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生 王庆华 樊培峰
(山东绿苑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200)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对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建筑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各项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还要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否则难以圆满完成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管理人员多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造成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发展缓慢,不利于园林行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就目前世界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形势而言,欧美、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在发展之初,无论是在管理模式,还是工程组织形式上,大都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甚至直接采用。
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因地制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由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形构造、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管理模式也就自然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理念,又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自主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当代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多是围绕工程的设计、施工两个阶段来展开和进行,相对忽略后期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养护等阶段的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景观效果的维持与保护与后期管理工作的持续程度有极大关系,如果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不善,必然导致工程项目整体景观效果下降。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要严把植物的选择与种植关。只有提高园林中各类植物的成活率,园林的质量才有根本的保障,否则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将“大打折扣”。绿化管理部门要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公司实行招标制,要提高自身绿化队伍的素质,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代表着工程公司的素质和水平。只有搞好人才管理,不断地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能深造等。更新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建立起—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的顺利开展。
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各项自然、生态、经济、地形条件进行全面统计与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仅仅依靠工程管理部门是难以全面完成的,工程管理部门还要邀请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设计图纸审核工作,最终以科学、合理、客观的方法去验证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有待修改与完善之处,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竣工验收就完全结束,工程项目的后期保养与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由于受到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以后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然导致园林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保养与维护遭受破坏的部分,园林质量也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适用性强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行业内基本认可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其次,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的更新与完善,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聘用一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要合理、充足,既要满足工作的需求,又要防止管理部门人员的闲置。最后,园林工程行业要加强对于质量管理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不断更新与完善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紧跟时代发展与行业创新的步伐,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决不能被时代所淘汰。
1 许杰雄.浅谈强化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2006(4)
2 王丽萍.信息技术与园林绿化现代化[J].上海建设科技,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