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

2017-02-09 15:09丛婷婷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证主义德国

丛婷婷

摘要:不同历史阶段中产生的不同哲学思潮,无不是人们对于自己生活所处时代的一种解释方法。从神学到形而上学再到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人类总是在探索更为合理的解释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严谨的研究手段和探索方式也在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文学领域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有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将从实证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在德国的发展,尤其是在德国文学研究中的巨大影响以及它最后的衰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做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孔德

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正如布莱希特所说的那样“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一部作品应当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大环境的综合产物。要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自然也少不了对作品外部环境的探究,如果仅仅是作品内部分析那么对于作品的整体理解便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便着眼于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规范,从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再到德国土生土长的马丁·奥皮茨对德语诗歌及文艺理论的规范,不难看出,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真正打开文学具有历史依赖性眼界的第一人当属德国哲学家,诗人赫尔德。赫尔德喜欢引用“孩提时期-青年时期-晚年时期”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进行划分,各个时期都有其特性,其中产生的文学作品也自然带上了时代的印记。赫尔德认为,要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民族、国家、历史、语言以及世界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的理解作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了解果实,就必须先认识果实生长的大树。除此之外,赫尔德还提出了“移情说”。他认为,对于一部作品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读者自身融入作品的基础之上,也只有自身灵魂的融入才能够靠近作者的灵魂,了解作者的精神。

既然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那么在研究文学作品时就要采用历史性的观察方法,而赫尔德本人也是这一观点最好的实践者。从这个意义来说,对于作者的生平研究,作品不同版本,作品产生年代以及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的研究,读者群和影响史的考究等等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过,赫尔德的这一观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毕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真正将这些思想根源和操作方法在文学研究中进行系统化的当属德国实证主义文史学家威廉海姆·舍雷尔了。下文笔者就实证主义的产生背景,在德国的发展等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孔德实证主义的产生背景及思想内涵

(一)实证主义产生的背景

实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奥古斯特·孔德等提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实证主义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孔德的“突发奇想”,实证主义的产生到孔德时的宣告成立实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孔德生活的年代恰逢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不断,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呼吁建立稳定的社会,于是,“秩序便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的主要目的。”相应地,哲学思想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神学的呆板和愚昧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形而上学发展到了极致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弊端,与此相对,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在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又进了一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备受推崇,几乎成为思维的不二选择。”欧洲社会“科学万能”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孔德。①

(二)孔德实证主义的内涵

孔德认为,人类知识的源泉应当是那些可观察,可感知的事实或现象,而在这些事实或现象之中必然存在着某些规律,人们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从这些事实或现象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一点也正是孔德实证主义理论的基础。他的实证主义哲学注重感官经验,反对形而上学。根据孔德对实证主义的定义我们还可以看到,孔德的实证主义具有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性等特点。

孔德在《实证哲学》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他的“三阶段”理论:第一、神学阶段,人们在宗教世界观的指引下追求绝对真知,并把一切自然现象归因于神谕;第二、形而上学阶段,人们依然追求绝对真知,只不过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谕由形而上学取代;第三、实证阶段,人们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素材并通过归纳法从诸多个别现象中找出普遍规律。除此之外,实证的认知过程又可以细分为两种研究方法,即纵向因果关系研究和横向平行研究。

孔德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强调对事实以及材料的收集,但这并非说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即对事实的简单堆砌。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要求在此基础上找到事实或者诸多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到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发展

提及德国的实证主义发展,威廉海姆·舍雷尔绝对是集大成者。他将英法的实证主义哲学直接应用于德国文学研究之中,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此之前,有两位实证主义者及他们的著作对舍雷尔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亨利·托马斯·巴克尔及其著作《英国文明史》

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克尔在其著作《英国文明史》②(1857- 1861)中讲述了特定时间段内,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苏格兰的文化史,证明了符合自然规律,不可避免的文化发展过程。其中他也指出,气候在不同文化现象的产生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强调了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造就了人们不同的气质由此也催生了不同的文化与文明成果。总的说来,巴克尔史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历史科学的执着追求,二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三是提倡统计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③这部作品在德国一经出版就引来了不少柏林青年学者的关注,其中便有舍雷尔。

(二)泰纳及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

第二位便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泰纳。泰纳认为“雄心、勇气以及真理就如同消化作用,肌肉运动或者动物体温一样都有各自的原因。美德与恶习就如同硫酸盐和食糖一样都是一种产品。每一种复杂的现象都依附于一些简单现象的相互关联。”“宗教、哲学、诗歌、工业、社会及家庭模式事实上也无非是这些原因的现实映像。”他认为,文学或者文化现象就如同自然科学一般,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所以他主张采用严谨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文学研究。

泰纳在其著作《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主要阐述了他的“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泰纳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发展的“内部主源”、“外部压力”和“后天动量”。作为“内部主源”的“种族”,是指人“天生遗传的那些倾向”,即“不同的天性”。人或动物的这种先天倾向根深蒂固而且易于辨别。一个种族固然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可是这种“天性”却依然保存着它的印记。这也是我们辨别和区分一定文化传统及其特性的根据。而当种族的天性不断积淀为一定的习俗和传统时,其文学的想象、表达及其风格也必然留下这种“原始的印记”。作为文学发展之“外部压力”的“环境”要素,实际上被泰纳分作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气候以及地理条件给人带来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则主要指国家政策,政治制度等带来的影响。除去“种族”和“环境”的要素,泰纳认为作为“后天动量”的“时代”构成了“第三级的原因”。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时代精神和特定时间段的风俗习惯也会体现在作家的作品之中。既然作品是可以被分析和描写的,那么对于作品中单个元素产生原因的分析就应当与对作品的整体分析同等重要。当然,作者本身便是研究的中心。泰纳认为;“事物的存在如果脱离了个人便没有任何意义,人们要了解作品必须首先了解作家本人。”这种对于作家个人经历的研究在实证主义中被称之为“生平研究”。

在泰纳的另一部作品《艺术哲学》(1865)中他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要进行研究和评价,就必须“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而“总体”又包括某一艺术作品所属作家的全部作品,作家所属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族,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公众和读者群体。④

(三)威廉海姆·舍雷尔——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

舍雷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实证主义文学家,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与两位前人巴克尔和泰纳的影响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相较于泰纳,舍雷尔更加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他认为,历史同自然科学有着共性,都存在着某种规律。如同物理学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发生的规律一样,历史以及文化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有着引导其发生的“思想力量”,而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研究的重点便是寻找其规律性的东西,无论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亦或是伟人,都可以追溯到引导其发生的力量或者影响。舍雷尔的这一观点矛头直指那些把偶然事件和形而上学作为历史发展力量的史观。

舍雷尔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共性,所以又重新在社会科学中提出“因果关系”这一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历史研究就是一连串原因和结果的研究,而“因果关系”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然而,历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与自然科学中的这一概念又有所不同,因为后者旨在从一系列的个别现象中找到普遍适用的规律,而前者却并非如此。于是,舍雷尔为避免混淆,借用了心理学的“动机”这个概念。他将“因果关系”和“动机”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也反应了他思想上的摇摆,一方面他追求如自然科学般严格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链条,另一方面他又将这一切历史现象的发生归结于“思想力量”。在舍雷尔看来,诚然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均有所改变,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在各自的认知过程中保持完全一致,只是遵循基本的科学态度即可。

受泰纳“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的影响,舍雷尔提出了自己的“遗传-学识-经验”公式。在舍雷尔看来,文学研究工作首先应当着眼于作者的出身(即自然遗传基础),他的生活环境以及那些可能对作者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例如作者的学识和个人经历)。在笔者看来,舍雷尔的“遗传-学识-经验”公式也是他对泰纳“文学发展三要素”的进一步阐明和发展。

舍雷尔认为,文学家没有显微镜,所以对于文学作品,只能分析而无法解剖。为了更好地分析作品,必须将自己代入作品,融入作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靠近创作的想象,从作者的精神中理解到作品诞生的过程。这一点与前文提到的赫尔德的“移情”学说是相通的,无不强调研究者对作品自我融入的重要作用。除了描写和分析之外,在舍雷尔看来,比较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比较使得分类成为了可能,也就是说从一个作家不同作品中的相似元素中可以找到潜在的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一方法也使文学史家找到超越时间的确定的认识,从已知的推断出过去的、未知的情况成为了可能,而在他看来,这个过程中想象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对于文本内部分析法来说,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着眼点便在于作品外部环境分析。从作者的生平为出发点来研究作品的产生,探究作者的自身经历以及外部大环境对于作品的影响,并从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这一方法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都很高。

三、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评价

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的出现对于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素材及版本收集和分析,从中找出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或是找到普遍适用的规律。

19世纪盛极一时的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必然也存在其自身的弊端,对于文本外部大环境的仔细研究并不能掩盖其在作品内部意义研究上的欠缺,而许多文学作品恰恰是高于生活的所在,如果硬要与作家本人经历相联系,未免牵强附会。八十年代起,经验主义文学研究走上历史舞台,自然主义者认为,可以由感官经验出发,将现实生活完整再现于艺术作品之中。

90年代,实证主义文学研究的高潮已经过去,舍雷尔的继承者们只是以收集资料和素材为目的,却并不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找到其内在的规律,实证主义文学研究也逐渐走向衰落。即便如此,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今的文学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只是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更要注意,了解作家的生平和成长环境等都是为了服务于文本研究,不要主次颠倒,最后变成了纯粹的作家生平研究。

注释:

①关于实证主义背景部分参考了潘瑞康.对孔德实证主义的解析.[J].中国会议.2011.

②在1866年出版的版本中将此错误标题更正为《法国、英国、西班牙及苏格兰文明史》.

③此段关于巴克尔史学特点的部分参考了:http://www.landong.com/gp_gw_115_77527.htm

④此段关于泰纳“文学发展三要素”学说以及《艺术哲学》的介绍参考了:http://wlt.ruc.edu.cn/103510/103517/ 103539/ 63355.html

参考文献:

[1][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0,44-67.

[2]潘瑞康.对孔德实证主义的解析[J].中国会议,2011.

[3] 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 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 Schmidt Verlag,1989.

网络资源:

[1] http://www.landong.com/gp_gw_115_77527.htm

[2] http://wlt.ruc.edu.cn/103510/103517/103539/63355.html

猜你喜欢
实证主义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美国逃奴案审判中的法律实证主义——以首席大法官莱缪尔·萧的判决为例
德国调解制度
可废止性与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
《自杀论》研究方法分析——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典范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