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月 高玉亮 修景润 金海强 张玉姣 朴光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在准备阶段,无公害黄瓜栽培一方面要重视选址,由于当前城市污染比较严重,无论是土壤、空气还是水源,均不利于无公害黄瓜的栽培。因此,温室大棚的选址应远离城区、工厂等污染严重的区域,寻找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源清洁便利的区域。另一方面还应做好品种的选择,无公害黄瓜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口感好、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便于防治病虫害。
在无公害黄瓜栽培管理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用55℃温水浸泡,并放在25~30℃的室温下进行催芽,这样更利于播种。然后进行移苗定植,为避免伤根,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营养钵育苗,在出苗前施有机肥,出苗后合理控制日间、夜间温度。在定植移栽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筛选出不合格的种苗,并做好地膜覆盖、打孔工作。最后定植后,定期灌溉,在结果期可适当施加叶面肥,以提高黄瓜产量。
农业防治技术是无公害黄瓜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其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的选种、育苗、栽培等措施,提高作物抵抗病虫害能力。如在选种时,技术人员应做好品种的检疫工作,避免携带病害种子、种苗进入温室。在育苗过程中,应做好温度控制,提高壮苗成长率;在温室管理中,应做好室内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利用轮种、间作、套作等方式。优化室内生态环境。在土壤管理中,做好深耕晒垡,翻出土壤中越冬的病虫害,在低温环境下降低其成活率,避免栽培中对种苗根部的侵蚀。同时,科学施肥,保证作物不同阶段的营养供应,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生物防治就是在无公害黄瓜生长过程中,利用通过引入微生物或虫害天敌等方式,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温室环境的污染。例如,当作物出现瓢虫、蚜虫、红蜘蛛、叶螨等害虫时,管理者可以利用天敌防治;利用对人畜伤害性低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控制害虫,通过控制代谢的方式,让虫害慢慢死亡。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施加一定剂量的生物药剂,对黄瓜生长中常见的灰霉病、白粉病等进行防治。
生态防治是通过改善温室内的生态环境或作物叶面的生态环境等手段,破坏病虫害生存环境,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在无公害黄瓜温室病虫害防治中,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温室的温湿度等条件,保证环境适宜作物生长,如在上午室外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通风1h,以调节温室湿度;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还应利用黄瓜病害喜酸性这一特点,施加化学药剂,严格控制药剂配置比例,通过叶面喷洒方式进行生态调节。
作物营养失调是其出现病虫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当黄瓜作物体内的可溶性氮、糖含量降低时,其发生霜霉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技术人员在温室栽培管理中,应实时监测作物植株体内的营养结构,及时发现营养失衡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管理,保证植株营养平衡,提高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无公害黄瓜在温室管理中,为避免化学农药污染,管理者可以利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例如,白粉虱、蚜虫等对黄色具有强烈的趋向性,管理者可以利用色板、色膜进行诱杀。在农闲季节可以通过覆膜的方式,提高土壤温度,以减少土壤内的一些病菌及虫卵。对种子做消毒处理,将一些常见病菌控制在萌芽阶段,利用遮阳网控制光照和温度,以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
无公害黄瓜温室栽培的关键在于无污染,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隔绝化学农药。在一定情况下,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功效更为直接,但在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严格控制剂量,将农药残留控制在一定的标准内。
1 袁卿铨.无公害黄瓜温室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2015(6)
2 祝显金.无公害绿色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