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性在环境设计中的融合与发展探究

2017-02-04 19:36王泽宇高宇梁逸婧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性环境设计传统工艺

王泽宇+高宇+梁逸婧

摘 要:在现代,中国环境受西方文化影响,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没有传统文化意识的人们也无法融入传统的空间环境。这导致一个循环的相互作用,环境影响人,人改造环境。中国传统工艺的回归,带动中式设计环境的恢复,推动匠心以带动中式环境设计而产生良性运动。

关键词:传统工艺;环境设计;文化性

环境设计在近年来的发展,证明了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发达地区的人们已经不局限于满足生活必要设施的物质需求,而向更能使人愉悦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前进。西方化的空间概念的扩大,使现代中国环境空间过于西方化,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眼中消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与人类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传统技艺在环境中的体现,以提高现代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并产生良性的循环。中式环境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作为文化的表象与中国人相互作用影响着。

一、当今中国“传统”丧失的历史问题与社会条件

西方工业化的根基就是在社会产能不足的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并提高效率,其面向的人群是无产阶级,从而使生活必需品从物质紧缺中解脱出来,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先进模式,中国在近一百年间也同样经历过这一阶段。在工业化进程前传统工艺就是指手工艺,如园林的花匠、石匠、木质建筑的木匠等,匠人通过手工劳动制作,散发出独特的艺术气息,有别于当今批量化生产的预制件。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工业化一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使传统技艺带动文化流失殆尽。

相比工业化,传统技艺服务的往往是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中国人对于环境中物质感受来源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许多传统工艺的类型,这无一不体现在传统中式环境中造园景观中的石刻、建筑的斗拱,以及环境中木制物件的榫卯,苏州园林便是中式环境的重要代表。而工业化运动后,传统工艺被认为是拖累社会发展的生产形式,并从停滞转变为破坏。

当今正在发展生产力的中国,正处于一种文化与制造方式的变革阶段。近代中国由于战争和变革,多数人必须以能够生存作为基点,以致该思想一直持续至今。在文化杂糅的尴尬时期去权衡传统与现代,导致了风格的定位模糊,类似西方变革阶段的维多利亚风格。大量的新型材料与传统的思维相结合,产生混沌的风格,它既不是以全新的形式呈现,也不是传统的继承。

在近代中国战乱与西方化进程之后,当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复兴文化成为今天复兴民族最核心的一笔。

二、价值的体现:

生存价值与文化价值

在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也提倡回归传统,但均以失败告终。因为多数人还是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高昂的制作费用以及产能的低下无法满足多数人的生活基本需求。而工业的批量快速生产方式,可以满足多数人的生活。这种在发展阶段是先进的方式,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价值。

在中国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过于工业化的方式发展,丧失了传统文化价值,并产生了不清晰的风格,它们多以经济为目的的工业化“传统空间设施”。这种工业制造的产品有着传统工艺制造的外观,但是由工业化批量化制造出的“传统”产品,这完全失去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精髓。

东方建筑多以木为材料,日本对此工艺的保护始终较好。而在现代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式空间环境的重要性时,并不是从保护和继承的角度上做,而是出现了传统中式建筑外观的仿古建筑,这些仿古建筑的实质结构是钢筋混凝土而非传统木制框架。这无疑失去了传统中式建筑的工艺性以及文化性,同时也失去了中式空间环境的自然感。这样没有文化技艺存在的仿传统现代装置(建筑、园林、室内、家具),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出当代中国。相比苏州园林是中式环境设计的代表,可以体现出中国古代人在环境中对于儒释道精神的追求。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当今社会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成比例造成的。人们一方面追求所谓高品质生活,一方面无法负担得起能够支撑高品质生活所需要的精神与物质的硬件,再加上同样对文化与技艺一知半解的图利的商人,才会产生为“伪传统中式”所需的生存环境。

对于传统技艺中木匠小物件为例,近年来迅速产生了“手串”文化。手串本称佛珠,用于佛教念佛或持咒的法器。对于制作者,传统方法是有经验的人选料、开料、手工切割、打磨。而现在部分则在市场上购买用料,以经济为主忽略材料真实性、品相等,并采用CNC(数控机床)加工,数分钟即可制作完成一个。对于佩戴者而言,由最初的法器沦为低至10元的饰品。

与其类似的是部分现代中国人所处的环境空间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失去了应有的文化魅力。传统的建筑、园林、室内、家具都应以传统的制造技艺呈现。在云南丽江的政府与民族习俗的影响下,丽江古城依然以传统的木结构的方式建造房屋,由手艺精湛的师傅测量和设计,并继承传统建筑空间的形式,以便传承技艺和文化。与其相反的就是原本体现明显的现代主义建筑为贴合中式风格,在混凝土的建筑上盖上琉璃瓦,这样就成为讨好人们的“传统中式空间环境”。

反之,对于现代环境设计,在现代设计的批量化生产背景下应体现出现代材料、现代设计与现代技术的整体性发展与融合。以节能、环保、舒适为出发点做现代环境设计,使其以统一的时代为背景,设计现代空间。

三、中国传统工艺在传统中式环境设计中的回归

(一)文化意识的觉醒

一方面随着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稳定,另一方面是教育和网络的发展,信息已经不是以从前的形式去接收,而是主动获取,这就使“文化”通过了“大跃进”时期的瓶颈。

其实,中国开始注重自身文化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在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入侵。近100年的文化洗牌,使中国必须寻找传统的味道。

(二)工艺上的回归

中国传统工艺中的许多技艺已经开始成为了世界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文明的华夏文化中工艺、技艺无数,巧匠艺人辈出。传承和维护中国传统技艺,就是传递与发展华夏文明。

中国传统空间环境的建设需要以传统的建造方式来建设,这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中国该有的空间建设方式,在文化上更能体现并唤醒工匠精神。

(三)在环境空间中关于对待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之间的权重

现代新技术的发展是历史必然的,阻止其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停滞和倒退,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直接区别就是文化性,传统技艺申请为文化遗产是最佳方式,传统技艺应保留,现代的技术应发展。

1.扩大与加强文化遗产的地位,受历史文化影响的传统技艺文化方式仍应以固有的形式存在,如拜师学艺等传统方式,健全相关文化遗产的法律并加以保护。

2.传统方法与传统材料的结合,带有文化性特征或者针对相应人群的设计回归手工设计与建造方式,并创建传承方式与独立品牌的整体品牌文化背景。在中式环境设计中,传统园林、建筑应该回归传统建造工艺,以表达中式环境中形式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3.现代中国设计与传统相对比应该汲取传统的文化元素, 如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提取出云纹作为元素,并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业手段形成富有当今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

(四)传统技艺如何存在于现代中国

优秀传统的技艺在历史上是服务于高层人士的,所以由匠人的技艺基础、艺术层次及其所运用的优秀材料导致赋予匠心的设计不会有过低的价值,所以国家以及高层人的经济扶持是保留纯正技艺文化的根基。

工具是人对于环境改造的一种媒介,推动运用现代工具可以提高传统工艺。如木材的开料、传统的手锯施工的效率与平整程度远无法符合现代的要求。人工电锯开料是结合古今的方式,一方面人工的方式体现了传统技术高超的工匠对于木材选择,切割工艺的技术文化性;另一方面,现代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符合现代人对高工艺的要求。

优秀的技艺是人的参与,也就是人-工具-产品,而非全工具化制造。传统环境中的物体,始终是以匠人为核心的制造和建造,工具的现代化是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标志,而非表象上仿古形式的“伪传统环境空间”。

四、结语

传统工艺制造的核心是手,也就是人的参与,手工制做出的物品富有灵性、温润等特性,而且在文化性上是不可替代的。制作的技术是由师傅与徒弟心手相传而来的,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同时十分富有东方文化的匠人精神。传统工艺造出的环境,时刻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拥有浓厚的东方自然韵味。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切入点,是发展匠人手中的工具,但是传统技艺的文化性的根基,是坚持不能以工具为中心、不能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要求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被现代社会逐步重视,已经开始在传统技艺方面受到相比以前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并发扬匠人精神,带动传统技艺的回归,才能使优秀文明延续。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心怡.浅谈传统环境设计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2,(03):357-357.

[3]纪书琴,刘宪东.浅析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J].北京园林, 2007,(01):17-19.

[4]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5-9.

[5]诸葛铠.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J].装饰,2003,(04):4-5.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性环境设计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分析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