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蔷薇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1200)
论跨文化领域的茶叶文化翻译
栗蔷薇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1200)
跨国贸易的本质不仅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更是不同地域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正视文化传播对经济交往的推动作用,在产品的对外输出中,许多商家在进行产品翻译时,都要先在目标市场进行文化调研,以便让自己的产品更容易被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接受,符合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心理。我国茶叶产品在跨文化领域的翻译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我国茶叶产品迟迟打不开对外贸易的大门,在国际贸易领域也无法取得大的突破,本文将致力于探讨跨文化领域的茶叶文化翻译,为我国茶叶产品走出去贡献微薄之力。
跨文化领域;茶叶产品;文化输出;翻译方法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和各种原材料、商品的快速流动,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呈现重解姿态,在全球范围内构件出一个多元开放的全球市场。全球市场的构建使得不同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能够跨境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全球经济市场的背后,每一种经济行为背后透露出来的都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许多跨国公司在处理自己的产品对目标市场的投放时,能很好的把握产品与当地文化的差异与联系,选择适合当地文化的产品包装,使得产品能够为不同地域的消费者接受。我国茶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产品曾经也远销世界各地,但作为现代市场中的一员,我国茶叶公司与茶叶产品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来说相对较弱,除开产品问题之外,文化领域的茶叶文化翻译则是应当注意的首要问题。
1.1 我国茶叶品牌现状
品牌是一个公司对外最为倚重的名声,其品牌的知名度决定了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同类产品的区分度,也决定了消费者对其的认可程度。“一流公司做标准、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卖技术、四流公司做产品”就是市场对品牌和标准的认可,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茶叶企业在标准和品牌的树立上存在诸多问题,始终不能在全球范围市场内取得较好成绩。总的来说,我国茶叶企业正在面临着:茶叶种植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出口数第三、但创汇金额第四的尴尬局面,在世界范围内来讲,相比于印度、斯里兰卡等茶叶出口国来说,我国茶叶出口的净利润、国际认可度等方面都较差,即使是英国这种不产茶叶的地区,都有像立顿这样全球知名的茶叶品牌,而我国这样的茶叶古国却没有享誉全球的知名茶叶品牌,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1.2 我国茶叶品牌面临的困境
我国茶叶品牌在长期对外贸易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从内在角度来说,我国地大物博,茶叶历史十分悠久,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叶品种,其中南京雨花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名茶被称为“十大名茶”,这种茶叶文化产生地多元的状况使得我国的茶叶文化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加异彩纷呈。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多元文化实际上不利于茶叶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链大多以集成化和规模化方向为发展出路,以标准化的生产结构促使产品一体化,形成规模效应,但我国各种名茶产品争锋,瓜分了国内市场,各个品牌没有形成一致的市场评价,走出去举步维艰;从对外角度来讲,我国的茶叶文化深深植根于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古韵古风与天人合一等精神内涵,这种文化早已摆脱茶叶这种物质载体,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风格的茶叶文化与国外的实用主义文化存在着诸多区别,我国许多茶叶的取名、典故、茶艺手法等意境,由于文化的差异及翻译的问题,无法让国外的消费者感受到茶叶的文化价值和其他附加价值,这种产品在一旦投入国外市场,由于其内在价值不符合其使用价值,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败,这也是我国目前的茶叶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2.1 文化原因
文化因素是市场经济下商品生产者对消费者消费需求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文化因素实际上代表着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当一种商品文化附加值较高的时候,消费者往往会对该种产品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而一旦某种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格格不入,该种产品就会滞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英国睡帽对中国的出口失败案例,英国本想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生产实力占领中国的睡帽制造市场,结果发现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自然也没有睡帽市场而言,英国商家赔的血本无归。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差异导致同种商品在不同市场的市场反应区别,茶叶市场也不例外。我国茶叶文化偏向于艺术角度,因此在市场宣传时往往采用隐晦、优美的古诗文诗句进行代指,以清雅源金御叶茶广告语、宣传语为例,清雅源金御叶茶打出了诸多广告语,如“茶魂在中华,心定金御叶”、“诚品,沉品,成上品”、“贡茶金御叶,王气沐天下”等,但是纵观这些广告语,没有一个是对茶叶本身的口感、性状、规格进行描述的,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能够接受这种省略了文化背景的宣传,但是一旦拿到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的消费者就会因为欠缺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对这样的宣传语表示困惑,宣传语的广告效果就没有达到。另外,国外相对中国来说,更注重实用主义,所以在宣传用语的投放时,应当更注重产品的各种参数、口味等实际数据,而不是意境的营造。这种饮茶文化和消费者文化的差异也使得我国茶叶企业打开国外市场的步伐举步维艰。
2.2 翻译因素
翻译因素相比于文化差异来说更具有技术性,因为文化差异是不可改变的,它是不同地区居民长期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独具区域特色的精神财富,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只能通过互相理解和接受来化解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矛盾,但翻译因素就不一样。翻译是一种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翻译水平的高低就代表着这座桥梁质量的好坏。在整体翻译市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茶叶市场的翻译水平更是不足以支撑我国茶叶企业走出去。在翻译技巧方面,我国茶叶企业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茶叶大部分是以地理名称作为区分标志的,但是在同一个地理名称下,又会存在不同种类的茶叶,只要一个产品的某一特定地域生产,且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使用这个产地的名称,这就会影响到国外消费者都对产品的统一认知和购买习惯。以福建茶叶为例,福建茶叶产出存在明显的几大问题,其一就是武夷茶叶里面存在诸多分支,武夷山茶叶里有大红袍、水金龟、肉桂、水仙子等系列,而这些系列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效应,各自为战,不能规模化生产,无法抢占市场的有利地位;其二就是正品标准混乱,许多武夷山地区的生产厂家都生产各个茶叶品种,但不同的厂家又会给同一种茶叶冠上不同的商标,在对外贸易中,这些不同商标下的同一种产品就会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造成混乱,影响茶叶品牌的树立。我国茶叶品牌的译名纷繁复杂,无法利用科学的翻译方法形成统一的名称,自然不能顺利的利用品牌效应打开国外市场。
文化差异与翻译问题共同导致了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困境,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针对当前我国茶叶企业出口产品译名混乱、品牌效应差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改。
第一个方面是集中产品规模,形成品牌效应。由于中西方在茶叶文化的差异,普遍来讲我国消费者对于茶叶产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和地方保护性,一般茶叶产区的消费者大都以消费本区所产茶叶为主,外地茶叶较少有市场,所以本地茶叶一般不会形成很强的连锁反应,大都以散装和区域性为代表特点,这就形成了我国茶叶市场品牌割据的局面,但外国消费情况则不一样,外国消费者往往聚集区较少,加之物流连锁便利,外国消费者大都比较认品牌,通过品牌来将茶叶产品从其他产品中区别出来。我国茶叶产品要想在国外打开市场,就必须适应这种消费心理,将我国驰名的茶叶品牌进行输出,通过大规模集成化的生产,形成品牌效应,让国外消费者产生依赖心理,进而打开国外茶叶市场。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我国茶叶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只有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成功的将本地的产品推销到其他地区。
第二方面则是注重产品翻译,文化的差异导致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接受其他地区的产品,只有用目标市场的语言将产品进行翻译,才能让产品真正融入目标市场的文化当中。一般来讲,在茶叶产品翻译中有以下几种方法:直译法,当产品原产地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文化内涵没有太大区分、产品的价值取向、消费认知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如武夷岩茶可以直接翻译为“Rock Tea”,代表着这种茶叶生长在岩石中,既能表现这种茶叶的坚韧,又更具动感和吸引力,让消费者对其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意译法,即当产品原产地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文化背景、产品价值有较大分歧时,就需要翻译者在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最合适的名词进行沟通,这种翻译方法最为考验翻译者的水平,也是我国茶叶翻译人才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如铁观音的翻译,观音是我国佛教文化中的神话人物,而“铁”字的中文发音和“Tea”的英文发音又较为相近,所以“Tea Buddha”就是比较贴切的一种意译翻译方法;第三种则是音译法,即对于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可以直接借用这种文化基础进行音译,如“西湖龙井茶”可以翻译为“Xihu Longjing Tea”,这种翻译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这种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在目标市场的文化中创造出新文化的过程,这种翻译方法实际上更有利于我国茶叶文化的输出。
茶叶产品的对外贸易早已超出经济问题的范畴,进入文化碰撞领域,茶叶产业的跨文化交流更需要我们关注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区别,通过科学的翻译方式,让国外市场更易接受我国的茶叶文化,让我国的茶叶文化在这种交流中不断创新。
[1]师嘉林.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的出口商标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103-106.
[2]朱耀先.漫谈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J].河南大学学报,2003(2):121-124.
[3]李佳讯.浙茶集团茶叶品牌建设与发展路径 [J].中国茶叶加工,2013(3):10-12.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490)
栗蔷薇(1984-),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