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2017-02-03 11:31马梅巧
现代园艺 2017年24期
关键词:护林防火防护林救灾

马梅巧

(甘肃省卓尼县叶儿林场,甘肃 甘南 747600)

1 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时,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火灾隐患,对森林火灾形成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在短时间内找寻出最为有效的、低成本的森林火灾解决办法。以此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并且真正有效发挥护林防火技术的优势与作用。

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较多,最小的因素是游客随意丢弃的烟头;最大的因素是陨石坠落所产生的火花而导致,这些因素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森林火灾。通过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将引发火灾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雷电摩擦、山石崩塌和陨石坠落等原因所导致的火灾;人为因素是由于烧荒山、扫墓祭祀等人类日常生活活动所导致的火灾问题。除了这些因素外,因为气候因素所导致的火灾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夏季与秋季,由于温度升高、天气干燥等因素而常引发森林火灾。通过明确火灾发生因素,制定完善的护理防火工作,提升火灾防范效率,真正有效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

2 护林防火技术分析

2.1 火灾防控技术

通过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情况,对森林火灾进行分级。从宏观角度,通过对风力、降雨量、空气湿度大小等进行细化分析,将森林火灾分为5个级别,1级与2级火险不会引发较大火灾,达到4级以上,会引发严重的火灾。因此,必须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火灾防控属于在火灾前通过对现代火灾预测和预警的技术形式,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监控,进而降低火灾发生机率。我国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森林火灾防控预测系统,从根本上杜绝和防止火灾,避免给森林资源造成损失,并科学合理地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提升信息共享速度以及救灾响应速度,进而保障火灾防控工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保障我国森林资源安全。

2.2 合理运用防火隔离技术

森林资源聚集分布相对密集,森林火灾发生后会快速蔓延,给经济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也会给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火灾发生后,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控制灾情蔓延,以保障灭火工作的有效开展。隔离技术主要通过运用防护林,将已发生火灾的区域与尚未发生火灾地区进行隔离,以此对灾情进行控制,进而控制火灾蔓延情况。防护林在控制火灾蔓延中具有突出作用。因此,在森林资源维护中,必须要重视护林维护工作的开展,从而真正有效对森林资源进行维护。

2.3 明确火灾扑救技术的作用

火灾扑救技术就是在火灾发生后,借助扑救设备或是火灾扑救指挥系统,对森林火灾进行合理扑救。对于该技术与其他技术形式相比,其研究历史相对较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救灾效果也不够理想。当前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火灾扑救技术也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针对不同地区森林火灾指挥部的相互合作,已经大大提升了火灾救灾效果。

3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的运用策略

3.1 合理设置防火线

在火灾扑救中,隔离带设置与化学药剂的使用属于灭火工作中相对较为常见的形式,通过将两者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在短期时间内进行灭火工作,并能够真正有效降低经济损失。不同的防火线有着各自的特点,林间防火带、林缘防火带和林道防火带属于最为常见的几种形式。通过在森林内设置通道,以此隔离火灾,降低火灾蔓延速递,并且也可以为救灾工作提供良好的通道。

3.2 有效运用阔叶防火带

影响防护林防火效果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防护林树种以及郁闭度。在南方区域,要结合环境特点,一般选择木荷或火力楠等树种。通过交互种植提升防护效果,真正提升防火能力。

3.3 制定完善的通讯技术体系

在开展护林防火工作中,通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地空通讯、卫星通讯及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性结合的体系。通过将不同的通讯形式进行有效融合,能够大大提升护林通讯效率,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优势,真正有效保障护林防火工作的良好开展。

1 刘洋.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

2 吕强强.浅谈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3)

猜你喜欢
护林防火防护林救灾
基层林业护林防火工作策略分析
以雨为令,防汛救灾中的“橙色身影”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加强地方护林防火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镌刻在兴安岭上的绿色誓言——内蒙古大兴安岭于海俊护林防火案例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对完善现阶段护林防火工作的措施分析
社会化救灾人员虚拟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