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温州是一块好地,一条瓯江缓缓而过,不但孕育了温州的勃勃生机,也孕育出了各种独特的民间工艺。源于汉代的瓯塑,又称“彩色浮雕”,以桐油和泥碾细合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等。瓯塑具有水浸不透、受燥不裂、色彩丰富、技法繁多的特点,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
瓯塑看似美艳,实则单调。繁杂的工序,考验着制作者内心的承受力。一块选用的木板先要经过刮灰、防腐、罩光防氧化处理,耗时一个星期左右。随后,要选定图稿,刷三次底色,让它更有质感,品相更加细腻。每刷一次底色,需要三天才能干燥。接着是着手制作泥塑,这一过程需要花费两三个星期。等泥塑干透,再整体调整色差,把画面整理干净,送去装裱。一幅完整的泥塑作品,往往需要费时一个多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不等。在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制作瓯塑的漫长过程需要抵挡多少红尘诱惑?年轻女子青弘却一直坚守着,无怨无悔。
青弘自称是一个流浪者,当过老师,热爱艺术,写诗、画画、云游,但最爱的还是“玩泥巴”。出身渔家的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温润的风激发了她对泥土的热爱,因为泥土里能诞生一切。长大后,她选择了瓯塑,想用东海之滨的泥土塑花、造船、盖房子……去塑造一切内心深处渴望的东西。
缓慢的时光中,有些工艺渐渐落幕,有些工艺却发生了很大的革新。匠人的守和艺术创造的破,并不对立。青弘执着于从传统中寻求新的创意突破,于是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探索。传统的彩色油泥塑,需要一种神秘的原材料——青泥。青弘尝试着在青泥制造过程中融入熟糯米和一种纳米材料,为其增加韧性和黏性。在艺术上,她则追求一种“极简”的艺术风格。这种画面是安静的,视觉淡然祥和,或孑然独立,或受风雨摧残而坚韧不拔,或在繁华热闹中远去……总之,她的作品充满个性,似画非画,亦塑非塑,无门无派,与这俗世远去。
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里,有两幅风景壁塑“西湖全景”和“雁荡秋色”,堪称瓯塑代表作。前者像一个秀丽、文静、含情多姿的少女,后者则是一个雄壮、威武、粗犷豪爽的壮士。一静一动、一柔一刚、一冷一暖、一细一粗、一浓一淡的对比效果,充分体现了瓯塑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不但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结合,还借助色彩描绘出光线的强弱、色调的冷暖和深远的空间,大大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精美的技艺是人类宝贵的财富。瓯塑这种流传了近千年的民间工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的技艺需要传承,需要无数默默坚守的匠人。在欲望的泥淖中,安静的青弘如一支禅动的莲花。她相信,只有虔诚的心指引,能吃大苦,甘寂寞,才能创作出艺术的精品。
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瓯塑如一位慈悲的长者,跋山涉水,丰富的阅历磨砺了一颗坚定的心。经过无数个像青弘一样匠人的慧心巧手,一团泥巴也会淡定而从容地成为不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