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行业应用转杯纺纱技术浅析

2017-02-10 16:47方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4期

方红

摘要:毛纺是纺织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促进毛纺行业发展,转杯纺纱技术得以应用,有效提高了毛纺行业纺织速度,强化了纺织能力,增强了纺织效率。文章从毛转杯纺产品开发情况入手,分析了转杯纺开发毛纺原料的适应性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在毛纺行业中应用转杯纺纱技术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毛纺行业;转杯纺纱技术;纺织技术;毛纺原料;纺织效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S10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05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34.026

在我国,对于毛转杯纺纱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未被大量投产。直到90年代初期,随着棉纺行业的兴起毛转杯纺产品逐渐增多,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尤其是现阶段,应用转杯纺纱技术的企业逐渐增多,因此怎样利用转杯纺纱技术进一步促进毛纺行业发展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1 毛转杯纺产品开发情况

我国对转杯纺纱技术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应用了转杯纺纱技术的毛纺行业不仅质量合格,且经济效益较好。一般来讲,毛转杯纺产品开发种类具体有以下四种:

1.1 毛粘相混的纺纱

这种纺纱是将下脚料与粘胶混合在一起,按照棉纺流程与相应的转杯纺纱机完成制作。为做好这种纺纱设计,不同企业所应用的转杯纺纱机也不同,进而开发出不同的转杯纱,如五邑大学曾开发了毛60/粘40的转杯纱,而江苏某纺织厂则开发了毛55/粘45的混纺纱。

1.2 纯羊毛纱

这主要是利用精梳落毛完成纯羊毛转杯纱设计,如某纺织厂先用精梳落毛制成一定条,然后再将其切断,并按照1∶1的比例完成再次制条,进而得出转杯纱。

1.3 纯羊绒纱

众所周知,羊绒的质地较好,不仅轻滑且具有一定的柔性,由纯羊绒制成的产品十分受消费者喜爱。为生产一定的纯羊绒纱,我国一些纺织厂加大了羊绒转杯纱开发力度,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如德州某纺织厂就进行了这样的研究,控制了羊绒精梳落绒密度与长度,由此得到的羊绒均匀性与手感度很好,更有效防止了掉毛或起球等问题的出现,消费者认可度较高。

1.4 纯兔毛与混纺纱

之所以重视纯兔毛与混纺纱设计,主要是由于我国是兔毛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兔毛在我国的利用率也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纺织企业进行了兔毛转杯纱开发试验,不仅有效提高了织物的整体性能,还丰富了兔毛种类与风格,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2 转杯纺开发毛纺原料的适应性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1 转杯纺开发毛纺原料的适应性

由于纺织厂的不同,所使用的纺织原料也就不同,可以形成的纱线也千差万别,一般情况下,毛纺原料纤维长度多在20~50mm之间,但短绒较多,约占20%,其中也夹杂着很多杂物,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毛下脚纤维数量,不能用毛纺精纺机等,只能用转杯纺完成纺纱。尽管转杯纺纱的密度较差,但通过研究却可以发现,这些防线的密度为17~97dex,纺粗线较多,由此可见,转杯纺纱的优越性很好,价值较高。

之所以将转杯纱应用其中,主要是由于转杯纱的结构相对较好,不仅相对蓬松,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易着色,有效减少了染料的应用量,经过染色以后,织物的颜色也很艳丽。对于转杯纺来说,尽管其适应性较强,但纺织品的质量与纺织稳定性却难以保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毛下脚料中有些是无法回用的,原因在于纤维长度不足、整齐度低且含有一定的毛粒,并不利于后期加工与成纱。为保证成纱质量,强化纺纱稳定性,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原料。若毛类质量好,纤维足够细,长度在30~40mm之间,且长度差异小、杂物少,应尽量采用纯纺,并适当降低纺织细线密度,强化毛型感,这也是促进毛纱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若下脚原料质量较差,不便于纺纱,就需要将其他纤维应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强化纺纱能力,还能强化纺纱密度,尤其是在其他纤维进入其中以后,毛型感明显增强。

第二,做好预处理。要做好预处理,还需要根据毛类质量确定,若其中含有较多杂物,就要采用开松除杂的方式,并使用一定的给湿加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纤维平滑,强化柔软度,增强抗静电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毛原料的含油量超出2%以后,就要避免加油,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纤维缠绕零件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棉纺路线工艺。在纺纱中,还要联系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棉纺系统,若纺纱工艺为棉纺,就要按照多松少打的方式纺纱,同时设计上梳理工序,控制好各个部件之间的距离,控制好速度,然后控制好加重压力等。在转杯纺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断头多问题,确定好合适的元件规格,使用合适的工艺参数等,防止转杯速度过快,且控制好纺织场地的温度与湿度。此外,还要控制好捻盘规格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毛纱柔软度。

2.2 纺制毛转杯纺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过长期实践得知,在转杯纺纱技术被应用到毛纺行业以后,纺织厂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如某纺织厂客户需求量最大的毛纺产品为兔羊毛顺毛呢,随着转杯纺纱技术的应用,兔羊毛顺毛呢的制成量在94%以上,相对于精仿成品的制成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且生产出来的纺织品不仅风格新颖,手感也很好,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仅仅一年时间就为企业带来了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样,某纺织厂的平均出厂价在每吨3万元左右,而成本每吨仅为1.75万元,产品制成率超过85%,总的来说,产品经济效益较好,深加工档次也很高,总体效益较好。总的来说,随着毛转杯纱产品的出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拓宽了市场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为纺织厂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应重视转杯纺纱技术在毛纺行业中的应用。

3 在毛纺行业中应用转杯纺纱技术的注意事项

尽管转杯纺纱技术有多种好处,但在实际利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只有做到以下四点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1 根据毛纺厂规模确定纺纱机数量

在利用转杯纺纱技术的过程中应认识到转杯纺纱机的速度与产量都很大,采购价格也很高,为防止浪费的出现,就要根据毛纺厂规模确定纺纱机数量。一般来讲,毛纺厂越大,对于纺纱机数量的需求就越多,为保证纺纱效果,应构建合适的转杯纺车间,并利用好各种各样的下脚料等,用这些下脚料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做到变废为宝,不仅可以有效增强产品的总体价值,还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若毛纺厂规模有限,可以与其他毛纺厂构建合作关系,共同参与下脚料再利用工作,所有研究工作都共同开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省资金,还能充分利用人力与物力,小规模毛纺厂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2 避免选用速度过高、自动化过强的机型

为保证纺织效果,在选择机型的过程中应避免选用速度过高且带有自动性的机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由于加工毛料的速度以低速为主,多在3万~3.5万转/分钟,如果超出该范围就会产生较多断头,降低纱线质量等,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也会大大下降,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同时由于机械设备采购价格较高,控制好速度还能有效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轻纺织厂经济负担。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应保证机器质量好,转速中等,各个配件满足实际要求即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纺纱效果,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3.3 选择合适的原料

为做好纺纱工作,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应控制好纤维长度,如果纤维长度过细,油量适中,稍有杂物等,要提高可纺纱能力,就要应用一些高档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经济效益提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同时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还要联系纺织厂现有纺织机械实际情况,保证所选用的纺织设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如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就要重新选择或购买新机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4 强化产品附加值

为做好纺纱设计,除了必要的转杯纺产品以外,还要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注意新材料与功能性纤维的应用,进而强化产品价值,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如在开发毛包芯转杯纱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织物风格的体现,还要注意产品档次的提升,并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产品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逐渐加大了天然产品的需求,在转杯纺纱技术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有效强化棉的精细度,还能增强毛的高贵性。通过研究发现,阻燃性越好,抗静电能力越强的纺织产品,应用范围也越广,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这些都是利用转杯纺纱技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毛纺企业也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4 结语

转杯纺纱技术是现代毛纺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利用,毛纺行业的纺织能力将明显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升,但在利用该技术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 吴剑青,钟智丽,吕晨,郑秋婷.麻赛尔/次兔毛转杯纺与环锭纺混纺纱线性能比较[J].毛纺科技,2013,(5).

[2] 周卫忠.利用转杯纺技术开发低毛半精纺色纺纱线

[J].现代纺织技术,2013,(3).

[3] 章友鹤,王凡能,伍枝平,田光祥.发展转杯纺纱的经济技术探析[J].纺织导报,2013,(7).

[4] 时香.新型纺纱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发展[J].纺织科技进展,2015,(1).

[5] BD6转杯纺纱机的应用:产能增加20%[J].国际纺织导报,2015,(5).

[6] 周卫忠.利用转杯纺技术开发低毛半精纺色纺纱线

[J].上海毛麻科技,2015,(2).

[7] 李娟.5个百分点的理想与现实——全自动转杯纺纱机进口关税自10%下调至5%[J].纺织科学研究,2013,(3).

[8] 卢海兵.棉纺设备生产20.8×2tex纯羊绒转杯纺纱线的实践[J].现代纺织技术,2014,(2).

(责任编辑: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