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
泰沂山脉以北,黄河两岸,向北及东到大海的这片区域,大致相当于古齐国的范围,因自古以来的文化渊源,形成了一片古老的文化区。在这个区域内,单体佛教造像时有发现,特别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无棣、烊信、惠民、高青、博兴、广饶、济南、淄博、青州、昌邑、临朐、寿光、诸城等地,陆续出土了许多单体佛教造像,以北朝时期造像最具特色。从造像特点来看,至北朝时期,在这个区域形成了以青州为中心,辐射齐州、光州的古青州地区佛教造像圈。
古青州地区保存下来的北朝佛教造像,从材质来看,主要有金、铜、石、陶、瓷等几种质地;从形式来看,主要有高浮雕背屏式造像、单体圆雕造像、造像碑、造像塔、四面造像、造像柱等,以前两种造像数量居多,也最具代表性。
古青州地区的石质造像中,背屏式造像形式自北魏晚期就已出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至东魏时期发展到顶峰。造像结构一般是有主尊与两个胁侍,胁侍有时用线刻来表现。主尊头光自内而外一般由莲花、辐状物、同心圆、缠枝花卉组成,身光呈椭圆形,一般由莲瓣、平行带、束莲带组成。背屏上部中间一般是龙或宝塔,两侧环绕飞天。造像前期是立于覆莲上,后来慢慢变成了龙衔莲花、莲叶、莲蕾将菩萨托起。这种造型成为古青州地区造像的一大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北魏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像上出现了手托圆轮的人物形象,类似的这种造像在古青州地区的中心区域(青州、临淄、广饶等地)都有发现,时间大致处在北魏晚期到东魏初年。此外,古青州地区还出现了类似于河北地区用透雕的双树做背屏的造像。这应该是受河北造像风格影响的结果。
古青州地区单体圆雕造像大规模出现是在北魏晚期以后,从造像内容看,有佛、菩萨、力士、供养人等。这些造像因所供庙堂被毁,组合关系被打破,只能作为单独个体来看待。
北魏至东魏初年,在古青州地区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丈八佛”的巨型雕塑,除现今临淄、青州、博兴诸城有留存外,青岛市博物馆还存有两件,也极为引人注目。这两件造像原出临淄龙泉寺,面相、表情、体态与博兴兴国寺丈八佛极相似。
北魏末至东魏时期,古青州地区除这种煌煌巨制之外,一些体积稍小的佛、菩萨造像也精美异常。造像以立像为主,贴金挂彩,雕琢细致。
总体来看,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古青州地区的佛造像均面相方圆、杏眼、颧骨略凸,嘴角含笑。肉髻由高变矮,身型由矮短变修长,服饰由厚重变轻薄。
古青州地区单体圆雕造像的高峰期出现在北齐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仍以立像为主。通观北齐时期的圆雕佛像,肉髻较北魏与东魏时期已低矮得多,面相圆润,双目低垂,身姿挺拔秀美,服饰轻薄、简约、贴体。有些造像只在衣裙边缘露出着衣痕迹,有的造像身上的服饰完全靠彩绘来体现。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佛造像。其面相、体态与上述造像无异,服饰也轻薄贴体,但胸前结带表明他身着几重衣,例如诸城出土的佛立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胸前露出僧祗支和四条结带,结带在胸前打结,两条垂于体前,两条分搭于肘外。
北齐时期古青州地区还出现了一种造像题材特殊的佛造像,佛像身上再现由佛、菩萨、飞天、人物、动物、植物等组成的各种场景。这些场景由两种方式表现,一种是全彩绘,一种是减地平雕与彩绘结合。许多学者将这种造像称为“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这种题材的绘画或造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敦煌莫高窟、河南等地都有保存,但其表现方式与古青州地区明显不同。
造像碑、造像塔、造像柱等形式的石造像在古青州地区保存较少,不是主流,但也不乏精品。例如博兴出土的北齐兴益造像碑,既保留了古青州背屏式造像的风格(胁侍弟子立于龙托起的莲花上,背屏正中为一舍利塔,两侧环绕飞天等),同时又受其他地区造像的影响,双树形背屏的使用显然是吸收了定州造像的特点。
从史料记载来看,该造像塔出现于北魏太和年间以后。目前所见最早的造像塔为临淄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弥勒像塔,塔上纹饰及佛造像的雕刻方式与同时期山东地区其他造像形式相同。
古青州地区保存下来的北朝造像柱极少,唐以后造像柱这种形式的佛教雕塑在古青州地区才得到了极大发展。
佛教造像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是信徒们崇拜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反映。从保留下来的这些造像,我们看到了古青州地区与古印度、河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西走廊沿线、江浙等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造像为我们重新认识古青州地区文化圈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