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洲
(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沙河林业工作站,北京 102200)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各方面都不完备,具体体现就是制度不够科学、施工人员素质较低、队伍建设不够完备、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关注程度较少等。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深度阐释。
在现实中,人们虽然认为园林绿化可以为其带来较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对于园林绿化的企业和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其只是一种低端的行业,没有技术含量,出现问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更不会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关注度较低。而对于一些园林绿化的企业和工作人员来讲,对这一工作也缺乏认识,并没有理解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价值、城市发展、人们生活、环境改善等相关的作用,在工作中积极性较差,这就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影响施工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一些负责园林绿化的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实用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大多数都套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甚至有一些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定架构的施工管理体系,随意性较强。除此以外,一些领导对于园林绿化工程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即使发生问题,再次进行补种即可,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1]。
从本质上来讲,只有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经济发展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园林绿化工程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具备这一基础条件,但是,一些园林绿化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创新,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更不具备艺术美感,只是简单的一种草木种植行为,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也不够先进,对于整个施工企业来讲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较少,多数都是农民工,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第一,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要认清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做好管理工作,不但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还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与此同时,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还有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因此,做好这一工作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现;第二,人民群众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积极监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并提出宝贵的建议。笔者建议,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管理信息。对内,使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信息的有效利用,提高管理效率。对外,可以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支持园林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质量方面施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草木植被成活率,施行责任制管控机制,一旦发生问题要奖罚分明,既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还可以降低相关的成本;第二,对于施工过程的人员管理制度。要从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于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员要进行相关的培训,经过考核后,如果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则不予留用;第三,对于园林工程设计、栽种和养护方面的管理制度。既要保证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也要严格按照地区特点以及植被生长条件来进行栽种和养护,保证成活率。
第一,注重高端人才的引入。作为园林绿化企业,要注重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改变原有企业的人才和文化结构,打造精英化的管理和施工团队;第二,对于施工人员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资质核查,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资质,比如说园艺师证等;第三,为了增强园林绿化队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管理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引入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比如说一些植被的防病虫害技术、一些先进的修剪设备等。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要从管理人员的素质、意识、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多方面来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做到思想的创新化、态度的积极化,行动的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园林工程建设的快速良性发展。
1 朱敏.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