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政梅
浅谈《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感悟
余政梅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学科。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这门课程的三个特点: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里去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性 开放性 活动性 兴趣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学科。小学生品德意识就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一系列的感悟,只有源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一些教育活动,才能形成他们良好的品德。大家知道,人类知识的获取途径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聋哑儿童由于受到残障类型的影响,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较为狭窄,往往拘泥于直接经验。道德教育就要贯穿到聋哑儿童的每一个生活环节中去,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愉快积极的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在教育聋哑儿童时,就必须要有一系列的、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深刻的体验,进而使品德教育得以内化。
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对“平安”一词进行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平安连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家,是同学们幸福的港湾,是关心、爱护、牵挂,是爱的根源。在设计这节课时,更多的是结合聋哑儿童的实际情况来上这堂课,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先让学生简单的说一说家的情况,再结合本校每月一假,谈一谈回家路上和回家后的情况。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从某些细节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与幸福感。在学习《我的一家》这课时,先让学生说说对家的评价,再谈谈对家人的认识。在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进而让学生总结:家就是幸福;家就是父母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家就是父母与我。他们讲出来的话就更让我感动:父母挣钱不容易,而我又是残疾孩子,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努力,不再让父母担心,好好学习……像这样的德育教育环境下,幸福与爱在不知不觉中扎根他们幼小的心灵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其他生活空间中去。学生发展的关键是人格基本形成到基本定性,所以不同的环境所创造的个体的性格大不相同。因此,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各不相同的个性在具体的环境创设中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
我在观摩刘亿红老师的一堂为“美丽的秋天”教学时,让我受益匪浅,刘老师把课堂换成了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在田野里感受美丽的秋天。让学生们亲身感知收获果实的快乐。在这节课中,老师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同学们却在这节课中发现了和以前认识的不一样的秋天,真正感受到了“美丽的秋天”不只是风景的秀丽,而且还有收获的喜悦。课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学们都争先发表自己的感想,那画面让我感慨,原来德育课也可以这样上。
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判断事物是非的能力,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而不是外在的因素。
在学校每年一次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主办这次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让他们自己设计。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的兴趣。有的同学负责一侧墙板画画工作;有的同学商量填写的项目工作;有的同学到其他班去借鉴……看到同学们非常的积极、努力。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这次活动完美收官。回到课堂上,我让同学们回想这次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有什么体会?同学们都争相举手回答,都想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感想。有同学说:“在这次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我发挥了我的优势,我好高兴。”有同学说:“教室在我们手上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变漂亮,都是同学们一起努力的结果。”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齐心。这节德育课让我也感受深刻:如此平凡的的活动课让学生学到了这么多,他们主动去体验、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地收集信息。
同学们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在德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表面上明白一个道理,还不如让学生能够到的情境中去自主体验,在一个个德育活动中去感悟,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正真的获得,进而让他们的德育品质一步一步的养成。
[1]刘存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J].学周刊,2015(11):83-83.
[2]刘存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J].学周刊,2015(11):83-83.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