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和IJVC在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7-02-09 07: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51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输液

俞 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中常需静脉维持性输液,而大量输液需要合理的静脉通路,PICC和IJVC是临床常用的标准置管方法,为了更为合理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输液护理,本文研究对比两种置管方法的穿刺效果与并发症,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置管方法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患者96例为PICC组,其中男性6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8.2±7.6)岁;使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的患者92例为IJVC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6.9±7.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PICC组

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4FrPICC单腔导管。在患者同意并签字后由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严格按规程完成

1.2.2 IJVC组

选用普通型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患者同意并签字后由丰富的临床医生与一名护理人员严格按规程完成。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穿刺方法的操作难度,其中操作难度以置管时间、1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作为评价标准;同时观察两组穿刺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主要记录的并发症包括:导管脱落、感染、管腔堵塞、静脉炎及气胸,导管感染以同时出现临床体征和导管培养出致病菌为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TATA1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操作难度的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中穿刺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的总成功率上,PICC组患者要高于IJVC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置管的难度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置管的留置时间比较

两组不同方法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置管的留置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比

其中在导管脱落和穿刺引起的气胸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导管导致的感染发生上(P<0.05),PICC组优于IJVC组,而在管腔堵塞(P<0.01)和静脉炎(P<0.05)的发生上,IJVC组优于PICC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置管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PICC置管和IJVC置管临床均为较成熟的静脉置管技术,置管操作成功率高,置管后不会限制患者体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1)PICC选择位置表浅的外周静脉,为可见血管,穿刺技术易于掌握且肘部周围无重要的组织结构,一般有多条血管可供选择,可选择条件好的静脉进行穿刺;因此具有穿刺损伤小、成功率高的优势[1]。而颈内静脉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动脉血管、神经及肺尖部,操作费时,易损伤部分脏器,因此从表1可见,PICC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IJ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置管操作的指标主要与操作者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有关。此外,老年人外周静脉迂曲的比例较高,也无疑增加了PICC置管的难度。(2)PICC选择穿刺点为外周静脉,且护士一人独立操作即可完成,不需使用局麻药,减少了病人的紧张和痛苦[2]。让患者易于接受,防止血管痉挛,对于心肌梗塞患者而言舒适能够减少疾病诱发的高危因素,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PICC组导管的留置时间少于颈内静脉组。(1)PICC组为外周静脉置管,容易发生堵管及静脉炎,因此大多时候被迫拔管。而颈内静脉拔管原因主要为感染以及导管脱落。(2)两组拔管时间与病情也有关系,由于IJVC经颈内静脉入路,与PICC相比,颈内静脉具有管腔粗、距离短等特点,因此临床常用双腔IJVC导管,分别用于静脉输液治疗和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而CVP数据是危重症患者输液治疗的可靠依据之一,为抢救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在本研究中由表3可以看出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于颈内静脉组。PICC组并发症主要为导管堵塞、静脉炎以及导管相关感染。颈内静脉组则主要为导管脱落和感染。其中,两组在导管堵塞、静脉炎以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ICC组导管堵塞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组,主要原因是PICC管的管细而长,患者方面老年人居多,血管条件差,容易导致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导管的选择、定位、放置相关,如果体外部位固定不够牢固,放置不当会致使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到刺激引发物理性静脉炎[3]。IJVC组发生导管脱出的比例较高,主要为自行脱落,或某些患者在发病状态时容易发生拔管,由于PICC管较长,患者发生拔管的难度较大。两组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多数出现发热,血象升高,拔除导管后体温、血象可恢复正常。

PICC置管过程相对方便,适合于患者临床治疗使用,但易发生导管堵塞以及静脉炎,此外导管的价格昂贵;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相对复杂,容易出现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导管较短,容易脱出,但短期使用导管堵塞以及静脉炎发生率低,价格相对较低。两种方法都对操作者的无菌规范操作、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导管相关护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科室培训及考核,减少堵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操作服务于患者。

[1] 唐林艳,胡竹芳.长期静脉输液患者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08.

[2] 葛兆霞.老年患者使用PICC导管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0):41-42.

[3] 郭丽娟,王 立,任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6.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输液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