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对路 扎实干 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7-02-09 13:08孙政才
当代党员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展

孙政才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四点意见。

一、科学研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不少亮点: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年经济增长符合预期,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稳步增长。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去无效供给见到实效,减轻企业负担力度加大,各类风险管控不断加强。适度扩大有效需求,投资稳定增长,新兴消费大幅增长,服务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三是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增强。创新主体不断涌现,创投体系加快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约1.7%。四是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新启动实施15项重点改革专项,全市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效显著,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快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务实启动。五是民生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超过70万人,25件重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88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59.3万贫困人口越过标准线。六是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全面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各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重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力度加大,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各区县抓发展都各有特色、可圈可点。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困难和风险增多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应当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错综复杂。从全局看、中长期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从局部看、阶段性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风险可能凸显,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必须全面、辩证、发展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

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仍处于低迷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要看到我国主动塑造外部环境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和变革期,对世界经济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要有充分准备。针对外部环境中的变局和不利因素,党中央高瞻远瞩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自贸区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合作的新空间新领域,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这些重大举措将为我市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带来新机遇,也增强了我们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又要看到我们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辟了发展新境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充满各种挑战和风险,也蕴含着不少发展契机。当前,需求结构、人口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社会心理都发生深刻变化,决定经济增长的供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区域、行业、企业分化凸显,各领域风险积累、交叉传导可能性上升。面对这些结构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重抓了三件大事,即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核心要害,将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今年我国出现了进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成长、向好的因素在积累等多方面积极变化,有利于我市抢抓发展机遇、推动转型升级、解决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我们要切实解决好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以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敢于担当的使命感,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扎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既要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要看到已开展的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效应开始显现。我们要正视稳增长的难度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新兴产业培育任务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问题,防范化解好各种风险;同时也应看到,我市支柱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进程加快,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核心产业链加快成型,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加速,有品牌价值、重视创新的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内外对重庆发展的预期持续向好等有利情况。越是经济下行时期,越需要有创新的办法、专业的水准和积极的作为,越需要各级各部门保持敏锐目光,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有效供给,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保障。这个时期布局的项目、打下的基础,也会更扎实、更有效、更管长远。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进一步做好既解决当前问题、又利及重庆长远发展的工作,以更有效的办法、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市委反复强调,困难越大、挑战越大,越能检验一个干部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对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既要举重若轻、沉着应对,又要举轻若重、未雨绸缪,在把握大势上增强全局意识,做到举重若轻,有定力、不慌神;在工作推动上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举轻若重,有作为、不懈怠,切实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变发展潜力为实际发展成果。

二、准确把握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我市将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又是直辖20周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更加注重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各功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更加注重风险防范管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好市第五次党代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在于走对路、扎实干。走对路,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路线不动摇,确保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中央要求、更加符合重庆实际、更加符合人民期待;就是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市、正确用权;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谋划和推动重庆发展,让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庆落地生根。扎实干,就是要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抓具体、具体抓,坚决反对“四风”,扎实践行“三严三实”,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真用心、真贯彻、真担当,真抓实干。

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科学把握六个重大问题:

——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方法,而且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原则。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稳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保持战略定力,认清大势、从容不迫,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要突出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针对问题精准施策,防患于未然,积极主动化解各类风险,解决好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要坚持功成不必在我,敢于担当、锐意改革,着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把握大势,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最重要的形势、最大的逻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南和重大举措。对于重庆来讲,就是要“崇尚创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就是要“注重协调”,加大统筹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力度,坚持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形成区域城乡平衡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倡导绿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做到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筑牢绿色发展本底,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加快建设美丽山水城市;就是要“厚植开放”,抓好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平台和载体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就是要“推进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坚持不懈办好民生实事,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总而言之,要促进五大发展理念一体化贯彻落实,防止顾此失彼,防止相互替代,注重相互结合,注重协同推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明确定位,坚定不移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对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意义深远,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定位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融入和服务全局中审视重庆、发展重庆、提升重庆,努力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新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重点要统筹推进以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为主要载体的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以及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要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立足实际,坚定不移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重庆基本市情,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促进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这一战略是我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载体和平台,是全市发展重要的空间布局。实施好这一战略,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践证明,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发展阶段、顺应发展规律、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选择。要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等要素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公共服务跟着功能和人口走,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坚持全市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强各功能区域间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各功能区域定位,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引导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构建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发展新格局,推动各功能区域各优其优、优优与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紧扣主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依靠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结构性失衡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要着眼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兼顾当前稳增长与长远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发挥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作用,更加突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支撑,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形成新优势。

——严守底线,坚定不移做好经济社会运行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区域、行业、企业分化现象加剧,就业、收入、“三农”等方面矛盾及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显露,各领域风险积累、交叉传导可能性上升。要强化底线思维,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重点要加强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及其他经济领域风险防控,要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高度重视防范各领域风险交织、交叉,抓好社会领域风险防控,加强安全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把各种矛盾和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着力抓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明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狠抓落实。

第一,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总体的战略部署,既有长期目标、又有阶段性任务,既有整体要求、又有具体举措。下一步,要重点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倒逼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提升全市资源要素配置的整合优化效应,促进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

进一步增强空间布局的协调性。空间布局是管长远的大事,至关重要。一定要牢固树立这种意识,不断增强空间布局的协调性和科学性。促进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的协调匹配,关键要充分发挥重点区域板块的引领带动作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要围绕构建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大都市区,加快一体化发展。都市功能核心区要发挥好高端要素集聚辐射功能,既要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集聚一批总部基地,提升现代服务功能,也要注重促进非核心功能有序向外疏解,推动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向区外迁移,切实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利用。都市功能拓展区要着眼与都市功能核心区融合发展,有序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加快重点功能组团开发,加快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开放领先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载体。城市发展新区要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互动协同发展,更加突出密切参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的产业分工与功能分担,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绿色低碳、产业与公共服务布局优化、集聚能力强的重要功能组团,发挥好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战场功能,明年要研究启动城市发展新区轨道交通体系和集中管道供水系统工程。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在坚持“面上保护”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点上开发”。加快“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建设,以区县城及重点镇为依托,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产业本身没有“好”“坏”、“高”“下”之分,关键看符不符合功能定位要求、符不符合当地实际、有没有市场竞争力、能不能带动关联产业一起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搞“一哄而上”,要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有侧重地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都市功能核心区人才、技术、信息优势明显,要着力发展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都市功能拓展区高校聚集、开放平台多,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市开放门户;城市发展新区制造业基础好、人口承载能力强,要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好、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好特色效益农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

进一步增强互联互通建设的配套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但一些关键节点和枢纽还存在“短板”,全市一体化包括大都市区一体化的交通体系还不完善,影响了互联互通的整体效率。改善提升的重点:一是进一步畅通各功能区域间交通联系。各功能区域之间还不同程度存在“断头路”“梗阻路”,要加强协作联动,打通交通连接关键节点,加快推进全市交通一体化。二是提升铁路运输水平。近年来全市货运量稳步增长,但铁路货运量占比反而有所降低。要加大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力度,加速对外铁路干线和地方铁路规划建设,提升铁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还不高,要科学规划全市物流枢纽、园区、通道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培育“互联网+物流”,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大物流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公共交通发展。这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急事。着眼全面融入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加快启动城市发展新区轨道交通体系建设;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要坚持建管结合,下大力气逐步解决好交通拥堵问题;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持续增加农村客运线路,逐步提高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要切实加强互联网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各功能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要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各功能区域间教育、医疗、文化、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加快推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公共服务同城化,注重将更多资源向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倾斜,补齐社会发展短板。

第二,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我就如何做到“精准务实”提出,要打破“政府万能”和“市场万灵”两种思维习惯,打破“一刀切”和“走极端”两种施策方式,打破“片面突进”和“齐步走”两种路径依赖。实际上,就是必须充分考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的关联性,辩证、协同、全面地把握好工作力度和节奏,扎实有序地推进。各区县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精准把握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使各项政策措施释放最大效力。

按照既定部署,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推进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好“1+4+X”工作方案,一以贯之地抓好“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降企业成本、补经济社会短板、管控防范风险”这五项任务。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工作方案,找准工作着力点,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上下功夫。坚持以增量调结构、以创新促转型、以融合添动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在保护和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市场出清,通过产能就地消化、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升级等途径,有效化解落后过剩产能。

着力优化制度供给。供需结构失衡,本质是资源要素错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好制约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制度问题,加强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列出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一项一项地扎实推进。要突出要素市场改革,优化劳动力市场、土地流通、统筹城乡、统筹各功能区域等方面制度安排,深化金融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解除“金融抑制”。要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跟踪,不断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着力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体制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把促进壮大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壮大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壮大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一是突出政策的导向性。一些发达国家的不少地区,因为制造业转型的失败而陷入长期衰退,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区域分化看结构转型,产业分化看市场供需,企业分化看改革创新,三者是密切关联的,关键是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核心是抓好壮大实体经济。重庆要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必须牢牢抓住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基,加快相关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在提升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方面下大力气,不断提高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突出政策的针对性。要统筹推进、分类施策,继续抓好“企业减负30条”政策落地和进一步完善,积极落实国家营改增扩面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流通体制改革和电力、天然气等市场化改革,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特别要引导企业突出主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顺应市场需求,提高质量标准,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劣势。要以坚定的决心、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核心业务集中度,减少管理层级,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加强国有企业的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保护、激励和引导机制,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对那些动歪心思,搞团团伙伙、假公济私的,坚决清理出去。三是突出政策的差异性。扶持实体经济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对“空壳公司”、“僵尸企业”、落后过剩产能、污染企业,应坚决果断处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今年9月我们召开了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对全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围绕塑造创新型经济结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的总体目标,狠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和政策落实。一是扶持政策要落实到位。加快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加快完善财税、金融、人才等实施细则,进一步清理与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等,避免政策“悬空”和相互“打架”,确保政策落地。二是科技创新投入要落实到位。完善政府财政研发经费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活动、创新投入的主体。进一步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政府采购等支持方式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入。三是体制机制改革要落实到位。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配套、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做保障。我们一再强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松绑”,不光是要有科研经费管理的改革,政策、考核、审计等方面也要跟进。着眼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部门协调和政策统筹,着力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更加注重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一是着力优化投资。有效投资在当期是需求,在未来就是供给,没有一定的投资增速,就会影响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要在增加有效投资上下功夫,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着力优化区域产业投资布局,用好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政府类基金,引导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急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投资力度,加大改善民生投资力度。扩大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改善企业微观环境,构建合理有效的投资回报机制,营造良好的民间投资环境。同时,要加强和改进预期管理,切实增强投资者信心。二是着力培育消费。准确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平台转型发展,完善中央商务区功能布局,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培育新兴商贸服务业,加快形成消费与供给良性互动、需求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共进的格局。三是着力扩大出口。要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创新贸易方式、增强辐射功能,统筹推进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和总部贸易,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努力形成竞争新优势。

第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有利于”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关键突破带全局、结果导向求实效,着力搭建改革主体框架,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加快重点改革专项落地。全市已部署64项重点改革专项,要结合实际加快推进,需转化为常态化工作的要形成制度化安排,需纵深推进的要抓紧推进,需细化方案的要尽快研究出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二是发挥好改革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中央赋予重庆一批改革试点任务,承担试点任务的相关部门和区县,要及时总结经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三是狠抓改革措施落实。构建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确保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创新督察方式,坚持督察与自查、督察与第三方评估、督察与社会评价“三结合”,形成推动改革落实的强大合力。

着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全面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二是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推动11条创新举措落地,推进要素市场交易等12个功能性标志项目,加快启动实体展示区建设。三是进一步建设、用好开放平台。优化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机制,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提升两江新区核心竞争力。加强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全面提升“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辐射带动力,不断拓展新的开放平台,加快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四是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依托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渝新欧铁路联运大通道等平台载体,深化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重要城市合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地区在产业转移、旅游开发等方面合作,推进长江流域园区与产业合作对接。加强川渝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地,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

第四,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围绕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强化农民合法权益保护,统筹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共同繁荣。

突出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围绕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健全全市三级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谋划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城乡规划全覆盖,确保全域所有空间资源都有规划管控、所有建设项目都有规划遵循。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加快完善和落实大都市区规划、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城镇群规划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群规划,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功能布局。要加大执法力度,突出刚性要求,强化问责追责,推动城乡规划督察全覆盖,坚决杜绝不按法定程序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的行为,确保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着力增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要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转移与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用地配置“双挂钩”机制等制度,努力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要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同步、整体推进,构建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完善城镇配套设施,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镇集聚辐射能力。要注重彰显城镇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做好山水城桥文章,将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生产生活方式有机结合,把历史文脉与城乡风貌有机融合,提升城市形象品位。要创新城市管理,坚持集约节约、绿色宜居理念,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切实推动“三农”发展。“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要突出保障农民权益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增强“三农”发展活力。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改革。贯彻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产权制度等重大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二是推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七大特色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信息化、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业态发展。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分类优化城乡间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注重将更多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第五,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毫无意义。必须始终坚持民生第一目标,按照“五个坚持”原则,统筹做好整体民生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着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布局优化提升农村校点,普及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启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健全高考改革相关配套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支持中医药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办医。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多创作文艺精品,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就业工作,认真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问题,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贯彻实施好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渐进式延迟退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重大改革,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强化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全面建立“救急难”制度,高度关注物价变化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要着眼群众所需所盼,继续滚动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抓好任务落实和工作督促,确保每一件民生实事都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全力以赴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以更加严格严肃的态度、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更“准”,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人员动态地、精准地掌握,始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要更“实”,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1+1+1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做到“一户一策”、精准施策,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防止浮在表面搞形式主义;要更“严”,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坚决杜绝“垒大户”“堆盆景”,坚决防止“被脱贫”“假脱贫”“数字脱贫”,对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一查到底。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将中央“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要求严格落实到位。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靠的是意志力,拼的是执行力,大家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军中无戏言”,要坚决限时打赢这场战役。

第六,切实防范和管控各类风险。重点做好经济领域风险防控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是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要摸清风险隐患,切实加强监管,着力防范资产泡沫,积极预防交叉性、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相互传导。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防控。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说明我们调控的方向正确、措施有效。要科学调控土地供应,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供后监管。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要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区县政府举债行为。

要加强社会领域风险防控,保障社会安全稳定。一是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强化措施,严防“三类恶性案事件”发生。二是着力化解矛盾纠纷。要坚持标本兼治,确保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及时、到位、彻底。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筑牢维护公共安全的“铜墙铁壁”。四是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深刻吸取永川区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统筹抓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的工作。五是积极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岁末年初,还要高度重视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发性侵财犯罪、交通运输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抓落实,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这里特别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矛盾与风险的化解防范工作,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化环境。

第七,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关乎全国大局。切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努力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是严格管控生态空间,强化生态修复。深入落实五大功能区域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实施好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山林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二是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实施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提高工业园区环境监管水平,着力解决好噪声、粉尘、废气污染等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着力控制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消耗总量和强度,加快构建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促进要素利用高效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环保产业集群化、区域经济生态化。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发挥好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保障作用。有序推进地方环保法规立改废工作,完善绿色消费政策,深化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排污许可制等制度改革,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的市场机制,探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增强生态文明治理能力。要以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抓好问题排查,全面、客观、如实地把存在的问题查摆出来,抓好整改落实,着力完善生态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切实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是政治责任。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定地向党的领导核心看齐,坚定地向党的创新理论看齐,坚持走对路、扎实干。市委反复强调,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是行动的而非口头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务实的而非务虚的。各区县各部门在思考、谋划、推进工作时,必须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二要增强驾驭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当前我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积极作为,扎实肯干,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与我们担负的艰巨繁重任务和职责相比,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迫在眉睫。新常态、新理念、新任务,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能力培养锻炼,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市委大力倡导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好的作风逐渐成为全市干部的一种信念、一种习惯,成为全市上下的一种风气、一种氛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意识,既要有勇气和决心,也要讲方式和方法,以积极务实和开拓创新的作风谋发展、促发展。要结合各自实际,落实好市委工作部署,具体抓、抓具体。尤其是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督促、亲自落实,对照时间表,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向前推,锲而不舍地抓到底。要落实问责追责制度,严格考核,对慢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领导干部,该诫勉的诫勉,该追责的追责。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扬鞭奋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市第五次党代会成功召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据《重庆日报》)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