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
电泵井是喇嘛甸油田主要的大排量采油方式之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受地层供液不足影响,部分电泵井无法保证在高效区间运行,导致能耗增加,设备故障频发[1]。因此,针对低排量效率、低沉没度的电泵井采取了扬程优化、变频调参以及应用液量反馈装置等措施,满足电泵井高效低耗的运行需求。
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部分电泵井由于各种因素如地层压力、产液量、含水等多种参数变化,导致电泵井工作状况与原设计不符,由此造成电泵井长期处于低效工作状态,能量损失过大[2]。对于正在工作的电泵井,应优选其扬程、泵挂等工作参数,以保证电泵井始终处于高效区工作[3]。
为保证电泵井处于最高效率区间运行,首先结合检泵,通过单井产能预测、下泵深度与总扬程确定及简化工艺管柱,以系统效率最高点为最佳工况点进行电泵井参数优化设计[4]。2017年对供液不足的电泵井采取优化换小泵设计12口井,平均单井产液增加14t/d,排量效率由64.8%提高到108.1%,提高了43.3个百分点;对泵型偏小的井采取了小换大优化设计5口井,平均单井产液增加了71t/d,产油增加5t/d。对于不检泵井,采用变频器调速保证潜油电泵井的排量与油井供液能力相匹配[5]。
在5-3435井上应用变频进行调速试验,其中产液、举升高度、输入功率的变化与频率变化呈一致性;但对应频率上升,系统效率存在最佳频率点。该井在55Hz时为最佳频率点,系统效率达14%,百米吨液耗电1.84kWh,超过最佳频率点后产量回落,系统效率也随之下降(表1)。
表1 5-3435井变频调速试验数据
结合最佳频率范围,现场针对供液不足电泵井下调频率12口井,优化后平均动液面由892m上升到662m,单耗下降7.3%;对低排量效率、高沉没度的潜力电泵井,采取上调频率1口井,增液22t/d,增油8t/d,单耗降低了0.8%。在保证油井连续运转、延长检泵周期的同时,实现了节能目的。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变频来优化的电泵井,为减少低产时的无功损耗,降低吨液单耗,可采用电泵井液量回馈装置。该装置包括分支管、连通管以及回馈管组成,通过流量调节阀控制回馈量。
现场试验应用58井次,其中4口井为由于供液能力下降而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的井,其余54口井为排量效率过低、频繁欠载停机井。实施措施后,无法正常生产的4口井可以开机并运转正常,54口频繁欠载停机的井平均欠载停机次数减少2.7次/a,运行时率提高4.8个百分点,避免了电泵井的间歇运行,以及由于油井供液不足造成的频繁开启的关闭,解决了因严重供液不足而导致的关井停产现象,延长电泵使用寿命。同时对比10口井能耗变化,百米吨液耗电下降0.05kWh(表2)。
表2 液量回馈装置应用前后停机情况对比
以6-P3688井为例,由于周围水井注水调整,导致该井因供液不足频繁停机,从电流卡片看,仅1周内就欠载停机达2次。发现问题后及时安装了液量回馈装置,安装后该井运行平稳4个月,至注水恢复前,未发生欠载停机现象。
针对严重载荷与设备不匹配的电泵井,可采取与其他举升工艺转换的方式。优化互换主要针对低效、高沉没度电泵井,选取原则是含水较低、含聚浓度较高井,采取与电泵井产能相匹配的螺杆泵井进行优化。螺杆泵井选取产液较高、无法通过上调转速或换大泵保证供排关系的井。通过互换优化,保证油井供液能力与泵型匹配,保证合理负载率,控制合理能耗[6]。
5-341电泵井与12-281螺杆泵井互换后,平均单井产液增加16.5t/d,增油0.8t/d;系统效率提高4.04个百分点;吨液单耗下降6.9kWh,下降幅度达65.16%,日节电11kWh(表3)。
依据电泵井离心泵特性,保证扬程与产量协调可以确保电泵井处于高效区运行。通过对电泵井产能、下泵深度以及总扬程进行优化,同时应用变频器,可以有效提高电泵井系统效率,降低单耗。
表3 电泵井与螺杆泵井优化互换效果
电泵井液量回馈装置可有效提高油井运行时率,实施后减少欠载停机2.7次/a,百米吨液耗电下降了4%。
针对电泵井载荷与设备不匹配的问题,采取与螺杆泵等其他举升方式转换方式,可以有效发挥举升设备潜力,确保在高效区间运行,单井系统效率提高4.04个百分点。
[1]黄晓,石步乾,范喜群.电泵井优化设计及工况诊断技术的应用[J].钻采工艺,2000,23(6):87-89.
[2]梅思杰,邵永师,刘军.潜油电泵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11-112.
[3]王慧勋.潜油电泵的原理及使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71-73.
[4]张学斌,徐学军,吴金花.潜油电泵井个性化设计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5):64-65.
[5]李振智,唐周怀,龚兴云,等.变频器在潜油电泵井上的应用[J].钻采工艺,2001,24(3):45-47.
[6]张挺.潜油电泵井应用节能新技术效果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16):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