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谦+刘明艳
摘要:通过调研汽车专业人才的现状,提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教改创新思路,并着眼于校企对接的实操场景创新、教材配置创新,“流水线”循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创新,为技工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创新;技工院校;校企对接;“流水线”循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U472-4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1.054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汽车行业发展持续增长,汽车专业人才需求迅猛增加,以汽车专业作为龙头专业的教研教改、教具设计制作、专著编写、技术创新、技能竞赛等项目几乎每个学期都在各个技工院校进行。
本文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对教改创新提出以下四个思路。
1实操场景创新
实现实操课室企业场景模拟,校企对接。
将学校实操课室的布局改造成接近汽车4S店模式:接车区、发动机大修区、电气设备维修区、底盘拆装区、养护快修区、美容洗车区、精品加装区、钣金区、喷漆烤房区、零配件库房、维修资料及维修设备区、新技术培训区、微型试车区(含减速带、上下坡、直道、弯道等功能)、汽车保险理赔区、汽车销售展厅、客服休息区等,以上实操场地的布局能真正模仿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环境,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学校按照企业运作模式设立配套教学设计和计划,教企业所需,授企业所求。使用真车、旧车来指导学生对车辆进行验车、试车、拆装解体、安装调试、检测诊断等,让学员几乎接近实战地学习,最终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乐业的理想目标。
以上列举的各个车间区域,都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相关教学课程,如:销售展厅区可配套《汽车结构与认识》《汽车营销》等课程;接车区可配套《汽车维修与接待》《汽车英语》等课程;发动机维修区可配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维修工量具使用》等课程,其他区域的配套教学课程同理。
2教材配置创新
在原有的汽车传统教材基础上,增加汽车专业维修手册、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最全最新的维修资料进行维修教学指导。
目前,市面上的汽修专业教材琳琅满目,但教材的编写水平质量良莠不齐,各有侧重,大部分都与专业维修手册特别是专业品牌的汽车维修手册有很大的差别。学校授课需要有详细原理说明、详尽的功能介绍、具体的类型介绍、层次清晰分明的专业教材进行教学。针对企业要求注重实践能力,查阅简单,有针对性地图文分析故障部位,有针对性地提示维修诊断建议等情况,现有的学校教材通常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采用以传统教材和专业维修手册共同指导学生实习的方法,并将互联网在线资料搜集等方式灵活运用到实习教学当中,让学生既能循序渐进地入门学习专业技术,也能掌握实际维修中运用维修手册或互联网最新资料指导实践的技能,达到同步接轨企业维修要求。图1为教材配置示意图。
实现校企对接,开创“流水线”循环教学模式。
以汽车专业知识的教学为例,将汽车教学分为:发动机部、底盘部、电气设备部、汽车美容维护部4个主要专业教学部,然后,按照这4个大部对汽车专业学生进行“小循环+大循环”的专业流水线教学,图2为教学模式示意图。以初中起点3年制的汽车专业学生为例:首先是在发动机部以《汽车总体结构与认识》的课程教学1周,其次是进行《汽车常用工量具使用》课程教学1周,再次是学习汽车发动机的认识、拆装、检修、调试等为期1个学期(18周)的专业教学课程;以此类推,底盘部为期1个学期,车身电气部为期1个学期,汽车美容维护部为期1个学期的教学课程,每届汽车专业学生以1个学期作为1个教学小循环(一年级的班级学习发动机和底盘;二年级的班级在学完一年级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气设备和汽车美容维护),以两个教学年作为教学大循环,其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思想品德职业素养教育、体育锻炼等基础课程作合理穿插安排,最后以为期1~2周的《整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作结束。务求令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同时又保证了必要的素养等基础教育,真正做到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要求。对于学制是五年制的学生,可在4大部的基础上,增加汽车精品加装部、汽车总装调试部、旧车故障诊断部、汽车管理部(汽车管理部包含:汽车英语、汽车营销、配件管理、汽车保险、6S管理等知识)等4个部门,每个教学过程均为1个学期的小循环,总体需经历整个4年制的大循环,过程中可加插汽车中、高级维修工考证强化训练等课程;对于汽车钣喷专业学生,可增加汽车钣金部和汽车喷漆部的教学课程,以同样方式进行专业部门的“流水线”循环教学模式。
图2教学模式图汽车专业系的教学各部门好比企业车间里面的各个生产部门,学生好比原材料,技工院校汽车专业系就是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流水线”循环模式的“生产”,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将本系各部门按照企业的要求加以改进、优化结构、按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生产”(教学培训),并通过各种技能考核,对“产品”(学生)进行严格把关,真正做到产教结合。当然,由于场地、教学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不一定能让每所技工院校或每个汽车专业系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操作,但可以用两到三个班作为“流水线”循环教学模式试点,在不断改进和积累经验后,逐步实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地全面铺开进行。
4教学理念创新
“有教无类”要与“因材施教”相辅相成地开展,适时实施分班教学,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起码是要遵纪守法的人。
技工院校的生源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也有部分是高中毕业生,他们选择进修技工院校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有主动也有被动。他们的水平能力也参差不齐,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习成绩较差,素质水平普遍较低(极个别主动入读技工院校的尖子生除外)。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以技工教育为主的技术类院校承担着对这个群体培养和教育的任务。试想如果没有了可以接收这个群体技工院校,会造成众多未成年的中考或高考落榜的青少年涌入社会,他们没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就业困难重重。因此,作为技工类院校,必须要有“有教无类”精神——只要他们愿意进来接受教育,不管是什么原因或目的,都应该尽量接收。
但是,针对每个学生就读的原因不同,水平能力不同,“有教无类”又应该与“因材施教”的理念相辅相成来实施。有的学生想学一技之长,主动入读技工院校,他们都想学好本领将来找个好单位就业;有的学生不愿意读书,不想读高中或考不上理想的院校,而家长们担心他们年龄还小,不合适过早投身社会,所以要求他们的孩子入读技工院校接受教育,这部分家长不奢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什么技能,只求平安度过三五年的校园生活;有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可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可一看课本就想睡觉。所以,技工院校更应该顺应“因材施教”的理念来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以汽车专业为例:应当在学生入学前或入学后不久就进行综合考核测试,实施分班教学。把新生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两个档次(考虑学生自尊和自卑心理,切不可以重点班或普通班的文字表述分类,要以序号代替分类,如:1、2、3班表示重点班,4、5、6班表示普通班即可)。考核的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通过设计一些问答和选择题目,摸查明确学生的入学目标、理论学习水平、写作能力、素质修养水平等;面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操项目和当面交谈,摸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分类后,重点班级可以在保证足够的素质教育基础上,侧重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普通班级的教学重点应该侧重以素质教育,塑造人格教育为主,这部分学员应多开展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素质教育类课程,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的课程比例,而专业技术类的课程占比应次之。
5结论:学无止境,不断创新
技工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更要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余正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58-71.
[2]王霆,周枫.汽车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72-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