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游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在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到来,使养老社区的发展愈发完善。在养老社区的设计中,社区户外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是重要的部分,通过对康复性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的相关理论,从老年人对于户外空间的审美要求、康体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入手,探讨养老社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使养老社区的老年人在空间中感到舒适、温暖、方便和幸福。
在景观设计时,注重实用群体的具体需求,在养老社区中,使用对象为老年人,因此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总结和概括出老年人对于户外植物景观的需求。
老年人对于环境的首要要求是安全,安全的环境是保障老年人一切行为的基础,在养老社区中,老年人的主要行为有生活、就医、交流、活动等,在户内外空间中都有对于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夜间活动时对于照明也有一定的要求等。
其次,根据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的形式,养老社区的户外景观设计要满足老年人对于空间功能的要求,尽量满足老年人的喜好。常见的户外活动有交流、合唱(或演奏)、跳舞、慢跑、太极拳、打牌、赏花、下棋等,根据不同的活动要求要有具体的活动空间,在空间布置上要丰富且合理,需要特殊场地的活动比如跳舞、太极拳等需要设置专门的场地,并且在铺装的设计上尽量使用防滑、吸水的材料,在场所周边要有相应的休息场地。而交流下棋、打牌等相对静态且私密的活动则需要静谧、有一定私密感的场所,这类场所可以分布在户外各处,需要相应的桌椅等设施,并且尽量能够遮阳避暑。
此外,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其他提升空间舒适度的要求,比如提高观赏性、提高保健功能等。养老社区的老人对于审美的要求也有其需求,优美的室外景观能够使老年人舒适愉悦,并且植物的优化配置能够改善和调节局部小气候,并且在雾霾严重的冬天改善空气质量。在户外活动中,除了老年人自发的活动外,可以引导其进行锻炼,设置相应的健身器材,同时铺设防滑的地面材料,使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陶冶情操。
首先,在交通系统上,以步行系统为主,道路设置应尽量平面、简单,由于部分老年人会有行动困难、视力减退等情况出现,因此尽量不要设施不必要的台阶,在台阶、转弯等地方要设计醒目的标识,每阶台阶的高度应相对降低,并且要有完善的无障碍设计。在道路中途,要设置休息座椅,以备步行疲劳需要休息的老年人使用。铺地材料需防滑、吸水,以防滑倒和积水,不宜使用凹凸不平的材料,以防绊倒。
在植物的选择上,首先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在环境保持延续性的同时,能够增加熟悉感,并降低预算。其次,植物的选择应与不同季节所呈现的形式相配合,春天应选择开花植物,以满足老年人的观赏需求,夏季多选择茂盛浓密的乔木,秋天可以适当增加变色树种以增加其观赏性,冬天要适当增加常绿树种、梅花等植物,以免老人心生萧瑟感。另外,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其保健作用,比如樟木具有独特香气、可以驱蚊;杨树可以挥发出杀灭一些病原体的物质;侧柏可以减轻疲劳、清醒头脑等。同时避免选择有毒、有刺、容易招虫等植物。
在植物的配置上,乔木、灌木和草坪应当合理搭配,通过植物的软隔断划分不同功能的空间。高大的乔木使空间围合感强,增加私密感;低矮的灌木在划分空间的同时将各空间相连接。在活动场所的外围,应种植乔木以遮荫避暑,同时不影响空间的使用;在休憩空间,用灌木围合成半封闭空间,并且搭配茂盛的乔木遮荫;在道路的分叉处和转弯处,要设置色彩鲜明的植物以达到醒目作用,对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能够提高老年人对自然美景的兴趣,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从而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
最后,在其他设计方面,也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夜间的照明要均匀,减少炫光,在道路的分叉、转弯或是有台阶的地方要有醒目的顶光提示,道路应设置地面灯,保证老年人夜间活动的安全。
通过分析老年人行为,得出老年人对户外景观的需求,并分析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在国内,养老社区的设计仍旧属于起步和发展的阶段,相应的设计经验较少,而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养老社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养老社区的设计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1 傅琰煜,李健红,邢剑锋,等.养老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营造[J].华中建筑,2011(8)
2 严冬琴,黄震方.城市老年人养老休闲需求与选择行为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老年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