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冷湖

2017-02-07 23:55王贵如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柴达木青海油田

去年秋天,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之邀,我和老友王文泸、程起骏结伴去了一趟冷湖。阔别多年之后,有幸故地重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慨。

冷湖是一座因石油而兴的新兴城镇。1954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戈壁荒漠。戈壁滩上有一个阿尔金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湖泊,它的名字叫做“奎屯诺尔”,译成汉语就是“冷湖”。后来随着油田的发现,这里先是有了大批地质勘探工作者、石油工人和家属,有了青海石油勘探局(后改名为青海石油管理局),继而有了为油田服务的地方政府——冷湖镇,以及下辖的一些地方工业、第三产业。鼎盛时期,冷湖镇人口达数万之众。直到1990年底,这里仍有6235人。1991年,青海石油管理局及其下属单位陆续搬迁到甘肃敦煌七里镇新址,冷湖镇人口骤然降至2434人。随着石油开发主战场向花土沟地区的转移,冷湖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热闹,到处是一片废墟,人去屋空,断垣残壁,满目凋零……

作为以前常去冷湖也对这片英雄的土地深怀敬意的一名柴达木人,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头总不免有些黯然,难道冷湖也要重蹈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辉煌之后逐渐暗淡的覆辙,就此衰落下去?

现实,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这座小镇现在依然显得有些冷清和寂寥,看不到在其他城市通常会有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同时,它又显得很优雅,很精致。在人口密集、道路拥堵的大城市里呆惯了,突然来到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心情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不错,是明亮!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宁静是奢侈的。走在寂静空旷的街道上,能听到阳光照射的咝咝声,可以依稀分辨出当年的石油局办公楼、招待所。这些石油局所剩无几的建筑,承载着已经淡漠却永远不会被忘记的过去。它们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青海石油人的心血,门前的一草一木都带着青海石油人重重的呼吸。街道两旁挺立着叶子绿油油的杨树。冷湖海拔高,气候干燥,寒冷多风,降雨量仅为18.5-56.8毫米,而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200倍。每年的2月到5月为风季,普遍风力都在八九级左右。可想而知,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在这方圆几百里都被黄色统治的戈壁滩,绿色是多么的稀缺,多么的宝贵。在我的印象中,过去,冷湖基本上没有树。然而现在,杨树的枝枝叶叶和树木旁边葳蕤的花草却迎风招展在清冷的街头。冷湖人不辞辛苦地从200公里以外的敦煌拉来黄土,栽下树苗,也栽下他们对绿色的向往。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树苗终于长成了戈壁荒漠上难得一见的乔木。它们是柴达木精神的象征,也是冷湖展现给人们的明亮的笑颜。它们告诉人们:冷湖没有衰落,没有变成“弃城”,没有淹没在一片砖头瓦砾之中。在度过了最萧条的时期之后,冷湖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确立了盐湖化工和油气并举的发展战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就在我们到来的前两天,冷湖行委举办了一场职工文艺汇演。一个名为《冷湖不冷》的集体诗朗诵节目,由于道出了冷湖人共同的心声,因而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冷湖人眉飞色舞地讲述这一切的时候,当一座座从废墟中崛起的新建筑映入我们眼帘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冷湖的涅槃新生而欣慰。

在冷湖工委领导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地中四井。因为没有再做维护,临近地中四井的一段道路坑坑洼洼,不换乘越野车是到达不了的。1958年9月13日,冷湖五号构造区的地中四井,在钻探到650米的深度之后,一股巨大的油柱喷涌而出。它连喷了三天三夜,一天的喷油量高达800吨,喷得井架周围成了一片汪洋油海。对于当时石油年产量只有百万吨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喜讯啊!作为柴达木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地中四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青海石油局很快就迁到了这里,冷湖作为一个地名,从此出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大批的石油工人和家属从全国各地涌到冷湖,最高时达到6万多人,周围矗立的井架达到1011个。比之当年那种井架林立、人声鼎沸、生气勃勃的景象,今天的地中四井则显得空旷、寂寞、荒凉,寂寞得连一只鸟都不曾从天空飞过,荒凉得寸草不生。地中四井的井口还在,但已经塞满了沙砾。旁边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雕刻着“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扬”和“东风浩荡时,油花逐浪飞”的字样,只是东风的“风”字已被戈壁滩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强风吹掉了。

它是地中四井的纪念碑,同时,它又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如果说,冷湖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摇篮,那么,地中四井就是冷湖油田扬帆起航的发轫之地。没有地中四井,便没有后来迅速崛起的戈壁新城——冷湖,便没有青海油田,便没有如今蒸蒸日上的柴达木油气产业。时光的流逝,让地中四井走进了历史,但岁月的风烟不能抹去的是地中四井的光辉,和它在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随后,我们又来到四号公墓。四号公墓坐落在冷湖四号构造的荒漠之中,距离城区两三公里。园内矗立着一块高达12米的汉白玉纪念碑。纪念碑后面散落着一大片密密的坟冢。因为年深日久,有的坟前墓碑已经残缺,有的墓碑上镶嵌的照片已被风沙吞噬。这些坟茔中埋葬着几百名为发展柴达木石油工业而英勇献身的同志。他们中有普通工人,如名著一时的涩北六勇士;有1955年进入盆地的第一支地质勘探队的队员,如陈自雄、张秀珍夫妇;有工程技术人员,如新中国石油部第一位总地质师陈贲;有领导干部,如青海油田钻井公司副经理迟文政;还有自始至终都在为柴达木、为石油人唱赞歌的作家、我们的朋友肖复华……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世、个性与命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每个人都真实而努力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都对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倾注了自己的一腔心血,他们都对冷湖、对柴达木一往情深。如今,石油局已经搬离了冷湖,但他们仍留在这里,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青海石油局于1991年从冷湖搬迁时,这里的工业建筑物特别是一些标志性建筑及其设施设备,其实是可以保留一部分的。如果当时的人们能有一点对工业遗址或者说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观念,这里的建筑物也许不会遭到几乎全被拆除的命运。可惜,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我们往往都比较短视,只考虑眼前而无暇顾及长远。真要是那样做了,我们如今来到冷湖,就会有恍然如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或者五六十年代的冷湖。好在对旧址的保护现在已经引起了冷湖工、行委的重视,在积极推进城区建设的同时,他们已经着手开展冷湖油田旧址的保护工作。

在写给海西州人民政府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建议冷湖行政区要“做好地中四纪念碑的保护和拓展,兴建以实物、浮雕、壁画、情景再现为主要展陈方式的石油纪念馆,形成冷湖工业遗址景区,让历史历历在目,这无论是对教育群众,启迪群众,凝聚奋进力量,还是促进冷湖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相信,这样做,将会使冷湖这个具有历史特质的城镇,变成一个具有历史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城镇。

现在国内的一些工业博物馆,往往都是将收藏的工业遗物从原来的工厂搬到博物馆,工业遗物虽然在博物馆中得到了保护,但因脱离了故址的环境,没有原来的真实场景,这些遗物难免成为孤立的碎片,难以给观众带来完整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心灵触动。而在冷湖建立石油精神纪念馆,则避免了这样的问题。可以想象,当观众徜徉在由纪念馆到地中四井,再到四号公墓这样一个迤逦延伸的工业遗址走廊,亲身感受青海石油工业艰难曲折而又异彩纷呈的发展历史;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浸透了岁月沧桑的实物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人们怎能不为之感动、为之震撼?

在我们就要离开冷湖的时候,冷湖工委书记朱元波兴奋地告诉我们,在冷湖的东坪、牛东、马北等地,发现了多个油气构造。它们为冷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冷湖的再度辉煌将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简介:王贵如 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共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副科长、副部长及州文联主席,海西州委副书记,青海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青海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党组书记。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柴达木青海油田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油田掠影
柴达木映画
油田工人
大美青海
柴达木映画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柴达木映画
一滴油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