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徽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自然和社会中自发融合,兼容了舞蹈自娱性和表演性,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诗歌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受到生理机能、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变化影响的花鼓灯,在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格样貌。在现代经济文化的疾速发展下,花鼓灯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编创出形式多样并具有时代特色和当代意识的舞蹈作品。
【关键词】安徽花鼓灯;表现形式;变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46-02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兼有南北特色的花鼓灯形成了热情、细腻,同时又具有悲剧和喜剧因素的风格。该舞种在基本格调上集中凸显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审美特征,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特点。同时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人们传统审美观受到了现代思维的磨合与碰撞后,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改变是否会使该舞种保持原有的风格特色与人文精神?
一、舞蹈动作的变化
(一)原生态的动作风格
安徽花鼓灯是每逢春节或是农闲时分流行于怀远县、凤台县等地的一种主要文娱形式。创造者们用它来反映群众热切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朴实感情。花鼓灯中有许多舞蹈动作直接来自于劳动生活,如“簸箕步”以扇子模仿簸箕表现收粮时的动作;又如“单挎篮”、“单背巾”等都是模仿农村妇女的各种劳动生活。还有许多优美的舞蹈动作是来自于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如“风摆柳”、“风吹荷花”、“凤凰三点头”、“野鸡溜”等。而另一种类型的动作虽然不直接来自生活、劳作,但反映了人民朴实的审美感情。如艺人们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扇花。这些动作既能显现人民群众的智慧,也表现出人民群众在艺术欣赏中对美的要求。另类的舞蹈动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舞者脚穿“衬子”模仿裹足女子行路有关。穿上“衬子”后,舞者需将身体重心移向右后方来保持平衡;以“梗”为特色且具有轻、溜、脆、稳的特点,是由于打击乐常伴有“休止”而形成。前走走、后退退的动作都是因踩“衬子”站不住而形成的。花鼓灯学者将其动作特点概括为“重心靠右后、走动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中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
(二)当代动作特色
流传在民众间的民间舞蹈动作,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舞蹈动作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而改变的依据是时代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变化、突破,给花鼓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节目。如曾获得2006年中国民间鼓舞大赛金奖的《鼓乡情韵》,该舞为情绪舞蹈,借热烈奔放的花鼓灯锣鼓及各种表现手段,展现了安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近几年,随着花鼓灯舞蹈进入舞台,有些“原汁原味”的动作保留、有些动作根据舞台表演的需求加以美化、有些以舞蹈动作为素材加以改编,其舞蹈风格、动作韵律也因此而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2013年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中,由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舞蹈作品《淮水情兰花弯》就与其他花鼓灯舞蹈不同,整个舞蹈看起来细腻优美,没有了当初的古老质朴。但笔者却认为,“原生态”的动作风格在舞蹈中并未体现出来,如“柔里刚、刚中柔”,内力与外力之间对抗的动作特点并不是很清晰。一个舞种或一个民族的舞蹈作品的动作风格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与舞蹈编导有很大关联。舞蹈编导作为作品的创作者,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要加工或改变原有的动作,在这样的过程中,舞蹈风格必然发生变化,笔者认为,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要保存它的淳朴性,也即“原汁原味”。
二、舞蹈服饰的突破
(一)原生态的服饰特色
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服饰,在民族舞蹈中也有着非凡的重要性。民族服饰体现着本民族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它制约着舞蹈动作特色的发展,且更能体现出民族舞蹈风俗中实用性的意义。花鼓灯的舞蹈服饰同样富有丰富的价值,拥有独特的风格及文化属性。花鼓灯传统舞蹈服饰是人民大众日常服饰的艺术再现,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六大部分,即头饰、上衣、下装、鞋、配件、道具。在没有专业且刻意的舞美设计和服饰造型的前提下,不管是从服装图案上或是头饰上,包括舞蹈素材,都秉承花鼓灯独特的艺术精髓,彰显了传统舞服的个性。
(二)当代服饰特色及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花鼓灯艺术从传统的、保持着汉民族淳朴奔放的“原生态”民间舞蹈,演变成优美潇洒、自然清新的表演性舞蹈艺术。继承、借鉴、创新是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于花鼓灯舞蹈服饰。如在废除妇女缠足后,“衬子”被取缔,改穿布鞋。在鞋头上装饰线球或绣上图案,颜色也多为红色或白色。我们要在继承传统、借鉴历史的同时,不忘革新、创造,使花鼓灯舞蹈服饰在“原生态”与现当代的矛盾中把握自己的平衡点。现当代的花鼓灯舞蹈服饰正淘汰一些棉质服装,为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服装的附着量,来适应人体运动。有些剧团将上衣袖子做成短袖,衣服长度改短,甚至露出腰部,这样虽有利于舞蹈自身动作的多角度运动,但这种提高舞蹈服装功能性的方式容易受到观念和伦理等方面的制约。
道具也被归纳到服饰中,女角的手帕和折扇是安徽花鼓灯的特有表演道具。舞蹈作品《徽娘》打破以往的陈规,整个作品中未出现折扇的影子。这是一种创新上的进步,还是因而会失去花鼓灯独特的魅力?从舞蹈作品《淮水情兰花弯》的舞蹈服饰中,既能明显看出该舞蹈正在摆脱传统服饰的束缚,也能体现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
三、舞蹈音乐的不同
(一)原生态的音乐形式
民间舞是由民众创造、负载、传承、发展的舞蹈,起初是民众在耕作后,闲暇休息时边唱边跳的一种娱乐性活动。之后,音乐与舞蹈被专业舞者经过整理、提炼、加工而成教材,为表演舞台民间舞蹈作品奠定基础。音乐又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元素之一,起到烘托舞蹈情绪和情节的作用。安徽花鼓灯音乐分为花鼓灯锣鼓、花鼓灯歌和后戏小戏。安徽人民非常热爱花鼓灯那欢快热闹的锣鼓、抒情优雅的灯歌和情调独特的小戏。在此,笔者仅简单介绍一下花鼓灯锣鼓和花鼓灯灯歌。
1.花鼓灯锣鼓。热情奔放,节奏力度强且具有浓烈感染力的锣鼓伴奏艺术是安徽花鼓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锣鼓一响,脚板发痒”,边走边打边舞已经成为花鼓灯的艺术特点之一。类型复杂的鼓点、变化多样的手法、变幻无穷的音色,都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地方特点。无论是单独表演还是舞蹈伴奏的锣鼓,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节奏点上休止多;第二,常有不规则的节拍出现;第三,会有对仗式的锣鼓句,且用锣与鼓分开演奏的方法;第四,多变的演奏技法。由于节奏、节拍、技法、音量的改变,以及配器的差别,形成了花鼓灯热烈、欢快紧凑、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
2.花鼓灯灯歌。安徽花鼓灯灯歌是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它成功借鉴了中国戏曲的精华部分,提升了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表现力,推进了历史的演变发展。花鼓灯的灯歌就是专门为花鼓灯舞蹈服务的,其歌词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涉及面宽。在早期,花鼓灯灯歌只清唱一些当地的山歌小调,其目的是为在花鼓灯演出中起到短暂休息的作用。不同的花鼓灯灯歌反映不同的主题内容,歌曲风格以诙谐幽默为主,分歌唱和伴奏两部分。
(二)当代音乐的使用
舞蹈音乐在舞蹈作品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成功也决定着舞蹈的命运。现代舞蹈文化强调个性发展、个性自由,而花鼓灯音乐形成作品的思维过程是历史群体性的。目前,安徽花鼓灯的音乐存在三种发展趋势,第一种主要体现在安徽花鼓灯的传统曲目品牌中,保留着安徽花鼓灯传统的最具民间特色的音乐形式。第二种是在传统花鼓灯音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这是创新音乐的表现形式。如《摘石榴》的音乐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浓缩延伸,将爵士音乐鼓点和花鼓灯锣鼓点融合,摄取新的音乐听觉艺术效果,为花鼓灯锣鼓的创新和舞台的思维空间开拓做了很大尝试。第三种是去掉传统安徽花鼓灯的音乐,完全使用现代音乐。如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编创的舞蹈作品《黄山云涌》,其音乐没有一处使用灯歌和锣鼓,并未体现花鼓灯舞蹈的特色。这种多元的音乐是否适用于花鼓灯,是学者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舞蹈动作、服饰、灯歌及锣鼓的结合,创造了安徽花鼓灯标志性的艺术。同时打造了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最完整、最系统的歌舞艺术。在生活节奏、思维、信仰、审美的变化下,民族民间舞也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模式。当原生形态花鼓灯受舞蹈审美心理的影响,逐渐成为准自然舞蹈,安徽花鼓灯形态与现象也因此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民间舞蹈审美倾向极力靠近主流审美观,这成为当前花鼓灯传承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关注点。更重要的是,民间原生形态的花鼓灯舞蹈之所以靠近学院派花鼓灯舞蹈,其根源在于民间花鼓灯舞蹈主体的创造性基本上已经消失,舞蹈本体的生命逐步衰落。如何将舞蹈美、时尚美与传统美相融合,以及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完美交融,这样的平衡点该怎样去把握,这其中的价值需要学者们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高倩.安徽花鼓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3]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出版,1998.
[4]中华舞蹈志(安徽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喻林.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6]庄英邦,李芹芹,胡晓雯.分析安徽花鼓灯兰花表演艺术特点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1(10).
作者简介:
沈晓珊,女,江西南昌人,汉族,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舞蹈方向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