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探究
闫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添加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不仅可以将被水泥路面封锁的地表水为园林植被所应用,还能够改善城市空气以及增加城市美感,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项目。如何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更好地应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是当下园林设计的首要内容,根据这类情况,本文做了如下探究。
城市风景园林;新型雨洪控制;生态系统
根据调查显示,2017年内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相比于过去有明显的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生态平衡被破坏,引起自然灾害。城市发展不能够忽略自然和谐,因此就要改造当下的城市发展,增加园林建设,并在园林设计中添加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将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在许多发达国家,对于雨洪控制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建立了相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简称USM。在此科学体系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排水系统,雨径流污染控制系统,雨水资源利用等,这些系统都属于雨洪控制利用中的分支系统。这些分支系统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达到了互补、辅助等功能,集中分支系统分工合作却也团结合作,来完成每一个需要达到的环境改造的目标。生态、资源、减排等是USM的核心词汇,而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于源头、中途管网以及末端水域的控制,通过这类控制,保证整个城市内的水体环境污染减轻,并减少水土流失、污水排放等。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二者之间以水和土地为链接点,进行不断地水资源交替供给,因此不难看出,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出新型雨洪控制系统的优势,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推动城市的生态平衡建设像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许多路面以及建筑物都采用水泥等建材,这类建材在透水性方面比较差,就会对城市的地面渗水产生影响,建材的超标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地的土壤性质以及地理形态,这些情况都会对水循环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减慢水循环系统的速率。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应用新型雨洪控制系统,将无法渗透的地表水与园林植被相结合,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可以降低自然灾害,通过人力的方式增加水循环速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还能够避免水资源无法渗透引起的污染,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自然环境。
建设城市风景园林的目的就是为城市添加生机,并且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自然环境,以改善城市面貌为主要目标。促进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整体水平。将雨洪控制系统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可以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园林建设的作用,提高城市内部的生态稳定,还能够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节省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适当减少不必要的园林投入,从侧面推动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体制更加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因此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环境的重视度也在逐渐增强。许多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在城市内的水循环系统逐渐走下坡路,因此,开始对我国当下的城市环境做了系统的分析调查,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新型雨洪控制体系相结合,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北京市进行城区住宅规划以及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时,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有效地将雨洪控制利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证明,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结合可以从根本上加快水循环,改善城市环境。然而,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还有很多城市没有将雨洪控制利用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雨洪控制利用的功能,因此,还需要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环境,意识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我国对于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十分薄弱,大部分地区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也几乎是无意识的,但是许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了雨洪控制系统,并且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也十分明显。因此,我国的相关工作单位在对城市环境保护上要加强关注度,还要积极宣传,推广城市园林建设的相关知识,争取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够积极地配合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与此同时,相关单位的人员将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高度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契合性,全面推动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建设。
1 李林龙.风景园林设计建议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J].2013
2 胡婉菲.关于人鱼环境和谐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J].2012
(责任编辑 禾初)
闫坤(1992-),男,陕西人,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