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宇
每年1月20日左右,当太阳黄经达300度时,就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该把家里压箱底的厚衣服拿出来了。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24节气虽是我国古代先民总结出的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却至今依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在国际气象界,“24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且其已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植根于农耕文化,起源于农业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对农业的指导产生着非常大的作用,是指导‘天人合一的一个重要的标杆,方方面面指导你跟自然接近与亲近,我们自己就受这样一个文化背景的熏陶,它是一个很奥妙的东西,这个知识体系让我们获得很多,充实我们的生活,我们才觉得这个东西有价值有意义。他的魅力对申报者来说是更有意义且影响更大的。”中国农业博物馆外联部主任唐志强接受采访时说。
正是秉承着这种情怀,中国农业博物馆早在2005年时就将24节气申报到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成功。如果说国家级的申报还算顺利,那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就是一波三折了。2009年与2011年,中国农业博物馆曾先后两次将24节气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遗憾的是都未通过。直到2014年,第三轮申遗工作重新启动,这次申报工作除了由农业博物馆牵头外,各界的专家、学者也都参与了进来。
在提交申报材料期间,专家组们曾开过14次研讨会,研讨的许多问题要说难?还真不简单。翻译就是其中一个令人棘手的难题。申报材料的翻译经过了好几轮,参与的不仅有外语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和专家,甚至还高薪聘请了外籍专家,可是结果依然不很理想。例如习俗“鞭春牛”,就不能翻译成“打春牛”,因为有虐待动物之嫌;还有芒种、清明、惊蛰、谷雨这类的名词,“谷物的籽粒饱满”这类描述,都很难直译。好不容易翻译出的英文,一边得琢磨它跟我国人民了解的24节气意思是否相同,另一边又要担心它是否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与精神,一不小心可能又会触碰到公平原则。“文字的表述你是用‘Chinese knowledge、‘knowledge in China还是‘knowledge of China?,24节气是中国的知识,还是知识在中国的发展?表述不恰当可能就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周晓庆感慨道。
在整个会议讨论中,表述这类的细节与难点贯穿始终。就连填表格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也给专家们出了难题。“在填报申报表格的时候,是需要格式化的,例如一个问题的一条要求你不能超过5个字,但又不能少于4个字。明明你叫张某某,但因为字数限制,你就得想办法去凑,填成‘姓张名某某……这个东西难就难在这儿了。”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王应德举例说。
24节气从过去开始就深系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申遗成功更是让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唐志强激动地说:“申遗成功后,我在百度搜了一下,以20天为一个周期,从11月30日开始到12月19日这段时间,有关24节气的原创标题总共发了六百多个,有些标题被转过120次,过去从有网络后加起来也没现在这么多,这段时间的关注度,是过去N多年之和!”
同时他也说道:“此次申遗成功,从传统业界角度来说,它带动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关注,这是无价的,因为农耕文明对现代农业生产的价值,一直被我们甚至农民弱化了,得不到其应有的重视,现在一直用大化肥、大农药、添加剂这些东西来处理农业生产,但是用以前的生态的自然的方式深入到生产中作用是非常大的。另一个角度,申遗成功后,大家相互感染,每个人对这个知识的了解至少增加一倍,关注度提高了,知识厚度得到提升,它不失传,我们就会继承到祖先留给我们的生活经验。”
历史中的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24节气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中国先居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依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位置的变化,总结出的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在一个回归年中的天文、季节、气候、物候、农事活动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其历史距今十分久远,早在周代,人们已经测定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已增加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后经不断改进与完善,西汉时期,《准南子·天文训》中已详实记载了24节气,那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田野里的节气
24节气过去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为了便于记忆与流传也衍生出了许多相关的农谚与民俗,像位于24节气之首的立春,是春季开始的节气,农谚道“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提醒人们立春后天气开始回温,应该及时播种,勤浇水追肥,不要误了农事;到了夏季芒种,农忙进入高潮,故有“芒种芒种,样样都种”的说法;经过一个春夏的劳作,人们迎来收获季节,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就是真实的写照;进入冬日,是种晚茬小麦的最佳时期,有谚语说“种麦过立冬,来年少收成”。
舌尖上的节气
现代都市生活中,农耕工作已经少见,但24节气呈现的天气变化也在指导人们健康生活。例如雨水时节,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北京有一种食品叫“望春蜜饼”,以蜂蜜柚子为馅,能够健脾消食。到了炎炎夏日,人们体内阳气旺盛,小满这天人们习惯吃苦菜,以便清热养心。春夏一过,秋风一起,胃口一好,“贴秋瞟”的时候到了,于是人们会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以内贴膘”。冬至这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屹饺子等习惯,南方地区则吃汤圆、长线面等食物。
最美插画师李晓材——24张美食图,用心诠释节气至味
随着“吃货大军”的壮大,人们开始将更多关注转移到“吃、吃、吃”上来。在24节气成功申遗的同时,微博名为“林carohe”的插画师用24张生动的美食因为24节气在年轻人中赚足了人气,也为自己吸引了一票粉丝。目前,她的微博粉丝已增至25万,她创作的24节气美食图的转发量最多达到了1486次。因为画美人也美,她被赞为“最美插画师”。
李晓林出生于河北邯郸,三、四岁开始学画,曾就读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辗转于文职、设计师、美术家教老师等工作后,她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想画画,便开始潜心投入到绘画中。她与先生相辉共同创办了“绘麟社”工作室,利用画作等形式记录中国传统之美,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最初画24节气美食图也是源于传统习俗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曾说“我想记载身边一些逐渐流失掉的很美很有才智的东西。”从动笔到完工,24节气美食图一画就是两年。这两年问,李晓林一边收集能够佐证各节气吃什么美食的文献资料,一边用细腻的画笔在一张张泛黄的牛皮纸上记录下道道美食,可谓“古色古香”。
Q:当初你是怎么想要画24节气的?
A真的没太多想,当一个东西“长”出来后,大家会想到底背后有什么原因,但很多时候就是觉得一些小想法在脑海里想出来很有意思,可能那天想到了就画了。我们现在好像什么季节吃什么菜都可以,但古人可能只有在春分时才能吃苋菜,一个冬天没有绿菜,就会把这个菜吃出一种幸福感。初期画的时候没有什么关注度,大家不知道你在干嘛,我想做的就是把它们一个一个画出来,这个过程是我想要的,不太在乎结果时就不太容易终止。
Q:你是怎么去收集这些美食信息的?每种美食配料,是照着原型画还是自己想象的?
A:主要是查资料,又咨询了一些民俗专家,慢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帮助我。我也希望照着原型画,但有时没有这些原型图片。不过有些古籍会告诉你这天要吃什么,但画的时候多少会加些想象。关于这张画的内容,比如说吃煮梅也好,吃苦菜也好,一定要有农谚,最好有古籍能佐证,《周书》中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这样画出来才是真实有价值的。绘麟社做得更多的是更为真实的转述与记录。
Q:每幅画大概画了多久?
A最初是一个节气画一个,但是有间断过,大概花了两年。其实用时较长的不是画画,而是找辅佐的资料。如果没有找到古籍佐证,那这个季节吃这种菜有没有科学依据,有没有什么农谚,什么地方吃这个菜,把背后的东西理顺了,然后再去想画面。比如立冬的四物鸡,四物是四味中药,为了别人更直观地看到四味中药,我可能会把它们画在中间,为了营造一种中医氛围,可能会在上面加一个小铜秤,所以实际画的时间可能会压缩到很短。
Q:做与24节气相关的工作中让你感触较深的事是?
A:我们有一期视频想做米酒,就是米糟,主要产自江西南方等地,我们在北方,所以拍摄不太方便。正好有个先生,他在北方酿米酒,知道这个事后,开车回江西把老家专门做米酒的老一辈用的造酒器械拉了回来。像他带过来的蒸米的木桶,本身就有木桶香,而用机器做出的东西口味可能跟天然的不太一样。我没想到有人这么支持这件事,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视频拍出来会不会给他带来收益,他说这都不重要,他就想真实地记录下年轻人愿意看的有关江西米酒的视频。
Q:你会按照自己画的这样来吃吗?最喜欢吃哪个节气的美食?
A:如果能,我一定会,但很多时候不太好现实,菜不好找,而且它可能没有想的那么美味。我画它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吃或我想照着它吃,只是想抓住年俗的尾巴,留下一些东西。我比较喜欢大雪的腊肉,小雪的红糖糍粑,清明的青团也挺好吃的。画之前我知道南方有青团这种食物,但我画时通过了解才知道在江西或更南边叫它清明果,还有咸馅的。
Q:24节气申遗成功了,你恰巧也画完了这个系列,有什么感想呢?
A:会感动,觉得这么一套玄妙的东西被人认可了,但同时觉得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也在等待被认可,而它们的价值也一定会被人发现。就像一针强心剂吧,你关注的、在做的、喜爱的东西被认可。因为有时做的东西太过生僻以至于不太被周遭的人理解,很多人会质疑你做出来会有人看吗,所以这时它就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感觉绘麟社做的东西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