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人的飞天路,从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到万户进行人类最早的固体火箭升空试验,中国人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航天人筑梦九天,终于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喜迎创建60年的华诞。60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无私奉献,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中国航天创建60年的精彩华章,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为中国航天谱写更精彩的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国家安全基石—“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是由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亲自决策、领导和指挥并迅速取得成功的伟大科学工程。在西方制裁封锁和中苏关系破裂等国际不利形势下,中国依靠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智慧,艰苦奋斗,完成了研制导弹、核武器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任务,从根本上改善了国家的安全环境,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核弹
原子弹和氢弹合称为核弹。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导弹家族
我国已经拥有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完整配套的导弹武器系列。一大批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突防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导弹武器已经装备部队,极大地增强了我军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为提升我国国防实力,奠定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两弹结合
中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后,西方国家嘲笑中国“有弹没有枪”。1966年10月27日,中国用“东风二号甲”导弹运载核弹头,在本土成功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小趣闻
“戴围裙”的小卫星
观测裙
“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径只有1米,为了使地面看得见,技术人员把卫星外形设计成由72面体组成的一个球体,以便让卫星在轨运行时能够闪闪发光,让地面人员能够看见。
但实际上,由于卫星太小,地面人员很难看见卫星。于是,技术人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末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使末级火箭的亮度提高为2~3等星。具体做法是:做一个布的大气球(或叫“围裙”)把第3级火箭包上,发射的时候先不把它放开,等上天以后再吹大,让它撑开涨到3米或者更大一点。由于布气球外头镀了铝,会大面积反射太阳光,大大提高了观测亮度,因此地面就能看见“东方红一号”卫星了。
在“东方红一号”上天后,遵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中国对“东方红一号”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因而在当时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响。
国之重器—导弹
第一代地空导弹先后击落U-2等高空侦察机
20世纪50年代末,敌军多次派侦察机对我国进行空中拍照及电子侦察,企图窃取我国经济、军事情报。1959年10月7日,敌军高空侦察机入侵华北地区领空,被我空军导弹部队击落,这是世界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首次成功案例。1962年9月9日,空军导弹部队在华北地区上空击落一架U-2飞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此后,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先后击落入侵的美军U-2等高空侦察飞机数架,有力遏制了敌对我领空的侦察,捍卫了祖国神圣的领空。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导弹“东风二号”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试验,首次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从研仿走向自主研制。
我国首型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三号”
1966年12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东风三号”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我国首型中远程导弹“东风四号”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地地导弹“东风四号”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对我国掌握多级火箭技术、发射人造卫星和发展洲际导弹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1980年5月18日,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向太平洋预定海域首次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导弹研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明中国的国防实力有了新的提高和加强。
我国自行研制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
1982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水下机动发射战略导弹的空白。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巨浪一号”发射成功壮大了我国的核威慑力量,而且为我国战略导弹核武器固体化、小型化和水下机动发射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鹰击八号”飞航导弹
1985年9月,飞航导弹武器“鹰击八号”研制成功,有力推动我国飞航导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基本型、系列化”成功发展之路。
我国第一型实战应用导弹“红旗七号”
1990年12月18日,我国第一型实战应用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七号”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军第二代地空防空导弹的空白。
我国第三代首型防空导弹“红旗九号”
2005年11月7日,我国第三代首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九号”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中高空、中远程防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防空导弹研制、试验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神箭飞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16年9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T2”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地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6次飞行。在这两百多次任务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在逐渐地发展壮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征”火箭家族的光辉时刻!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是中国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
“长征二号”先后有“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等改进型。其中“长征二号F”是我国的载人航天火箭,截至目前,已将我国10艘神舟系列飞船和10名航天员安全送到太空。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了第三级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为了适应通信卫星容量和重量不断增大和变化的要求,此后我国相继研制出“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运载火箭。“长三甲”系列不仅拓展了我国火箭使用范围,也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A”“长征四号B”等火箭,主要担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备份火箭、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等任务。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动力系统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也可用于发射人造卫星等其他航天器。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2016年6月26日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箭体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质量约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也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个固体型号,主要用于满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微小卫星发射需求,能实现24小时以内的快速发射。
2015年9月25日,“长征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点火发射,成功将4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作为我国目前起飞规模和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计划今年下半年首飞。“长征五号”火箭首次采用5米大直径的箭体结构,总加注量达到780吨,起飞时10台发动机产生了1078吨的推力,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
“长征五号”将直接服务于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空间站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并用于不同轨道大型载荷及深空探测任务载荷的发射。
太空天眼——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将其发射到预定轨道,使其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继“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后,我国的卫星事业蓬勃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遥感卫星
1975年11月2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和一颗巴西小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资源一号”卫星是我国主导研制的第一颗高速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它的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
通信卫星
1984年4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东方红二号”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先进低温火箭技术的国家。
1986年2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一颗“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这是中国承揽的首次商业发射服务。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国际航天商业发射领域的国家。
气象卫星
1988年9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1997年6月1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风云二号”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2008年5月2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该卫星与“风云二号”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实现多星并行观测,使中国气象探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两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卫星。“北斗一号”导航试验系统,极大地改善了我国长期缺乏自主有效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手段的被动局面,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2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全面建成,正式向中国及亚太周边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海洋卫星
2002年5月15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送入预定轨道,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
中继卫星
2008年4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天链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2011~2012年,“天链一号”02星、03星分别成功发射升空,实现全球组网运行,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中继卫星系统三星组网、全球覆盖的国家。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入太空轨道,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具有重大意义。
飞天梦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为“921工程”。1992年9月21日,经中央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实施。自1999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进行了十次飞行任务,先后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个飞行器飞行到两个航天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
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十次飞行,十全十美
2010年9月,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实施中国空间站工程。以2013年6月神舟十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令人骄傲的时刻!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于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01~2002年,“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分别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时间,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成果。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76圈,历时4天19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轨道舱留轨运行了707天,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为长寿命空间飞行器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2008年9月25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顺利飞向太空。翟志刚出舱作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让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并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在此之后,“天宫一号”出色地完成了与另外两艘神舟飞船4次交会对接的使命。
2012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刘旺操控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在2013年6月“神舟十号”的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承担了更多使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对天宫一号进行在轨维护,并开展“太空授课”、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中短期在轨驻留等。
十四大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的十四大系统是飞天成功的保障,它们就是—
航天员系统
目标是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是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系统。
空间应用系统
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载人飞船系统
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系统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统
酒泉发射场系统
主要承担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的发射
海南发射场系统
主要承担“天宫”空间站舱段和“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
测控通信系统
承担着对火箭和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姿态以及工作状态的测量、监视与控制任务,是航天器从起飞至寿命结束过程中天地联系的唯一手段。
着陆场系统
搜索、寻找着陆后的返回舱,救援航天员,回收返回舱和有效载荷。
空间实验室系统
开展空间试验活动的载人航天飞行器,规模上小于空间站,是空间站的雏形。
货运飞船系统
主要任务是研制“天舟”货运飞船。
空间站系统
主要职能是负责我国“天宫”空间站的研制建设。
光学舱系统
负责研制空间站“巡天”光学舱平台。
“天宫一号”不辱使命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6年,“天宫一号”全面完成各项在轨试验任务,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在轨运行1630天,不但完成了既定使命任务,还超设计寿命飞行、超计划开展多项拓展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数说“天宫一号”
1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
2
“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两个舱构成。
3
“天宫一号”作为载人航天空间应用实验平台,共进行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三个领域的科学实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验数据。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后,中国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完成空间交会对接的国家。
8
“天宫一号”发射后,中国载人航天进入交会对接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七大系统变为八大系统,增加了空间实验室系统。
15
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
90
“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约为90分钟。
“天宫一号”的宝贵经验
为了充分发挥“天宫一号”的综合效益,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我国科学家针对“天宫一号”超设计寿命飞行的特点,综合考虑飞行器自身的平台状态和设备功能,以及我国后续载人航天技术试验验证需要,科学制定“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规划,精心运营维护,严密实施监控,先后进行了多项拓展技术试验和验证。
“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对接的短期飞行,是未来空间站长期载人飞行的过渡阶段,飞行产品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考核依据。三次任务的完成,从技术层面突破了很多关键技术。最主要的是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这一关键技术,掌握了组合体控制技术,也验证了在轨中长期飞行的生命保障技术。“天宫一号”的在轨飞行,也对近地轨道空间环境对载人航天器的影响进行了充分验证。这些都是为“天宫二号”的研制提供了经验。
“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两次组合运行,六名航天员参加飞行任务,航天员在飞行程序执行、飞行平台照料方面之外,还按照计划完成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任务,为未来更深层次的空间探索积累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也为航天员长期飞行探索了重要途径。
“天宫二号”遨游太空
2016年9月15日中秋明月之夜,“长征二号FT2”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顺利地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大步,引起了世人的注目。
数说“天宫二号”
1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
2
“天宫二号”设计在轨寿命2年,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造,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能够同时满足2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14
“天宫二号”要进行的各类空间科学技术实验达14项,这些实验涉及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医学应用、空间环境监测、微重力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等学科。其中,空间冷原子钟实验、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伽玛暴偏振探测等项目,属国际科学前沿,有望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多种科研成果。
30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实验舱驻留30天。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后,通过两次变轨,其轨道最终比“天宫一号”轨道343千米高了50千米,达到高度393千米的近圆轨道,这也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可以说,“天宫二号”的遨游太空,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模块化设计
“天宫二号”的系统设计是模块化的,也就是说它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和在轨维修,这在国内空间领域也属于首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项创新成果。
灵巧的机械臂
在“天宫二号”中,首次搭建了液体回路验证系统,将验证空间站维修技术。它还有一个装备灵巧的机械臂,可以按照指令做旋转螺丝、拆卸设备等动作,开展维修技术试验。技术成熟后,它可代替航天员检修舱外设备,免得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从而大大降低维修的风险和成本。
迈向空间站时代
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战略目前处于第二步第二阶段。“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才能相继进入太空。“天宫二号”完成的主要任务,第一个是航天员中期驻留30天。第二个是要跟2017年的货运飞船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第三个是为今后空间站开展一些技术实验,包括维修性的一些相关实验。
飞向月球—嫦娥工程
2004年启动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实施,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循序渐进,不断跨越。
四大科学目标
为月球画像
绘制一幅完整的三维立体月球地图(分辨率120米)。
月球表面探矿
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14种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
给月球土壤“体检”
对月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探测,评估月壤的厚度,对月球的氦-3资源量和分布进行评估。
探测地球和月球空间的环境
地月之间充满了各种磁场、原始太阳风、太阳宇宙线及行星际磁场。
“嫦娥二号”任务
六大技术创新与突破
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
试验X频段深空探测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探测体制
验证100千米月球轨道捕获技术
验证100千米×15千米轨道机动与快速测轨技术
试验全新的着陆相机,数据传输能力
对“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嫦娥三号”任务
2013年12月1日,“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4日,“嫦娥三号”自主选择着陆点,在距离月面约2.88米处自由下落,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观察,并刷新国际上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纪录。“嫦娥三号”搭载的8台科学仪器完成了“测月、巡天和观地”等科学探测任务,带动了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抵月球附近后自动返回。11月1日,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进入大气层,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这是中国首次迎来从遥远月球上空返回的人造航天器。2017年,“嫦娥五号”飞行器将发射并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16年3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立项研制,计划于2020年7月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的目标。探测器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将对火星开展为期2年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着陆区附近开展3个月的巡视探测。
(本文摘编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尹怀勤《“天宫二号”遨游太空》、王洪鹏《航天放飞中国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