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富丽
摘要:以“三转两动”为核心的“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介于“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式,其在践行构建主义学习理念,通过“先学后教”提升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转动课堂;翻转课堂;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3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诸多改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为了顺应潮流,直面挑战,渤海大学从2015年1月开始进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2015年7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转动课堂”教学。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对“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位、优势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有所思考,故撰此文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一、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位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转动课堂”教学要实现“三转两动”。所谓“三转”,一是转型。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中心,由知识传授型转为具有岗位工作能力的适用型;二是转法。课堂教学方法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三是转体,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所谓“两动”,一是互动,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二是动脑、动手,即引导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转动课堂”与当前流行的其他教学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在教学模式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受到认可和推崇的模式主要有“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两大类。其中,“高效课堂”始于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开展的基于导学案的教学增效改革,“翻转课堂”发端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课堂中采用的微视频与教师导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且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但其“理念内核其实是相同的,二者间的差异只是实现‘高效的路径不同而已”,“翻转课堂就是西方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中国的“翻转课堂”。[1]“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与“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在理念方面是一致的,本人认为可以把“转动课堂”理解为介于“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之间的一种中间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教学过程来看,三种教学模式都包括了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阶段,在教学中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都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区别在于“高效课堂”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导学案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导学案始终是教学的主线和核心。“翻转课堂”则是通过视频观看、在线交流等方式及时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研讨、教师点拨等方式解决问题。“转动课堂”教学则是在课前学习阶段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由教师进行精讲,然后再通过理论应用的研讨、操作等方式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二,从教学手段上来看,“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在课前学习中是否以教学视频观看为手段方面,形成了明显差异。相对来说,“翻转课堂”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依赖性更强,对课程视频资源、计算机网络及终端设备等设施的要求更高。而“高效课堂”可以在不具备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条件下,通过导学案进行教学。“转动课堂”教学则介于二者之间,可以灵活地根据课程视频资源等情况在教学视频观看和导学案指导方式中进行选择。
第三,从适用条件来看,“翻转课堂”对课程视频资源的质量、在线网络平台的建设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进行教学,对适用条件的要求比较低,可适用范围最广。“转动课堂”对课程视频和在线网络平台的要求不高,但仍然需要借助互联网中的公共信息平台,如QQ、微信等途径实现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和高效沟通。“转动课堂”则是介于两者之间,是在以“翻转课堂”为发展方向,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和网络信息设备不完备的现实而做出的一种选择,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翻转课堂”在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是当前在高校教学中可以全面推行的模式。
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第一,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是)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2]在“转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建构过程来完成知识的获取。
第二,“先学后教”的教学过程转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在“转动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在课前学习阶段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布置深化知识、强化能力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切实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及时、有效、经常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转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教的内容、方式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学生不仅能够及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积极思考,提出新的观点,这对教师开拓思路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实现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转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通过教学任务设计指导学生应用理论,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学生的能力培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第五,协作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共同体的设置实现了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协作的常态化,这为形成亲密、友好、和谐的生生关系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三、转动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信息化、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在当前的“转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主要是通过公众信息交流平台进行的。这些平台虽然可以满足教学资源传输、线上交流等需求,但是教师对于上传的课程资料学生是否下载、查阅等情况难以掌控,也无法进行及时督促和评价。为此,有必要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实现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及时督促和准确评价。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转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均是围绕着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学习激励机制的建立,课前学习环节监督的强化,科学实用的教学设计等方式来引导、激励和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转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放弃教学主宰的思维定式,逐步适应学生学习辅助者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与此同时,“转动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在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介于“高效课堂”与“翻转课堂”之间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过渡模式,其要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正视现实,直面挑战,通过多方面努力方可实现。
注释:
(1)参见2015年7月14日《渤海大学综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龙宝新,孙峰.翻转课堂与高效课堂间的异同与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93-94.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Thoughts and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formed and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U Fu-li
(College Economics and Law,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0,China)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ms,methods and subjects,and interaction,thinking and practice",the transformed and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s an intermediate model between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is model performs better in the aspects of putting the constructivism concept of learning into practice,improving learning efficiency through "learning prior to teaching",optimizing learning effect,realizing "the teaching benefiting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establish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transformed and interactive classroom;flipped classroom'constructivism concept of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