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际春
女人经历了情感伤痛,都喜欢把矛头指向另一个女人—自己的情敌。但你是真的恨她,还是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几日,八卦圈因刘翔的前任和现任之斗又热闹了。都说时间能冲淡一切,但对“翔的女人”似乎不起作用,她们之间的战争进一步升级,甚至接近丧失底线的地步,充分刺激着广大吃瓜群众敏感的神经。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16年10月14日,一个网友给葛天的微博留言:“输给公交车,正常,喜欢公交车的,跟你也不是一路,撇了干净。”这位网友的话极其过分,挑事不嫌大,但似乎深得葛天之心,她即刻回复:“看来是知情人啊。”葛天“高明”地没直接骂人,却达到了攻击刘翔现任女友吴莎的目的。
愤怒的吴莎反击,称自己没被包养过、没处心积虑骗婚、更没想方设法骗钱等,言下似乎暗指葛天做过这些事。接下来,两个女人你来我往战火纷飞,葛天回应“假孕骗婚、被包养没做过,做了不得好死”,吴莎说“谁做谁明白”。11月1日,刘翔终于有了动静,他发布了吴莎2009年获得全运会冠军的视频,并配文“背对阴暗拥抱阳光”,由此看来,刘翔力挺吴莎的立场鲜明。
从心理逻辑推断,战火应该是从葛天方燃起,因为吴莎作为获得刘翔支持的一方,通常没必要主动挑事。看来,虽然离婚已一年多,葛天可能还没从与刘翔分手的阴影中走出来(除非是为了炒作上热搜),其中的是非曲直我们无从得知,也不好妄加猜测。今天我们想说的重点是:明明感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为什么有许多女人,不把炮火对准“伤害”她们的男人,而去攻击另外一个女人?这背后的心理动力是什么?
抛开娱乐圈,放眼生活中,这样的事也比比皆是,女人给情敌泼硫酸的、打人的、到单位告状的、传播谣言的……总之,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并且和葛天一样,声称是对方抢了自己的爱人。但奇怪的是,她们对那个男人却异常宽容,往往主动为其开脱“都是那个妖精、狐狸精、不要脸的勾引我老公……”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不知碰到过多少类似的个案,实感非常有必要深入地聊一聊,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第一个原因:嫉妒
嫉妒就像毒蛇盘踞在一些女性心里,在其控制下,女人经常做出失控甚至恶毒的事情来。和前男友(前夫)复合,一定会幸福吗?显然不是,不然当初就不会分手了。可即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她嫉妒其他女人。因为一个男人,两个女人站在竞争的两端,这时,“失败”的一方就会自认为对方抢走了原本属于她的幸福。
有一个网友的评论特别有意思,她说:“刘翔离婚没多久就和别人狂秀恩爱,感觉挺不尊重前妻的。”她的说法引来众多网友的驳斥,其实这句话虽然幼稚却很真实,因为他和吴莎秀恩爱确实无意中刺激了葛天,引发了她强烈的失落,就像汪峰的前女友葛荟婕一样,她不抚养小孩,但章子怡晒张全家福却能把她气得跳脚开骂。很少有女人会嫉妒戴安娜王妃,因为她离她们的世界太远;但却有很多女人会嫉妒和她们相关、哪怕只有极弱相关的女人,如闺蜜、同事、同学、邻居,前后任更是首当其冲,最适合当假想敌。
第二个原因:恶意攻击的快感
俗话说:男人爱打架,女人善吵架。其实二者都是在释放人性中的黑暗力量—攻击、报复、占有和毁坏,背后的心理是:“我得不到,也不能让你拥有”。人性中都有阴暗的部分,只不过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黑暗力量会被道德压制。而女人在情感失败后的情绪崩溃中容易失去对黑暗力量的约束,不仅如此,黑暗力量的释放会带来快感和满足,聊以弥补失落的痛苦,因此颇具诱惑力。骂人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失教养吗?想必知道,但却抵挡不住攻击和快感的诱惑。
第三个原因:对男人或者复合
存在幻想
这恐怕是女人不想将炮火对准男人的最直接原因。即便男人的态度已十分明确,许多女人却仍然对复合抱有幻想。于是采取攻击另一个女人的策略,结果却是越诋毁对方,越激起男人保护对方、远离自己的欲望,这与想挽留男人的愿望背道而驰,亲手将仅存的一丝温情葬送,比如刘翔“阴暗”和“阳光”的比喻让人不寒而栗。
想复合是出于爱吗?我高度怀疑。在我咨询的个案中,许多女孩经过分析,终于承认“不,我不爱他了,复合就是为了争口气”“为了不输给那个女人”,更深一些的还有“为了证明我比她好,他选择我才是正确的”。
这也解释了一种特别的现象,比如有的妻子努力让曾经外遇的丈夫回家了,她却随即开始痛恨他、折磨他,结果搞得两个人都异常痛苦。这是因为她不是真正地原谅和接纳了这个男人,而是为了打败情敌。
第四个原因:认同“受害者”身份
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当作“受害者”的好处很多,它能博取同情,保证自己攻击的正当性,因为“受害者”这3个字就意味着将责任全部推给了他人。认同“受害者”是一种自我合理化的防御机制。
中国女性特别喜欢当“受害者”。例如葛天,她感到很委屈:刘翔对她十分绝情,她说:“我人都没有走出民政大厅,(刘翔)微博(离婚)就发出去了。”我相信她的陈述一定有真实的成分,刘翔或许有不周全之处,但与“刘翔不爱她”这个重点相比,抓住细枝末节彰显自己的委屈或他人的错来充当受害者却是弊大于利。
我见过不少有严重“受害者”情结的女性,她们习惯性地沉溺在被害妄想中,永远走不出伤痛,永远不愿放手过去,离婚了却仍紧紧关注依附着他人,自然永远生不出勇气去努力、成长、自我负责,也难获幸福。她们不明白,在爱情里哪有太多道理、对错、好坏可言。作为成年人,应该知道:情感的旅程就是两人未知的冒险,没有人可以许你一个保证圆满的未来,没有人可以为你的人生负责。
我有一个女性来访者,她丈夫爱上了别人跟她离婚了。她愤愤不平地跟我罗列了一大堆那个女人的不好,我耐心地听完,说:“好吧,可能她真的像你说的,确实不够好,好些地方也比不上你。但是,不管她怎么坏,你前夫爱她,也许因为你太好了,而他们‘坏坏相吸。”
其实,我是顺着她的好坏逻辑和她半开玩笑,她却愣住了,陷入沉思。随后,我和她讨论了大家熟知的张学良、于凤至和赵四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相爱不是正确、付出或牺牲就能换来的,两个人能不能相爱跟第三方也没多大关系。没有赵四,张学良也不爱于凤至,这不是于凤至做得不好,也不是张学良的错,不可因对方不爱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作受害者。
在西方,极少看到女性与前任纠缠不清,这跟她们所倡导女性独立的情感教育文化有关。而中国文化的封建余毒较深,导致虽然表面上绝大多数女性独立自主,但实际上有些女性骨子里却深受男尊女卑、依赖附属、宫斗戏中三妻四妾争斗的影响,认为失宠离婚就彻底丧失了人生幸福的可能。作为现代女性,经济已独立,但精神、情感上的独立、平等仍然任重道远。
第五个原因:自我价值感低
分手后迟迟走不出来,无论是以和现任吵架的形式,还是以自我攻击如抑郁、自杀形式告终的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我价值感低。具体表现为:自尊心过强、脆弱、敏感、易怒、情绪化、多疑。一个自我价值感正常的人分手时也会感到痛苦,但不会迁怒、攻击他人,并且会比较快地走出伤痛,因为他深信自己仍是可爱的、值得被爱的,某个人不爱我,不代表没有人爱我。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会过分渴求和依赖被爱,且将被爱完全等同于自我价值,一旦分手就感觉失去自我价值,引发暴怒—这是攻击性的另一个来源,通过贬低别人来维护自尊。
第六个原因:攻击他人可回避自己和原有亲密关系的问题
有一个来访者,用六七次的咨询时间来痛骂另一个女人,我完全插不上话,好不容易有一次逮到机会,我问她:“你好像很爱她哦?”她不解地看着我,我接着说:“你看,你专程跑来花好几千的咨询费来谈论她,你是有多关心她啊!”
来访者当即明白我的意思:那个女人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之后,咨询才开始聚焦在她自己以及她的亲密关系上。其实,生活中最困难和最具挑战的事情就是坦诚地面对自己,尤其面对人格中的阴影,并且能够觉察、反省和改变。探讨亲密关系也必然涉及到这些,过程有喜悦,但更有痛苦、煎熬,需要人有极大的勇气、强烈的意愿和为之努力以及相对好的自我功能。相比之下,攻击指责他人太容易、太轻松、太爽了。不过,这种爽维系的时间常常超不过几秒,从长远看,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正视,我们才能培养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去关注他人的生活。这可能也是“翔的女人”需要补上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