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源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沉淀,已形成“璀璨明珠”,促使其在园林设计中得以广泛运用。而在此过程中,融合创新理念和创新方式,将园林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还是彰显园林景观艺术魅力的前提条件。对此,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俨然成为设计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组成要素,其对文明的发扬与传承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绘画和雕刻、书法与剪纸、皮影以及传统符号等层面,用以从根本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促使其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阐述:首先,鉴于时代经济的逐步发展,景观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间协调关系愈发密切,使其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者的谈论或关注热点,以便更好地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其次,以传统文化运用与改造的层面,将其和景观设计相融合,既彰显景观作品感染力,又可体现二者时代特性、精神内涵。最后,通过激发设计者灵感,使其思想内涵得以全面升华,用以构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却在效果呈现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个性化匮乏、创新性不足等。前者以成功案例的模仿为主,加之西方设计理念的侵袭,“草坪风”不断在景观设计中加以应用,却忽视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条件。后者虽然于实际园林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元素实施,但未依据实际情况拟定创新设计思路,如园林雕刻艺术,可承载多样性文化元素,如图案和诗词等。即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方可避免文化元素过于突兀问题,使其园林设计更具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
针对汉字语言在园林设计的应用,应以汉字分割工艺为准,结合重心点的把控,保证汉字语言元素的科学性、合理性特点,如天安门设计中对汉字分割工艺的运用。同时,汉字图形的对称性、包围性特点,也可为园林设计营造灵感空间。其中,汉字图形可依据自身对称的原理,呈现平衡且协调的景观氛围;而其包围性的特点,以“似隔非隔”的神秘气息,达到最佳化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此外,汉字图形的虚实艺术,可将园林景观营造虚实统一的结构空间,即利用实景、虚景间的合理融合,彰显园林设计“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境。
第一,依据思想意识、文化特征和历史事件的园林设计,不仅彰显历史文化素材,又完美诠释了现代园林意义价值和特征魅力。例如:洛浦公园滨水景观,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以景观创新的特色,凸显洛阳时代变迁。第二,地域景观设计中,风俗民情作为核心组成内容,对园林设计整体效果起到深远影响。如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产品造型模拟,结合地面铺装、主题雕塑以和路灯造型等层面,全面呈现当地民俗文化。第三,浮雕、壁画属于空间结构由“空”向“灵”的转变,尤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抽象意义的装饰题材、历史文化以及深化故事,均可以浮雕和壁画的层面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与冲击。例如:奥运公园入口处奥林匹克浮雕墙的设立,融合长388.44m、高3m的浮雕墙,向人们展示拼搏和健康的精神宿求。
传统纹样: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在部分湖区岛屿构建中,依据特殊表现形式对传统纹样加以运用,从而呈现“三岛”艺术造型。该种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既彰显传统纹样魅力价值,又可将岛屿景观凸显于实处。传统绘画:绘画在于构图和布局,此点和园林设计异曲同工。对此,针对园林设计具体环节,应遵循传统绘画原理,于结构设计和植物造景等层面,体现景观和谐和统一之美,如高山栽松和水上放莲。
总之,伴随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均面临严重冲击,而设计者只有在革故鼎新和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注重传统文化、园林设计理念的融合,方可营造更具艺术气息的空间环境。总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以特色文化领域为切入点,在充分凸显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同时,彰显民族魅力。
1 李玲.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
2 李天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探究[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