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祥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唐代著名诗人,唐德宗朝状元,宪宗朝宰相,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为武则天曾侄孙。历任华原县令、比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剑南西川节度使、宰相等职。武元衡诗名震中唐,为官清正廉明,力主坚定不移地武力镇压藩镇割据,以大度儒雅的铁血宰相名垂青史。
一、状元诗人,德宗钦叹“是真宰相器”
武元衡是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著名诗人。据《旧唐书》记载,武元衡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诗赋文俱佳,尤其工于写诗,以五言诗最负盛名。宋人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评价说:“武元衡律诗胜古,五字句又胜七字。”武元衡一生写了很多诗,《全唐诗》收录其诗两卷、191首,《二十六家唐诗》《唐五十家诗集》《唐人百家诗》等,都收录有他的诗篇。其诗作一经问世,时人每每竞相传抄,许多诗篇被配上乐曲,广为传唱。
建中四年(783年),武元衡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后任华原县令。据《新唐书·武元衡列传》记载,唐德宗李适非常欣赏武元衡的才学人品,一年内三升其职。“德宗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擢为御史中丞。尝对延英,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
二、入川主政,和颜悦色“被酒浴”
中唐时期,朝政腐败,宦官擅权干政,藩镇割据愈演愈烈,民生凋敝,唐王朝的中央集权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势江河日下。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同年八月,顺宗李诵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唐宪宗素知武元衡清廉正直,德才兼备,对其信任有加,元和二年(807年)正月,任命武元衡为宰相。
武元衡力主打击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有人上书宪宗,称镇海节度使李锜图谋反叛,劝宪宗及早召回李锜,免生不测。恰好李锜此时上表请求觐见,宪宗便遣使召李锜。李锜却出尔反尔,称病请求延缓时日,宪宗连续三次派使者前往,李锜都以生病为由婉拒。
宪宗征询群臣的意见,宰相郑絪主张宜“静察缓图”,不可对李锜逼得太紧,以免他狗急跳墙,滋生事端。武元衡坚决反对郑絪的意见,上奏宪宗说:“不可,锜自请入朝,诏既许之,而复不至,是可否在锜。陛下新即位,天下属耳目,若奸臣得遂其私,则威令去矣。”
宪宗深以为然。采纳武元衡的意见,再次遣使敦促李锜入朝,李锜自知纸里包不住火,遂于元和二年(807年)十月公开举旗造反。很快,叛军被剿灭,李锜被活捉腰斩。
在此之前,朝廷派名将高崇文讨平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叛乱,任命高崇文为检校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然而,这个高崇文带兵打仗是行家里手,处理州郡政务却一窍不通。蜀地叛乱刚刚平定,民众怨声载道,社会秩序一团混乱,急需一位贤明老到的理政高手替代高崇文。
应当派谁当此重任呢?唐宪宗遍观满朝文武,最终把期许的目光落在了武元衡身上。于是,拜武元衡为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将行之时,宪宗亲临安福门慰问送行。
武元衡治蜀政绩斐然。不过,街头巷尾的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赫赫政绩,而是他的大肚能容和温文尔雅。
武元衡顶着宰相的头衔来西川主政,地方官设酒宴为他接风洗尘。席间,灯红酒绿,美姬笙歌,宾主频频举杯,气氛煞是热烈。武元衡兴致极高,彬彬有礼地与前来敬酒的人群相互致意。
觥筹交错间,西川从事杨嗣来向武元衡敬酒。杨嗣已喝得酩酊大醉,酒气熏天,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走到武元衡跟前:“这一大杯,你你你,给我喝下去!”
武元衡看看醉醺醺的杨嗣,又看看那满满的一大杯酒,无奈地笑笑,向杨嗣频频颔首表示歉意。没想到这杨嗣酒胆包天,一下子将酒泼到武元衡身上,又随手抓起桌上的酒杯向武元衡泼去,边泼边喷着满口酒气嚷嚷:“今天我给你洗个痛痛快快的酒浴……”
举座为之震惊。
大家屏住呼吸,等待武元衡发作。谁也没有想到,武元衡竟一动不动,任杨嗣把酒泼完,才微笑着缓缓地站起身来去换了一套干净衣服,又和颜悦色地坐回酒桌与大家推杯换盏,开怀痛饮。此等雅量,令人钦佩。
三、铁血宰相,力主削藩遭劫杀
元和八年(813年),唐宪宗召武元衡还朝,继续任宰相。当时,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遥相呼应,抗拒朝廷,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朝中又派系林立,钩心斗角,有些重臣与藩镇私下串通,沆瀣一气,甚至暗中助纣为虐。唐宪宗为此头疼不已。
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吴少阳奏表,请以吴元济为代理淮西节度使,朝廷不许。吴元济举兵反叛。
在如何对待日益崛起的藩镇问题上,朝中历来存在着主战派与主和派两大阵营。武元衡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是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主张必须不惜血本坚定不移地实施武力镇压。所以,唐宪宗委任武元衡全权统筹对淮西叛军进行清剿。
吴元济之所以敢于公开举旗造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其他藩镇的怂恿与支持,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都暗中与吴元济勾结。王承宗上疏请求赦免吴元济,遭到武元衡的严厉斥责。李师道心狠手辣,一方面,他派出部队伪装盗贼去焚烧河阴(今河南荥阳东北)的粮食,企图破坏唐军的军需供应;另一方面,又派出刺客潜入京城,伺机刺杀武元衡。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凌晨,夜漏未尽,天色微明,黎明前的黑暗依旧笼罩着大地,街道上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车马行人,武元衡依例赴大明宫上朝。武元衡在卫队的簇拥下刚刚走出府邸静安坊东门,就听到道旁树丛中有人高呼一声“灭烛!”卫队开道骑士立刻警觉起来,厉声喝问:“谁?想干什么!”话音未落,黑暗中飞出一支冷箭射中了武元衡的肩部。原来,藩镇不能迫使武元衡屈服,便铤而走险,痛下杀手,派出刺客埋伏于武元衡上朝的必经之路,驱散卫士,砍下武元衡的头颅呼啸而去。可怜一生政绩卓著、儒雅达观的铁血宰相,就这样为坚守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执着追求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四、品评
读《新唐书·武元衡列传》,我们耳边不由得响起杜甫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旧唐书·武元衡列传》评论说:武元衡“朗拔精裁,为时羽仪,嫉恶太甚,遭罹不幸,剚刃喋血,诚可哀哉!”既赞其颖悟超群,长于治世,堪称时代楷模,又责其太过憎恨邪恶,才导致了身罹不幸。笔者认为,此评价未免有失公允。倘或武元衡像那位著名的“模棱宰相”苏味道一样,世故圆滑,凡事不置可否,首鼠两端,何以能够“为时羽仪”?倘或无武元衡的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旗帜鲜明地力主武力削弱藩镇,何以成就其不世勋业,成就其辅弼之功?
(责编 / 傅建芬)
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