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武 林佩珍
越南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新闻话语动向
——基于“越南之声”的个案分析
□毛家武 林佩珍
通过框架分析和话语解读,探讨越南官方媒体“越南之声”广播电台中文网络版2015年全年对南海问题的报道。研究发现,“越南之声”对中越南海争端一直都在进行议程设置与新闻框架构建,主权归属是贯穿“越南之声”关于南海问题报道话语的一个关键词。“越南之声”南海问题报道的框架和话语对于越南国内民众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其实是越南政府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的政治动员,意在为越南南海政策寻求公众支持;对于中国的目标受众而言,这样的报道框架和话语是越南政府开展的公共外交,意在争取中国民众对越南南海政策的理解和同情,以混淆视听。“越南之声”中文频道声称定位于促进越中友谊和文化交流,其中也不乏有关中越传统友谊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报道,但夹杂其中的南海问题报道应引起我们的警醒。
越南之声;南海问题;话语分析
近年,随着南海问题升温和南海争端日益频繁复杂,越南主流媒体相关报道也随之密集起来。越南主流媒体南海问题报道在信息量与视角方面远超中方媒体。观察发现,越南主流媒体的南海问题报道中包含大量不符事实的所谓历史资料与事件解读。越南针对南海争端的涉华舆论宣传已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一定损害,也增加了中方应对处理南海问题的难度。
目前,国内学界和业界已开始关注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舆论宣传策略及南海争端背景下的越南涉华宣传及影响,也有硕士论文对越南南海“主权”声索和宣传舆论(2007-2014年)进行考察分析。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广泛探讨了越南主流媒体南海问题宣传策略及其对中国的造成的舆论压力和不利影响,令人警醒,富有启迪意义。但上述研究缺乏对越南主流媒体南海问题宣传策略的个案解读,相关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为此,本文以越南官方媒体“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越南之声”是越南中央政府的对外宣传机关,履行报道、宣传越南中央政府的政策路线等职能,在越南新闻界举足轻重,是越南权威官方媒体。)为例,探讨其2015年全年对南海问题的报道框架,分析其新闻话语动向,并就中国应对越南媒体的南海问题报道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树立更加长远的眼光,有效应对南海问题国际舆论。
1974年,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他认为“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①
在新闻报道当中,设定框架的是媒体,受众通过媒体对某一事件进行定位、感知、理解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在媒体的新闻生产中,框架是新闻报道中经常用来选取和组织新闻素材的一种方法,是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撰写新闻报道惯用的组合方式。
本文选取了“越南之声”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一年间有关南海争端的报道进行分析,具体从“越南之声”对南海问题的报道数量、新闻框架入手分析。
(一)报道数量
一个地区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往往体现了媒体对该地区的关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框架的建构。经统计,“越南之声”2015年对南海问题的报道共87篇,占“越南之声”一年报道数量的7.5%,每个月都有涉及南海主权问题的报道,并设有越南海洋海岛主权专题,全年不断更新。
2015年“越南之声”每月关于南海问题的报道数量,如表1。
表1
由表1可见,“越南之声”每个月都对南海问题进行报道,平均每个月7.25篇,可看出越南官方媒体对南海主权争端议题的重视及对南海争端进行舆论导向的企图。
(二)新闻框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引入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媒介框架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建构过程的研究,则称为新闻框架。”D.桑德斯将媒介框架理解为:媒介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常用它们建构媒介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②
表2是“越南之声”对南海争端议题的框架设置及各议题数量。
表2
新闻框架建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越南之声”在建构南海问题时,通过选择不同时期特定的议题对南海问题进行报道,并选取某一类型事件对南海问题进行诠释,从而为受众呈现越南在南海主权争端中的正当性。
由表2可看出,“越南之声”报道的议题都倾向于“南沙、西沙群岛属于越南”这一论调,如每个月都报道“黄沙(即我西沙群岛)、长沙(即我南沙群岛)归属越南——历史证据和法律依据地图及资料展示”。从这固定议题的报道,可看出“越南之声”倾向于从历史依据层面对南海主权问题建构新闻框架。
新闻媒体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在社会系统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遇到重大灾难或变动时,各方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人们对意见性信息的需求尤为突出。研究“越南之声”南海问题报道的新闻框架及其内在论点,还需要回到报道文本中去。从文本包含的语言(口语、符号语言、图片)去理解。
“越南之声”通过不断举证历史依据,营造南海争端海域主权归属越南的舆论,认为越南争取南海主权是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同时,通过报道越南希望与邻国和平共处,对海域争端态度温和,并非蛮横无理强制占领,构建起越南爱好和平的国家形象。
臧国仁教授认为,框架的结构层次有三个。第一个是高层次结构,主要是指对一件事的主题界定,属于哪一类议题;第二个是中层次结构,包括主要事件、先后发生的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价等,即选取什么样的内容;第三类是低层次结构,是指语言的运用,包括修辞手法、写作风格等,即怎样去表达内容。③
为了更好地解读“越南之声”是如何通过各个要素的组合建构新闻框架,现选取“越南之声”有关南海争端中的一篇文章为个案,试做话语分析。
(一)高层次分析:主题推导
梵·迪克认为,新闻话语的主题推导是通过宏观规划来进行的,这个宏观规则的本质是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三条规则删减文本得出主题。④
下面以“越南之声”2015年5月8日的报道《中国要尊重有关国家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为样本,试做分析。通过提炼,该文要旨如下:
第一段:中国在越南海域非法建设人工岛,侵犯越南主权,破坏国际和平。
第二段:由于中国非法侵犯越南主权,越南将会邀请美国国防部进行军事访问。
第三段:必要时,越南会与美国军队合作共同打击中国非法行为。
“越南之声”设定的报道框架是:中国在南海的所有举动是侵犯主权,破坏国际和平的不良行为,为了保护越南自身主权与维护南海区域国际和平,越南会与美国合作共同打击中国的非法行为。
这种报道框架反映了越南政府在中越南海争端剧烈时期望域外大国介入,以减轻自身压力的企图。越南政府在中越南海争端中的倚美抗中策略也体现在官方媒体的报道框架中。
(二)中层次分析:报道结构
理论上讲,新闻报道都有一个固定的报道结构,即我们常说的“5W+1H”模式。在理想状态下,所有新闻要素都展现在报道中,以显示报道的全面客观。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新闻文本只会出现或强调其中的某几项要素,而忽略或隐藏某些新闻要素。上述新闻第一段就直接点明了主题,突出越南强烈谴责中国在争议性海域进行建设,并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地区大国的身份进行舆论牵制,指责中国违反了国际法。第二、三段隐含传达出如果中国继续这样的行为,越南会寻求美国的帮助,利用武力反击中国侵犯越南主权完整的行为。至于其他相关新闻要素,文中都省略不提。
通过分析上述新闻文本的结构,可以看到“越南之声”南海问题新闻报道有一个选择机制,这种选择表现为新闻报道结构的一种组建,事实上还是一种框架建构。
(三)低层次分析:关键词
恩特曼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选择或避开某些关键词、短语、特定的图像、信息源或句子,通过选择事实或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事实上,大部分的新闻媒体有其特定立场和某种意识形态,在描述新闻事件时会常使用一些具有感情色彩和社会心理内涵的关键词。下面通过对“越南之声”2015年对南海问题的相关报道进行名词和动词分析,探讨其隐藏的意识形态。
1.名词
记者在组稿的时用什么词语进行写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篇稿件的性质。在收集到的文本中,“越南之声”对涉及关于南海问题使用最多的名词是黄沙、长沙、海岛主权、历史、错误行为等。如表3所示。
表3
黄沙、长沙这类的名词几乎每篇都有出现,总共提及275次,平均每篇提及两次;海岛主权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单篇出现3次的有22篇;从以上相关数据可看出,“越南之声”对南海报道框架的构建主要是通过从历史角度反复强调南海主权归属越南,中国对南海人工岛的建设是错误行为,应立即停止。
2.动词
在“越南之声”2015年关于南海问题报道中,对中国描述出现最多的动词是侵犯、非法、反对、捍卫、归属等动词,并且这些动词大多指向中国在南海所进行的活动,“越南之声”转载外媒的报道时,也含有以上动词。如表4。
表4
通过表4可看出,“归属”一词出现最多,出现的位置通常在报道的标题和开头处。与报道中名词的选用一样,“越南之声”选择的动词也隐含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如“归属”一词即认为越南所说的“东海”黄沙(即我西沙群岛)和长沙(即我南沙群岛)历来是越南的岛礁,无可争议,中国在此区域一切活动都是对越南主权的侵犯。
3.信源:重视民间声音
信源,即消息的来源,信息的传播过程最先是从信源开始的,只有信源发出了信息,传播才能够开始它的传播过程。但客观事物发出的原始信息并不能自行投入传播,它要经过传播者的收集、选择、加工,制作成可供媒介传播的新闻才能进行传播。
信源作为新闻报道中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依据,选择什么样的信源进行新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如“越南之声”在2015年2月24日关于南海问题的报道中,选取的信源是一位叫梅成福的越南渔民。他说,我们都很兴奋,出海远航也是维护国家海洋岛屿主权;3月16日的报道中,信源是竹林寺住持释福堂大德,称长沙群岛是越南的岛屿;6月的一篇报道中,报道了越南在欧洲纪录片节上展映的纪录片《长沙-越南》,该纪录片采访了在越南霸占的我南沙群岛居住的越南渔民,证明越南对长沙群岛的所谓主权。
纵观“越南之声”在对南海报道中所采用的信源,不仅有专家学者或者政府官员,还有越南百姓,以平民口吻述说南海争端海域归属问题,反映了越南媒体企图利用“草根文化”打造南海争端话语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越南之声”对南海争端领域一直都在进行议程设置与新闻框架构建。纵观“越南之声”2015年整年的报道,主权归属是贯穿“越南之声”关于南海问题报道话语的一个关键词。
越南上述南海问题报道的框架和话语对于越南国内民众易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其实是越南政府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的政治动员,意在为越南南海政策寻求公众的支持力量;对于中国的目标受众而言,这样的报道框架和话语其实是越南政府开展的公共外交,意在争取中国民众对越南南海政策的理解和同情,以达混淆视听的目的。“越南之声”中文频道声称定位于促进越中友谊和文化交流,其中也不乏有关中越传统友谊和目前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报道,但上述南海问题报道夹杂其中,致其新闻框架和新闻话语就益发蛊惑人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对于“越南之声”的舆论攻势,中国媒体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应对。中国媒体报道南海问题的信源多来自政府部门或专家学者,几成固定模式;独家意见信息量不够,没有深入调查越南列举出的历史考证是否属实,并作出令人信服的回应。
为加强应对,中国媒体的南海问题报道既要注重官方话语的打造,也要建设民间发声机制,让民间参与阐述南海争端海域的话语叙说,更为接地气。中国媒体消息源可包括在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居住的中国居民,可以通过口述历史方式,应对越南媒体的“历史依据”报道,与之形成抗衡,掌握更多话语主动权。
要完善传播网络,不能因某一突发事件才专门形成一段时间的密集重点报道。对于南海主权问题,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更需要全面完善的对外信息传播机制,以长期的持续性的报道对外传播我们对于南海主权的立场,以引导和感化国内外受众,减轻我们在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压力,消解负面舆论风险,为南海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注释:
①E.Goffman,FramingAnalysis:AnEssayontheOrganizationofExperience,NewYork,HarperandRow,1974:21.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9.
③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④PublicOpinionQuarterly,Vol.47(1),1983:3.
(作者毛家武系广东海洋大学新闻系教授,博士;林佩珍系广东海洋大学新闻系学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东南亚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南海领土问题的新闻话语研究”(项目编号GD15XXW01),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南海问题的东盟国家新闻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