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因而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油田气 B. 潮汐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2. 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生长,常用的一种磷肥叫作“重过磷酸钙”,它的主要成分是Ca(H2PO4)2,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3 C. +5 D. +8
3.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①为使饮料长期保鲜,可在其中加较多的苯甲酸、山梨酸等食品防腐剂
②使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来养猪
③用福尔马林(50%的甲醛)保鲜鱼肉等食品
④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作为膨胀剂来做面包
⑤在饲料中添加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使家鸭产下“红心鸭蛋”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4. 亚硝酸钠又被称为工业盐,其外观与氯化钠相近。亚硝酸钠有咸味,但有毒,加热至320℃以上会分解,能溶于水。近年来,建筑工地多次发生民工误食工业盐导致中毒的事件。下列方法中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是( )。
A. 分别品尝味道
B.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小试管中加热
C. 分别用水溶解
D. 分别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再测pH
5. 大气污染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近几年我国各地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行动方案,在燃煤污染、重点企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城乡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特殊时段空气质量管控等5个方面取得了实效,实现了空气质量的逐步改善。今天,保持空气清新,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1)下面是我国某市的一份空气质量预报表。
①从表格可以判断,该市的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 ;
②二氧化硫(SO2)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生产焦煤时除去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是“石灰石脱硫法”,所用原料为石灰石,产品为石膏(Ca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第1步:分解石灰石 ;
第2步:生石灰与二氧化硫反应 ;
第3步:上述产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石膏 。
(2)一氧化碳(CO)也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的不完全燃烧可表示为:
C8H18 + 12O2 → 7CO2 + CO + 9H2O
某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描绘了某市市中心空气中CO含量的变化曲线(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0到24小时,纵坐标表示CO含量),你认为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3)据媒体报道,目前家居环境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装修油漆中超量的甲醛(CH2O)所致,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甲醛捕捉剂”,其含有的过氧化氢(H2O2)可以有效地将甲醛氧化为无毒气体,同时生成水。试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适合初中学生)
6.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后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下列某种粉末状的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符合此条件的盐是( )。
A. NaNO3 B. KCl C. ZnSO4 D. FeSO4
7.为防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室内空气可用0.8%的过氧乙酸(C2H4O3)喷雾消毒。过氧乙酸不稳定,有刺激性很强的醋酸气味。你认为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CH3-C-O-OH B. CH3-O-C-OH
C. CH3-O-O-CH D. HO-CH2-C-OH
8. 2015年6月初,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切勿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使用两种洁污剂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氯气而导致中毒的事件。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
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有氯元素,它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 和 。当另一种具有 (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如下产生氯气的反应: 。
9. 工业上可用2-乙基蒽醌(流程图中的A)经两步反应制备H2O2,其工艺流程图可简化表示如下。
(1)流程图中涉及原料被还原的反应方程式可写成: ,涉及原料被氧化的反应方程式可写成: 。
(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力争使生产工艺中的原子利用率达100%。用以上方法生产H2O2可否成为理想状态下的“绿色化学工艺”?
10. H2S进行燃烧,当O2量少时,生成S;当O2量多时,生成SO2。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也有类似情况(据氯气量多少分别生成PCl3、PCl5)。
若红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5∶8发生燃烧反应,请写出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 (适合高中学生)
2016年第12期答案
1. C 2. B 3.B
4. O2;He;CO2;N2
5. D 6. CD
7.(1)CuSO4 + Fe = FeSO4 + Cu
(2)Cu2(OH)2CO3 + 4HCl = 2CuCl2 + 3H2O + CO2↑或Cu2(OH)2CO3 + 2H2SO4 = 2CuSO4 + 3H2O + CO2↑
(3)GCHO + 2Cu(OH)2=GCOOH + Cu2O↓+ 2H2O
8.(1)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NH3·H2O NH3↑+ H2O
(2)防倒吸
(3)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NH4Cl
(4)过滤;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时固体大部分会消失,在试管口又有较多的固体凝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