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成为一名很好的歌者,自身先天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一副优美的嗓音是必不可缺的,再加上声乐语言中的良好乐感,在声乐的成功道路上就走过了一半的路径。
【关键词】声乐;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9-01
声乐教学是一项艰难而又复杂的过程,重在抓住关键解决问题。
一、重视基础,建立扎实的基本功
美声唱法中有声部的划分,即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和发声器官的构造都有所差异,使其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初学者只有确定了自己的声部,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技巧。美声唱法还有三个声区之分,即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教育家们常把中声区称为自然声区,也可以称它为基础声区,中声区的基础打好,有利于向高声区和低声区扩展音域。中声区和其他两个声区相比较容易掌握,这个声区的音域从音乐线条来看比较平稳,演唱时容易统一音色。有的学生在一首歌曲演唱中,声音时而集中明亮,时而暗淡空洞,时而靠前,时而靠后,这就是声区不统一的现象,我们要强调声音的位置和音色上下前后保持一致,绝不能一个声区一种唱法。导致声区不统一的重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所掌握的演唱技巧不够成熟;二是学生在概念上理解错误,认为中声区要用口腔共鸣,高声区要用头腔共鸣,低声区要用胸腔共鸣,我们应该合理分配合理运用共鸣,每一个声区都要由三种共鸣共同完成,只是需要我们演唱者自己来调节。低声区更要注意高位置的保持与运用,这样声音才不会暗淡空洞,低声区并不需要特意去找胸腔共鸣,只要喉结吸开,气息下沉,声音走上去时胸腔自然会有振动,如果特意去找胸腔共鸣必然会导致压舌根的现象。中声区如果只用口腔共鸣演唱,声音则缺乏穿透力,位置低而散,加入面罩共鸣后声音会传的很远,只要喉咙打开,气息饱满,这样自然也有了胸腔共鸣。高声区也是相同的唱法,只不过面罩共鸣更加明显。所以不论是哪个声区,最终声音都是送往头腔,这样音色才能达到统一。
二、掌握方法,完善吐字的清准美
语言是由元音和辅音两个因素组成。元音在汉语中称为韵母,在其他外语中称为母音;辅音在汉语中称为声母,在其他外语中称为子音。美声唱法中要求母音统一,所谓母音的统一,在意大利语中的aeiou五个母音,要求在演唱上音色及明暗程度要一致,不能有的靠前有的靠后,i和u是相差最明显的一对母音,演唱时则要i中含u,u中含i,放在一个点完成这五个音,也就是在大牙的位置来咬字。如发u母音,口腔里面要打开,双唇呈合口乎,在大牙咬字发音,这样才能唱准确,所以嘴唇和舌位只是配合字的发音,发音的着力点还是在口腔深处。也就是说打开喉咙后直接把字放在那里,这个位置才能容易获得面罩共鸣,从而使声音的位置、音色都统一。
辅音的形成主要是靠唇、齿、舌来完成。其部位主要是口腔的前半部,辅音的位置与平时讲话相同,因此比较容易理解。在发声练习中,我经常会强调忘掉下巴,把嘴解放出来,所以只有把母音放在大牙深处,把声音的共鸣放在面罩里,这样才能让嘴放松,使唇、齿、舌部位灵活自如,无论动作多大都不会影响声音。这三者的结合也是练声中的一个难点,需要长期的过程去协作,从而做到密切配合而不相互干扰。
三、广读博闻,建立良好的音乐修养
提高音乐修养与学习歌唱发声同等重要,否则就会只唱情或唯唱声。因此要提高作品的理解能力,对生活的观摩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声乐修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丰富音乐理论知识水平。如乐理、中西方音乐史、欧洲声乐发展史等;第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多听多看中外歌唱家的演唱会及歌剧,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学习其中的舞台表演及经验;第三,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演唱作品前我们可以先阅读作曲家的人物传记,了解所处时期的社会形态和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揭露批判以及赞美了什么,了解了相关的信息方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时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细节,做到多听、多看、多想、多读和多唱。多听:条件允许情况下,我们要多听音乐会,也可以多听唱片,不仅要听中国的,同时也要听国外的;多看:多看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鉴赏水平。一是看各种不同的表演,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二是观察生活,很多细节问题可以给我们心灵上很大的触动,可以得到启发;多想:就是不能懒惰,要勤于思考,做到仔细读谱认真分析;多读:读书可以提高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不但要多读音乐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多唱:一是要演唱大量的声乐作品,包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曲。二是要多参加实践演出,锻炼心理素质,增长表演经验。
作者简介:
姜姗姗(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黑河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语音与歌曲演唱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研究”,项目批准号:16YSC03,项目类别:青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