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其花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和每个阶段进行的预定设想和预定规划,有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教师处于全开放状态,时时刻刻与外界一切信息实行无缝接轨。
一名成熟的中职教师,除了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从事某项专业的实践能力,具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差一些,是普通高中筛选下来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略差。特殊的教育群体,决定了中职教师的成长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中职教师队伍,国家应该在现行的政策上有更多的优惠,为自愿加入教师队伍、热爱教育事业的拔尖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师范院校在年轻教师的培养上则需要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的巧妙融合。
理论培训、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学习是最佳的教师专业化推进的策略,培训要注重实效。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企业锻炼,去国外参观考察,去省内知名院校学习,参加校本培训,进行课例研究,组织专家、学科带头人举行讲座,等等。
攻读硕士,既是对知识的提升,又是对经验的沉淀;到企业实践、到国内外参观考察,既开阔了眼界,接触了新鲜的知识,又锻炼了技能,让理论与实践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能力进行多项评估和检测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或者邀请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带领教师参与的方式,开展可以满足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要真正体现校本培训的实效,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
校本培训中实施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课例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提出的,它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活动。
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为三个阶段、两次反思:“三个阶段”是指:注意自己已有经历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下课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得到的新行为阶段。连接三个阶段活动的是两轮有引领的互助反思:反思已经存在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距离,实现向更新理念的一次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飞跃;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距离。课例,则是重复再现一个实际教学的例子,是对某个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的描述,它以教师的实践知识为主,包括行为、态度、工作技巧、关注、重要事件经验等。
开展课例研究的步骤:学校拟定课例研究方案,包含研究目标、组织领导、实施过程、评价方法、保障措施;教研组制订课例研究具体实施过程的规划,包含研究目的、具体时候、试点教师、具体操作方法等,聘请专家、教研员参与,配合构成研究小组,可以按着下列模式举行:
1.一位教师抓住主题,针对统一内容持续上三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
2.几位教师抓住主题,针对统一内容接连上三轮研究课(多轮研究课),教研组长身先士卒,举行课例研究,反馈效果会更好,这种模式对教研组开展校本培训十分相宜。
开展校本培训,举行课例研究,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构建着一种新型的讲求沟通、共鸣、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职专业课教师还可以采用“两课”的评选,各级公开示范课,让教师在理、练两个环节中累积的技能和经验进行新的组合,在应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力求创新。
中职文化课教师可以灵活借用课例研究,促进自己本身的专业化成长。专注于个人素质、服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三个方面,尽力让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努力进修深造,充实相关的专业职业素养。还要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注意与专业课的相互沟通,了解专业特点和生产实际,把职业道德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由此可见,靠名师来引领的作用非同一般。开展名师论坛,为一线教师一对一实训引导,能加速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度。
中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角色,就应该以沟通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以学问家的身份传授知识,以实践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因此,中职教师要不断学习培训,积极投身于课例研究之中,凭借“实践性知识”来保障与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