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的《凡人》中的“生命宗教”

2017-02-09 15:59梁翠邓天中
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凡人菲利普罗斯

梁翠++邓天中

摘 要:在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中,无名主人公通过各种尝试与被疾病和死亡缠绕的命运抗争。主人公对待宗教的态度是解读该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表面上,主人公在十三岁时“就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这仅仅表明他很早就拒斥“体制化宗教”,即传统宗教中远离生命的僵死说教;实际上,他一生都在以虔诚的态度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宗教”理念。本文分析主人公的生命虔诚,即他用各种方式来尝试延长生命并找寻生命意义,结合在当代神退隐、宗教颓势的背景下,看到主人公对爱情、审美的各种类似宗教仪式的尝试,包括他对死后意义的思考,来论述小说的宗教思考。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凡人》 生命宗教 生命意义 体制化宗教

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晚年四部曲中最著名的小说《凡人》(Everyman)叙述了一位被疾病和死亡缠绕的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生命历程。自2006年出版以来,这本小说就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他们对小说中的宗教主题要么关注不够,要么未能充分准确地阐述。德里希维茨认为主人公失去家庭和生命是因为“缺乏宗教”(Dereswicz,2006);亨特认为主人公对宗教的“公然反抗”使得这部小说更加重要和有趣(Hunter,2006);拜厄特认为小说中的人物都缺乏宗教诉求,缺乏不朽的“心灵”,只有“活跃的欲望”(Byatt,2006)。本文认为,书中主人公并非真正地放弃宗教,而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一种对生命有实际意义的“生命宗教”。本研究通过聚焦于主人公对宗教潜在的虔诚进而探讨此问题:主人公在放弃了传统宗教之后,是如何用自己对生命的虔诚来阐释这种全新的“生命宗教”。

一、对传统宗教的拒斥

小说主人公很早就开始否定宗教。“他十三岁——也就是在礼拜六行成人礼后的礼拜天……就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从那时起就不曾踏足犹太会堂一步”(罗斯,2011:40)。从“十三岁”起就不再进教堂,说明主人公很早就放弃了传统宗教,小说中也没有其他文本证据来表明他后来有任何改变,进一步地说明主人公放弃宗教已有很长时间。“十三岁”也是犹太教行“成人礼”的时间点,根据犹太人的法律,人要从此开始承担相应的宗教义务,而主人公在此时放弃犹太教,说明主人公想拒绝这些宗教义务。文本中还提到“二战”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创痛,战争的距离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近,因而恐怖也近在咫尺”。而主人公在“十三岁”之前就在海边目睹了因战争而留下来的“尸体”,这给主人公幼小心灵留下深刻阴影。传统的“体制化宗教”里的上帝并没有给子民带来福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主人公开始对宗教失望。

主人公的宗教失望不仅仅是由于神的缺席,而且是因为他拒斥传统宗教的教义。他“很早就认定宗教是一种谎言……他认为他们那些迷信的蠢话毫无意义,幼稚可笑,他受不了这种彻头彻尾的未成人状态:那种如婴幼儿的对话、正义感、羔羊般的教友和热切的信众”。从“迷信的蠢话”中可以看出主人公认清了传统宗教不是真正信仰,而是“迷信”。也正是由于缺少理性批判的迷信,才使得传教者会用“婴儿般的对话”来向成年信众灌输那些尽人皆知的常识,表明传教者要么头脑过于简单,只能照本宣科地按照僵死的经文来解释信仰;要么就是严重低估信众的智商,侮辱了信仰者的理性尊严。

小说似乎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主人公毫无宗教诉求,然而一个极小的细节颠覆了此观点。主人公填写住院表格时,他的宗教态度很犹豫。“他在‘宗教信仰那一栏就空着没填”。如果他完全如前文分析的那样与宗教进行了彻底的割裂,他应该果断地填上“无”。他犹豫是因为“他怕填上‘犹太教会招致某位拉比跑来用拉比的那套说辞跟他说话”。这表明他内心想填上“犹太教”,但是他害怕会因此而引来“拉比”。换言之,对拉比的恐惧让他放弃了犹太教。拉比是传统宗教的“换喻”,是“婴儿般的对话”的说教者,成年的主人公自然不愿意在精神上回到婴儿状态。文本还强调,“关于死亡和上帝的胡言乱语,关于老掉牙的天堂幻想,他一概不接受”。这也表明主人公拒绝接受关于生命的那些空洞说教,并不认为上帝可以决定生存与死亡,也不相信人死后可以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天堂。

放弃传统宗教的主人公有一套自己的真正宗教,休谟认为“真正宗教”应该是“一种对非迷信的信仰,通过虔诚的努力来与生命中的逆境做斗争,并从对真正宗教的虔诚中得到安慰”(Hume,1799)。当代语境下的《凡人》主人公“不寄希望于来生,坚信所谓上帝是虚构的”,就是从传统宗教中对神的崇拜转向了对生命的膜拜。这种信仰以身体为基本出发点,以爱情、体验、生命意义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为主要仪式与内容。他坚信,“只有我们的身体,由我们之前那些生生死死的身体决定我们生存、死亡条件的身体”。主人公理解中的身体并不仅仅是自己当前的血肉之躯,而是经历过无数代人生生死死传承下来的身体。主人公认为只有构成生命的“身体”可以决定生存与死亡。小说还指出:“如果说他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哲学环境,那么身体就是这个环境——他很早就本能地领悟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主人公很早就意识到他的人生哲学就是构成生命的“身体”,“他要是写自传,会给它取名‘一个男性身体的生与死,但是,他退休后想画画,而不是写作,于是他把这个题目给了他的一组抽象画”。他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继承与挑战再一次跃然纸上。《约翰福音》说:“太初有言,言与神同在,言就是神。”(约翰福音1:1,18)这使得整个西方文明都将信仰与生命意义寄托在语言上,主人公打算以写书的形式来保存肉体生命消失以后的意义,就是这种传统的体现;退休后他放弃写书的念头,表明他对这种传统的失望,并以挑战的姿态来另辟蹊径,希望以绘画的形式来追求一种感官体验的再现,最终他还是放弃了绘画,采取了他自称的“审美绝育”,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而是表明他以一种开放的、不自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旦发现尝试有违生命的本真意义时,就随时放弃它,这种见异思迁式的开放心态,本身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执着与虔诚。

二、生的执着

主人公对生的执着建立在他对死亡的认知与恐惧的基础上。弗兰克尔说“神出现于早期的人对强大的自然力量的害怕”(Frankl,1956:59),当代理性科技几乎解决了现代人除死亡以外的所有恐惧。《凡人》主人公对死亡怀着常人的理解与原始的害怕,他建立了自己的生命信仰:必须通过各种可能性来让自己活下去,来体会生命的无限可爱。他对生命的爱愈热烈,对死亡的恐惧也就愈深。

他用生命来替代传统宗教中的神。与神相类似的是,生命与死亡都具有诸多的神秘色彩。《旧约》中该隐与亚伯、以扫与雅各两对兄弟各自受到的恩典、福祉具有许多的神秘性;《凡人》主人公去世之后,哥哥豪伊仍健康地活着,这隐约透出生命崇拜也有神秘性,主体只能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敬奉生命。

主人公对生命有着无限的热爱,对他而言,能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此生就是最宝贵的赐福:“它如此巨大,如此珍贵,好像他能透过刻着他父亲姓名首字母的夹眼放大镜凝视这个完美、无价的星球,凝视他的家园,这个十亿、万亿、兆亿克拉重的行星地球!”在这个如钻石般珍贵的星球上,他想用放大镜来欣赏生命的美好。他不舍得美好生命的逝去,但他只能尝试一切可能,以对生命最大的虔诚与敬畏来呵护生命。

他对生命的呵护体现在他借助一切可能的医疗来延续他的生命。从小时候和哥哥在海滩边散步看到一具尸体开始,主人公就对生命有着不可抵抗的思考,他的信念就是要努力活下去,所以他愿意接受各种手术和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做斗争,即使“岁月已将他的身体变成一座仓库,存放着各种防止他衰竭的人造器官”。与此同时,他远离各种死亡的可能。“9·11”事件双子塔倒塌的第二天,他就对女儿南希说:“我对逃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爱好。我要离开这儿。”“根深蒂固”说明这种念头很早就植根于主人公的脑海里,主人公提前搬离纽约,就是将大城市文明与恐怖和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他宁愿放弃都市生活中的各种便捷。“他按照一般常理尽其所能活着……他永远都不希望生命的终点哪怕提前一分钟到来。”(罗斯,2011:52)主人公想抓住生命的任何一丝希望去实现生命的意义。主人公在回忆自己一生的历程时提到,“逃避死亡似乎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事务”。逃避死亡也是主人公虔诚地对待生命的一种方式,主人公尽可能让自己活着去寻找生命意义。

面对死亡的恐惧,他并不是一味地害怕,而是努力地从中寻找到生命的生存意义,在最后一次手术前,主人公主动地拜访了父母的墓地,他突然领悟到“父母的骨头就是他的骨头,他尽可能近地站在骨头旁边,好像缩短了距离他就可能和他们连在一起……并且将他与已经逝去的过往重新联系起来”,主人公因父母的骨头而不再害怕死亡,他明白了父母的身体虽然不在了,但是这些骨头承载着父母的生命,它们还是把他和消失血肉的父母连在了一起,这种血肉的关联让他懂得了自己活着的意义,即对生命本身的负责,让生命延续下去。而善解人意的南希作为他与菲比爱情的结晶,是他在这星球的生命延续。主人公还在挖墓人的讲解与挖墓过程中领悟到死亡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一个场所来实现生命意义。

三、找寻生命意义

主人公对生命意义、灵魂精神有着永恒的追求。约翰逊认为“人的生命意义到最后一刻都存在,没什么可以阻止生命意义的存在”(Johnson,1968:123),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本来就有意义,但这不表明生命意义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说明它需要一个动态的找寻与建构过程。从主人公对爱情和绘画等不懈的追求可看出他为实现生命意义做出的虔诚努力,在传统宗教里,“神与爱同在”(约翰福音,4:8,16),“神即是爱”(约翰福音,4);在主人公的“生命宗教”里,生命与爱同在,他对爱情和婚姻有着独特的理解,主人公愿意用勇气和智慧去寻找理想中的婚姻和爱情,三段婚姻都让他对生命意义有了新认识,

第一段婚姻是以结婚为前提,主人公遵从父母的意愿结婚生子,却没想到步入了婚姻的牢狱,“他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不仅仅当一个凡人、一个为了维持一段天长地久的婚姻而付出一切的人。他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结了婚。然而相反,婚姻成了牢狱”。主人公对自己的离婚选择有一套坚实的生命理由,即对生命中最宝贵的爱情追求,即使为了这种追求他必须放弃一定的伦理价值:“他不是那种希望同时过两种生活的人……他说服自己,为了避免精神分裂地过半辈子,无论他的所作所为使两个无辜的孩子失去什么。”只剩下束缚和争吵的婚姻是可怕的,他的离开会对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第二段婚姻是以爱情为前提,主人公在彼此相爱的情形下,和菲比度过了愉快的十几年,而在离婚前,“他已经有六年没有跟菲比睡过觉”。他和菲比确实真正相爱,但两人之间六年都没有夫妻生活,性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维度,对于任何一个中年男人来说,这都是无法忍受的,没有肉体的情欲只有心灵安慰的婚姻是无法长久维持的,“情欲或色情隐含着生命整个过程的全部奥秘:生命本身靠‘性和情欲而获得更新,获得其时时存在的原动力和内外条件”(高宣扬,2005:194)。主人公既不会让没有爱情的婚姻成为生命的束缚,也不愿让一段没有性的爱情婚姻来约束生命意义,他以对生命的最高虔诚来挑战传统婚姻与爱情的僵死教条,最终鼓起勇气追求有生命意义的爱情而与菲比分开。

第三段婚姻是以肉体的欲望为前提,经历了各种疾病缠身的主人公希望从年轻人身上找到生命的动态活力,本着希望年轻人可以重新点燃生命活力,主人公和年轻的梅瑞特开始了新的婚姻,这次婚姻并不完全是他的儿子所认为的“五十岁还玩年轻人的游戏”而建立的,但“他发现她考虑任何事情都会犹豫不决而耽误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他发现她爱慕虚荣的本质……他发现她的绿卡问题……他发现她对疾病的恐惧和在困难面前毫无用处的样子。他才明白她所有的胆量只存在于性爱中,明白她将他俩之间的一切情欲之事推向极致是维系他们亲密关系的唯一力量”,主人公坚决地再次离婚,从这段失败的婚姻中可以看出主人公不只是单纯地追求可以使他生命充满活力的“性”生活,也希望婚姻可以让他找到“灵魂伴侣”,如果两人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与慰藉并只剩下愉悦身体的“性”,只会让人感到生命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空壳,他这种“宁缺毋滥”的爱情理念恰恰体现他对生命与爱情的虔诚。主人公勇敢追求理想爱情,虽然他的两个儿子无法理解,但是他的女儿并没有迁怒于他,而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南希对主人公的理解印证了主人公真实虔诚地追求爱情的意义。

主人公对艺术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虔诚。年轻时因为生存而选择与绘画相关的广告业,晚年退休后他开始绘画和绘画教学,他想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文中提到“他一直希望绘画班上出现某个能吸引他的女人——这也是他开课的一半原因”。这说明主人公对爱情有不懈的追求,就算到了晚年,主人公还是想找理想的另一半。主人公试图通过向年老的学员传授绘画来使他们领悟生命的意义,但还是有学员无法忍受身体的疼痛而放弃生命,这对主人公来说是双重的生命创痛。他明白一切传统的努力都不一定有意义,必须尝试其他的途径让生命意义延续。

结语

小说以死去的叙述者的视角来反思人生,暗示了小说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寻求生命意义,主人公从生到死都不放弃对生命意义的尝试。他不屑于传统宗教对生命一成不变的僵死解释,而是在更高层面上以顽强的虔诚态度来对待生命,即使在饱受病痛折磨的孤独晚年,当活着的意义不容易显现时,他仍不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不愿放弃对生命的努力,这些都超出了生存层面的努力,具有了宗教的色彩。这种“生命宗教”是以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为仪式,不但要追求活下去,而且要努力活出生命的质量和意义。同时,宗教对当代生活也有重要作用,主人公通过一系列的求生努力却指向了死亡,这并不表明生命意义与宗教的终结,而是当代文学所需进一步探索的重大主题,小说没有答案的开放性结局给予读者对生命荒诞性更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面对缓慢的“创痛式”的“死亡”时生命所受到的威胁与绝望,宗教的意义就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 Byatt, A.S.“The Dying Animal”. New Statesman,2006: 44-45.

[2] Deresiewicz, William. “Dead Man”. The Nation,2006: 14-16.

[3] Frankl, Viktor E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Pastoral Psychology. 1956(5):7,56.

[4] Hume, David.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 New York: Penguin Classics,1799.

[5] Hunter, Grameme. “Exit Window”. Touchstone .October,2006:45-46.

[6] Johnson, Paul E.“The Challenge of Logotherapy”.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1968(2),7: 123.

[7] 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菲利普·罗斯.凡人[M].彭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9] 约翰福音.和合本修订版(2000-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英语小说中的衰老创痛主题研究”(项目编号:14BWW067)部分成果

作 者:梁 翠,杭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邓天中,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凡人菲利普罗斯
你是凡人,亦是英雄
暴雨中的凡人英雄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我想自己做
活跳板
勇敢地去原谅
勇敢地去原谅
不要迷恋神,神也是凡人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