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老宅

2017-02-06 15:53李雅欣
读写算·高年级 2017年2期
关键词:书虫爪子小猫

李雅欣

推开古老而破旧的大门,几把破木椅和竹凳立在地上,电动车摆在斑驳的墙角边,洗手池也靠着墙面,整个布局很凌乱。周遭的一片都是湿嗒嗒的。

破木椅下面是用大理石台垫着的,很显然,它的棱角已经被磕掉了,地板和墙面上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就像糊上了一层墙纸似的。椅子上,挂着两条红色的毛巾,下面摆着两瓶“立白”洗洁精,仿佛这间屋子随时都需要清洗似的。老式电动车的车篓和洗手台上都是锈,主人可能很久不用它了。

一阵阵笑声打破了我对周边的观察,一位老妇正在给她的小孙子洗澡。蓝色的透明塑料盆里,坐着一个刚满三岁的小男孩儿。小家伙那嫩滑如莲藕般的胳膊,正挥舞着玩水,就像在河边戏水。他的头发很有特点,只有头顶靠近前额处,有一撮头发,其他地方都光溜溜的。阳光照射在他那光滑细腻的脸上,好像刺到了小家伙的眼睛,使他眯着双眼,却又努力睁开。

小孙子快活地挥着水,水溢出盆外,洒在老妇人的绿绒拖鞋上,那拖鞋的颜色变得更深了。老妇人的头发简单地盘了起来,双手正搓着红色的毛巾。她两只胳膊上的袖子捋起了一半,灰色的上衣,带着花纹的灰裤子,紧紧地贴在老妇人身上。她的胳膊上带着一只银镯,镯子碰着盆儿,发出”咯咯”的响声,这可逗坏了小家伙,他也开始挥着腕上的银镯。外面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老妇黝黑的脸庞和小孙子的头上。

风把这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却也关上了我那扇记忆的门。

(指导教师 顾启淋)

小作者的观察力很强,一幅油画般的静态照片,却无声地泄露出这么多秘密。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字里行间流淌着《城南旧事》的韵味,“风把这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却也关上了我那扇记忆的门”,结尾流露出作者对早已溜走的童年的不舍之情。

湖北 毕传高

【名家美文】

杨 绛

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猫,才满月,刚断奶。它妈妈是白色长毛的纯波斯种,这儿子却是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圆脸,灰蓝眼珠。

我们的老李妈爱猫。她说:“带气儿的我都爱。”小猫来了我只会抱着,喂小猫的是她,“花花儿”也是她起的名字。那天傍晚她对我说:“我已经给它把了一泡屎,我再把它一泡溺,教会了它,以后就不脏屋子了。”花花儿从来没有弄脏过屋子,一次也没有。

一次,它聚精会神地蹲在一叠箱子旁边,忽然伸出爪子一捞,就逮了一只耗子。那时候它还很小呢。李妈得意说:“这猫儿就是灵。”它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

一次我们吃禾花雀,它吃了些脖子爪子之类,快活得发疯似的从椅子上跳到桌上,又跳回地上,欢腾跳跃,逗得我们大笑不止。

有一次我午后上课,半路上看见它“嗷、嗷”怪声叫着过去。它忽然看见了我,立即回复平时的娇声细气,“啊,啊,啊”向我走来。我怕它跟我上课堂,直赶它走。可是它紧跟不离,直跟到洋灰大道边才止步不前,站定了看我走。

花花儿毕竟只是一只猫。我们并入北大,迁居中关园。花花儿依恋旧屋,由我们捉住装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渐渐习惯些,可是我偶一开门,它一道电光似的向邻近树木繁密的果园蹿去,跑得无影无踪,一去不返。我们费尽心力也找不到它了。

我们伤心得从此不再养猫。

【写法交流】

眼镜老师:杨绛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花花儿》向我们介绍了一只叫“花花儿”的小猫咪。下面我们以“多角度介绍动物”为话题,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小书虫:我觉得先要介绍动物长的是什么模样,也就是动物的外形。

小可乐:作者观察小猫很细致,文章第一段分别从猫的整体、背部、尾巴、爪子、脸、耳朵、眼形、眼珠等部位有顺序地进行介绍。

眼镜老师:俗话说“画虎要画形”,介绍动物从其外形入手是完全有必要的。作者刻画小猫,在“画”其形时,你们发现没有,有一个角度贯穿其中,使描写有顺序,有层次,这个角度是什么呢?

小可乐:是颜色吧。

小书虫:全身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尾巴、爪子、耳朵是黑的,脸是白的,眼珠是灰蓝的,眼眶是黑的。

眼镜老师:对,找准角度,有序表达,写出动物外形特点,这是介绍动物的第一种实用方法。本文还注意用事例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动态中刻画小动物,你们能找出来吗?

小可乐:“刚满月的小‘花花儿在李妈的教会下,学会了不随地拉屎拉尿,爱卫生的好习惯”,这是猫的天性,我家的猫也是这样。文章还写了猫抓耗子,这更是猫的天性。

小书虫:“还有小猫很懂事,很有灵性,很温顺,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座后等候”,这只猫还很顽皮,有好吃的快活得发疯似的。

眼镜老师:在描写这些习性中,作者抓住了一个角度,就是动作,你们找找看看有哪些动词?

小书虫:小猫抓耗子时,有“蹲”“伸”“捞”和“逮”;在吃到好吃的时候便“欢腾跳跃”。

小可乐:小猫孤独时“嗷、嗷”怪声叫着,见到主人“啊,啊,啊”娇声细气。它一道电光似的“蹿”出家门,跑得无影无踪。这些动作也将猫刻画得活灵活现。

眼镜老师:抓住特点,动态描写,细致描摹,写活习性,这又是一种介绍动物的方法。想想本文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小书虫:“它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它忽然看见了我,立即回复平时的娇声细气”,运用了拟人手法。

小可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它一道电光似的向邻近树木繁密的果园蹿去,跑得无影无踪”,这两处运用了比喻手法。

眼镜老师:本文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只非常具有灵气的猫咪“花花儿”,作者一家对这只猫的感情怎么样呢?

小书虫:“李妈爱猫,抱着它把屎把尿,像对待小孩似的”,表明猫与作者感情浓厚,形影不离;“猫走后我们全家都极力寻找,却没找到,作者从此不再养猫”,是怕感情伤不起。

眼镜老师:巧用修辞,表达出细腻情感,这是我们从这篇文章里学到的第三种方法。

小可乐:我认为人与动物的感情是深厚的。猫不是因为外形而可爱,是因为它与人类感情深而可爱。

眼镜老师:说得太好了。下面我来总结一下,在刚才的探讨过程中我们有三点共同体会:一是按顺序表达,准确地把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出来;二是抓住动物主要特点,多用动词,在动态描写中把动物的生活习性表现出来;三是多用修辞手法,把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

【例文】

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乌沙畈小学小溪流文学社 高 雅

从小我就很喜欢小动物,靠近它们时感觉有一股亲切感。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小猫就成了我的小闹钟,叫我起床。放学回家的时候,一见到我,它便兴奋地叫上几声,跳上几跳,而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上去将它抱起转个两三圈,以表示我对它的喜爱。

我们还经常玩“抛皮球”的游戏,我会把皮球从我这儿抛到它那边,它目不转睛地盯着球,当球快靠近它的时候,两只前爪向球伸去,它的手灌篮似的碰了一下球,球便落到了它的面前。而如果我一不小心把球扔到了房顶上,不用我指挥,它便迅速地跑过去,展示自己的高超“技术”——一下子跳到房顶上,用手一点一点往前拨,球便慢慢地从房顶上掉下来。

每当我开心的时候,它也开心;每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它会逗我开心;每当我成功了,我会和它一起分享我成功的喜悦;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会向它倾诉,它也会帮我分担忧愁。

小猫是我的知心伙伴,我的喜怒哀乐,它都一清二楚,和它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和小猫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和小猫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章语言自然活泼,充满了童趣。文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猫的生动形态描写了出来;结尾用排比句再现了与小猫同乐的画面,表现出喜爱之情,点明了主题。

猜你喜欢
书虫爪子小猫
嗨,小书虫
奇怪的“爪子脸”
小“书虫”如何养成
嗨,小书虫
嗨,小书虫
带爪子的鞋子
小猫
你想要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