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传承合作精神 实现多元发展
本刊编辑部
河北省衡水市地处冲积平原,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这里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有着光荣传统,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有了农民合作组织的雏形:全国劳模、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组长耿长锁,创办了饶阳五公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互助合作经营管理模式,解决了当时一家一户的生产难题,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巨大威力,至今仍影响着衡水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如今,衡水市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13407家,登记数量居河北省地级市首位;国家级示范社27家、省级示范社155家,打造了一批“精品社”“样板社”,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成员户均纯收入达4.6万多元,高出非成员户35%以上……如今,“两环一线”(环京津、环渤海,京九沿线)的区位优势更是为衡水市农民合作社多元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发展模式多元化。衡水市农民合作社探索出多样化发展模式。一是鼓励农民合作社再联合,如饶阳县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整合饶阳县区域内各类蔬菜生产资源,集检测、物流、销售、网络信息于一体,实现蔬菜生产优质高效,推动蔬菜生产销售的适度规模和节本增效。二是稳步推动公司领办合作社,如枣强县浩瑞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依托吉祥现代农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建成3个生态绿化苗木基地,投资近亿元流转土地6000亩,种植海棠近700万株。此外,衡水市还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农业生产要素作价入股合作社。
产业发展多元化。结合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衡水市引导农民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休闲观光旅游等新型农业产业业态。如饶阳县筛选经营管理好、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加强指导,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武强县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以股份合作汇集种养、加工、物流、销售等产业各环节经营主体,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枣强县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则在种植水果黄瓜、樱桃西红柿等新型蔬菜品种基础上,引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增加了成员收入。
此外,衡水市积极实现政策服务多元化,创优合作社发展环境。如衡水市委农工委与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为合作社产品对接市场创造条件,开展了农超对接、农科对接、农企对接、农金对接、农市对接、农社对接等“六个对接”;桃城、冀州等地,对新获得衡水市知名商标、河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合作社给予资金奖励,推动合作社产品提档升级;武强县建立县级融资平台,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美丽的衡水湖畔,耿长锁的“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为民造福”精神仍在一代代衡水合作社人中间传承,衡水市农民合作社将继续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