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是2017年天津全运会、全国学生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频繁被媒体提到的词汇之一。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参赛的运动员中有562人来自大学,参加了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现代五项等项目;在2017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代表团中,有部分参赛大学生来自专业运动队。由此,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自1987年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开始的30年中,一大批大、中、小学校进行了“教体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探索与实践的结晶,人们有理由呼吁让“体育回归教育”。
1985年12月,为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参加世界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准备,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在山东掖县召开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了贯彻《规划》的精神,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开始起步。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以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200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清华模式”培养的学生运动员胡凯夺得男子百米冠军,为中国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能否得到实质性提高以及我国高校能否真正实现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给出了肯定回答。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教体结合”,“要以普通高等学校为龙头,逐步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2017年7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为加强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探索培养高水平优秀体育人才、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进行统筹安排”。
由此可见,“教体结合”体现的是教育部门试图把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到一种通过教育系统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全新机制,发挥学校体育作为普适教育的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学生运动员。
然而,在30年“教体结合”的探索中,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未有效建立起来:目标上,缺乏竞技体育更快、更高、更强的“为国争光”目标要求,发展目标不明确;管理上,选拔输送机制和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建立,项目布局不平衡,招生与管理不规范;竞训上,没能构建起符合学训结合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赛体系,一旦进入考试期就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学习上,竞赛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调配,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难度加大,一旦进入比赛期就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学训矛盾未解决。
进一步分析会注意到,党的教育方针历来都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离开了体育,教育就谈不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运动训练是体育的手段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运动训练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塑造着被训练者的体育精神、道德品质。由此,应该看到,不存在“体育回归教育”。我们频繁讨论的“教体结合”其实并非指教育与体育的结合,而是特指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的结合、运动员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结合。
今天,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普通学校培养优秀运动员经验的不断成熟和把握训练竞赛规律能力的不断提高,深度融合专业体工队和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和竞赛体系的培养模式将会更加完善。如,构建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多元投入的我国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和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竞赛体系(图1)。
图1 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学校运动队、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体育俱乐部有机结合,青少年竞赛体系、学校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国家队在学校、体校、俱乐部、职业队中选拔组建,运动项目协会对赛事审批、认证、管理和监督,不同类别运动员分层逐级有序参赛。
教育系统投入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的学校代表队将为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提供绵延不断的动力支持。小学是培养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的重要阶段;中学是培养奥运会冠军的基地,高校是绝大部分运动员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必经之路,由此将形成强大的运动员人才培养和选拔人力资源生态链。当前,应鼓励高校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在训练体系和文化培养体系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建立大、中、小学“一条龙”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一条龙”的“龙头”,在运动员选材、科学训练、教练员协作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疏通渠道,加强协作,不断提高整体化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体育系统投入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体校、运动学校是我国以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方各级政府要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将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一“两纳入”要求,以及文化教学、教师配备、教师培训等该教育部门管的全部交由教育部门管理,日常管理、竞赛训练等由体育部门管理,建立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模式。
社会力量投入的各级体育俱乐部是发现青少年运动员、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摇篮,与学校体育共同构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体系的塔基。协会、俱乐部、教练员、家长和青少年运动员是这一体系上的五大要素。协会为俱乐部承担技术指导和资源整合功能;俱乐部承担训练和参赛功能;教练员承担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训练任务;家长在俱乐部的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鼓励青少年参加项目培训和比赛,同时承担青少年参加俱乐部培训和参赛的经费;俱乐部青少年运动员要做好训练、参赛和文化学习的平衡。
这一体系的形成,需要对现有的青少年竞赛体系、学校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将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合二为一,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体系;平日校内班级比赛,周末同城校际比赛,假期跨区域全国比赛;确定职业联赛的职业属性,在大学生联赛之上举行,根据项目差异在大学联赛的不同年级阶段选秀,保证各级学校联赛的最高水平;国家队在学校、体校、俱乐部、职业队中选拔组建,确保国家队选人用人的广泛性,以保障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运动训练回归校园、回归教育本源。
钟秉枢
201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