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
摘要:城市道路与各类管道工程位于城市道路下方,在车辆碾压及雨水冲刷反复作用下往往会出现路面开裂等破坏现象,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并且给人们以及车辆的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文章结合青岛市重庆路改造整治工程施工实例,针对市政工程中检查井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管道工程;安全隐患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125-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4.061
1 工程概况
重庆路为青岛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全长23km,贯穿起新市北、李沧、城阳三区,是青岛市建设中线路最长、规模最大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之一。中铁三局承建的青岛重庆路改造整治工程南三标段全长2020m,2012年11月工程开始施工,2013年11月30日实现了双幅通车要求。重庆路道路范围内分布着燃气、通信、电力、排水、给水等各种检查井。
2 城市道路检查井存在的问题分析
检查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施工工艺、管理等原因存在质量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井周下陷、井圈破裂、井盖噪音、井盖丢失等。
3 检查井施工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井周下陷
在检查井周边回填过程中,由于回填压实度不达标,没有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夯实,回填材料不符合要求,压实机具的选择不当与压实遍数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压实度,后期产生井周下陷。对于检查井周围的回填施工,其回填空间有限,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达到0.4m宽度,这种情况下大型压实机具无法对井身周围进行碾压,而不得不采用小型蛙式打夯机进行人工夯实,理论上此种夯实方法可行,但实际由于人的随意性较大,压实度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
3.2 井圈破裂
检查井圈采用的材料与路面材料不相同(井圈为刚性材料,沥青路面为柔性材料),两者结合不好,检查井与道路结构层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局部道路的不均匀沉降致使检查井与路面脱离容易使检查井井圈被破坏。
3.3 井盖噪音
一个完整的井盖装置是由井盖座和井盖构成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井盖或井座不平、井盖与井座不配套、井盖强度不达标,受到车辆或重物的碾压,井盖座和井盖之间会发生松动并产生间隙。由此一来,井盖座和井盖撞击就会有噪音产生。
3.4 井盖丢失
由于井盖为铸铁材质具有回收价值,不法分子见有利可图,将铸铁井盖偷盗、砸烂后卖给废品回收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钢材价格的上涨,铸铁井盖被盗现象日趋严重,
检查井由于施工中未加装井盖防盗链,导致井盖容易丢失。
4 避免检查井质量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4.1 针对井周下陷的改进措施
严格控制井周回填材料(回填料土质、含水率、粒径等)质量,提高井周回填压实度,对减少沉降有明显效果。要做到以下两点:
4.1.1 现浇混凝土井圈及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回填,井周回填每层松铺厚度必须小于15cm。施工机械无法入内操作的,要采用大坍落度的C10素砼振捣充填。
4.1.2 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时必须先排干水,并在保持最优含水量状态下用冲击夯夯实直至成型,杜绝带水同填或水沉法施工,要确保石灰土压实后与井壁紧贴。
4.2 针对井圈破裂的问题
为了使检查井井盖和井身能够很好的连接共同受力,在井身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井圈。钢筋混凝土井圈一般为50cm左右,即水泥稳定层或者二灰层厚度。其施工方法是在井口安放一块直径稍大的3cm厚钢板盖住井口,当作临时井盖,与其他地方的水稳层一并摊铺碾压,这样施工水泥稳定层就不会在此留下压实死角。在检查井处做好标志,等养护期到后再进行人工反挖,反挖宽度应大于井身外周20cm,取出临时钢板井盖。绑扎钢筋,预埋井盖固定螺栓,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井圈。
4.3 针对井盖噪音的问题
井筒浇筑时预埋相应的螺栓,井圈座与井筒顶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井圈座与井筒顶面连接处的螺栓强度应符合要求,在井盖四周拉四条十字交叉线,仔细调整井盖顶面标高,调出井盖的纵坡和横坡,使其与路面保持一致,调整到位后用螺栓固定。井盖与井座应保证配套。井圈与井盖之间设厚度为1cm的橡胶垫圈,垫圈上下面均应有凹凸纹,避免噪音和位移。
4.4 针对井盖丢失的问题
在井盖安装时用防盗链将井盖和井座连接或是采用新型材料的树脂复合防盗井盖从根本上杜绝井盖丢失的问题。
4.5 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土
4.5.1 回填的标准是要求浇筑的水泥砂浆强度处于预定的强度范围内再进行回填,回填时要切忌与砌体做同步回填,否则回填过程中很多问题会被掩盖,不易察觉。
4.5.2 若回填的空间比较小,就不能达到夯实标准,那么就要运用合理的级配沙石做回填和夯实处理,级配沙石是根据施工要求,设定相关比例的材料后生成出的沙石,该类沙石的特点是能够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让沙石与施工具体状况相匹配,并且在回填完成后为确保施工的严密性就要运用水撼砂的施工工艺让周边的密实度更好,避免渗水和漏水的情况出现。另外,要坚持井周边是否存有建筑垃圾,若存在应及时的清理,然后再进行回填。
4.5.3 井室的周边都要做好压实,然后施工要沿着井沿呈中心对称,并且不要漏夯。
4.5.4 道路结构施工进程中,不仅要启用压路机做道路碾压,更要运用蛙式打夯机补充周边没有夯实的部分,目的是全方位地做好夯实,避免碾压出现死角。
4.6 井口下沉防治
井口下沉的防治中要做好基础问题处理,这是确保检查井基地荷载应力的关键。检查井在整个路面施工中隶属于小型设施,但由于设施不是主要部分,故此受到重视的程度偏低,设计过程中的忽视导致井口在实际使用时出现下沉或者承载力不能达到预定要求的状况,基地的沉降荷载远超过路面沉降荷载,这是井口出现下陷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就要做好独立结构的检查,承载时考虑到整个车辆的荷载状况,认真处理基础。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以下规定开展施工:
4.6.1 运用天然地基时,要保障天然地基不会受到外在承载力的搅动。
4.6.2 井底的地基土质要满足设计要求,如果遇到地基松软的现象,要考虑特殊地基变化影响,同时更需结合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做现场处理。
4.6.3 要检查井砼的基础厚度或者强度的时候要满足设计的诸多要求,由于设计时要求最低的砼强度应控制在C15的范畴内,素砼的最小厚度也要不小于15cm。在浇筑活动结束以后,需要给砼一定的养护工区,在强度超过70%d的时候,才可以开展下一道工序。
4.6.4 砌筑使用的砖或者砂浆在使用过程中最好应满足设计的实际需求,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进场以次充好。
4.6.5 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为让施工更方便就要先预留出施工的井位进行管道施工,虽然这样施工能够让井位达到预定要求,满足施工要求,但是这种施工方式很粗糙,会引发施工检查井或者砌井壁后浇筑砼底的错误施工作业方式。
4.7 控制井盖标高
调整井盖标高主要是完成下层工序后进行的下一步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要先挖除井下面的沥青砼,这样就能将预制的钢筋砼井圈暴漏出来,并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做横坡的放线处理,结合实际施工要求沿着井沿做标准调高,在完成调高以后,让井圈的底部与预制的钢筋砼之间做必要的填充,当调好一座井以后就要用围挡隔离开,一直到砂浆达到预定强度后再全部撤去围挡,完成以上施工工序后,用沥青在井沿周边做填充,运用热夯的方式做夯实处理。
完成混凝土路面基础施工后,可以加固井沿周边的部分,让井周的密疏程度趋于最佳状态。具体的做法如下:挖除井沿的周边基层(当挖至12%基层顶面后停止),然后放加固的钢筋箍,并防止预制的钢筋砼井圈,并根据要求调整好标准高度,调整完成后需要运用高标号砂浆做填充,并且施工过程中要伴随施工做严格振捣,保障整体施工无死角。
5 检查井施工工艺
5.1 路基、路面结构层部位井筒施工
开挖路面的结构层部分:施工时最好使用GPS定位数据,找到检查井的中心几何位置,并以此为中心,检查中心的圆心,并运用切割机在沥青路面中心位置切换一个2.2m的小方口,并处理内部铺设的正方形沥青下层表面,然后拆除水泥稳定碎石道路的基地,底层最好开设一个1.9m的小方口,这个小方口全面要比沥青的开口边小15cm左右,对于底部,开口最好是控制在1.5m以内,另外碎石的稳定性好于水泥,开口边也需小于20cm;拆除的检查井与之钢筋混凝土盖板上的路基或者盖板,需要从20cm厚度的路基和沥青表层入手,可以从中挖出一个小的倒阶梯圆柱空间。
5.2 井距的安装方向
安装时,为让安装更科学合理,就要先把检查井的铰接端平行部分,并结合车辆的方向做反方向安装,这能保障车辆在碾过以后铰节端能达到开启的最佳状态,不会受到铰接端的翘起引发震动声响。安装井具时:
5.2.1 要注意井筒的厚实度,使用的混凝土主要是坍落度比较小的半干性C30细颗粒混凝土,然后在上面放置检查井的井具,未调整高度,使用皮锤十分必要,可以运用皮锤做高度调整。
5.2.2 运用长度为6m,结合形状接近3m的铝合金型材,然后在型材的两端固定临清混凝土木块,要求木块的厚度一致,然后在制作一定能确定检查井高程的工具,要把该工具放置在井盖部分,并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井盖的高程。
5.2.3 井座和井筒的细粒式混凝土中,要沿着井的周边部分插入4个小的木楔,避免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凝固期间出现下沉。完成上述内容后,细粒混凝土的强度高于75%以上后,可以运用中粒的沥青混凝土做回填,进而让混凝土的沥青压实度达到较好的效果。
6 结语
为了有效避免检查井的质量问题,更好保证道路的使用品质,要从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不同的施工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检查井通病的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把质量关,为城市道路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述仁.浅谈市政道路检查井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
[2] 王巍.市政道路检查井施工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责任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