如影随形。他的命运最终被一把浸满剧毒的利剑断送了,让这看似偶然的死亡成为他一切怨与恨的最后归宿,却不知,这才是他的宿命——一个灵魂寂寞的人用肉体对人间的诀别。他死了,也解脱了,从无休止的宫廷斗争中彻底解脱了,或者说,是他自己选择了死亡与尘世的欲望作别。
二
在这相似的人物与情节之下,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诠释的主题也不尽相同。莎士比亚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反对中世纪封建教会鼓吹的以“神”为本,主张以“人”为本,颂扬人的理性与力量、价值与尊严。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熏陶。他把世界看成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他对人的价值与尊严有着深刻的理解:“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种议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他的父亲——前国王在他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天神”,为这样的人复仇,也就是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有力的肯定。
《夜宴》的故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从盛极一时的唐朝到分崩离析的时代,人们的欲望,特别是权力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出来。没有人是天生野心勃勃的,如何积累,如何膨胀,如何释放,如何毁灭,这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夜宴》中,婉后是女主角,他与《哈姆雷特》中的王后乔特鲁德有很大的不同。他在《夜宴》中的角色地位比太子无鸾有过之而无不及。婉后屈服于权力交易,也因此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渐渐萌生了掌权的欲望。她嫁给了厉帝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当她发现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太子仍然活着时,她又希望扶持太子得到权力,回到少女时期的恋人关系。但是她失望了,太子对权力没有欲望,更不能成为同谋,所以她要自己取而代之。婉后不是一开始就有权力欲望的,她是一步步的,由被动到主动地产生了对权力的欲望,一步步走向疯狂,最终毁灭。在这个权力欲望的追求中,厉帝、殷太常、殷隼、青女,几乎所有人都沦为牺牲品。冯导通过五代十国这个颇小的权力欲望之争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心里最底层最本质的欲望意识。
此外,在渲染悲剧气氛方面,两位艺术家从本民族传统出发,结合时代特点,体现了两人不同风格。莎士比亚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鬼魂先后几次上场,直接参与舞台表演,利用莎士比亚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观念帮助制造气氛,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增添剧作的神秘色彩,从而取得惊人的戏剧效果。冯小刚则选择惨白冰冷的面具和寂寞的《越人歌》渲染悲剧气氛。舞者出场必戴面具,惨白,毫无颜色,毫无表情,从面具到舞蹈都透着一股难忍的寂寞;“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君不知……”这《越人歌》写的是每个人内心的寂寞,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撕心裂肺。面具和《越人歌》的使用,增强了电影的悲剧色彩,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夜宴》是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比较成功的作品。两部作品都描写了宫廷的政治悲剧:两部作品的国别不同,时代各异,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部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十分相似,特别男主人公哈姆雷特和无鸾的命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映了东西方宫廷争斗中弱者的不幸命运;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同,两部作品的着眼点有着很大差别,一个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部则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揭示东西方社会、人性共同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隐含在现象背后的文化哲理和审美价值,反思东西方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鲁宾斯坦(美),陈安全,等译.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
[2]秦秋.荒原女儿与草原女儿的命运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3]郑传寅,黄蓓.欧洲戏剧文学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9.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