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莱芜市林业局,山东 莱芜 271100)
板栗作为一种木本粮食树种,在林业种植中广受欢迎。现阶段,在板栗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的限制,板栗质量较低,这也是当前板栗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实生效殖的种植方式,采用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导致板栗植株质量与产量不均衡,好坏品种掺杂,并且劣质品种较多。因此,板栗种植的改良技术已经成为相关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
板栗生长需要大量的光照,如果光照不充分,就会导致其枝条发生枯死以及不结果等问题。板栗最好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温润的砂质土壤中,其本身对于一些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抵抗性[1]。由于板栗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力旺盛等优势,因而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土壤粘重,不要积水,否则会对板栗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板栗植株的寿命较长,有些植株的寿命可以达到300a之久,并且耐寒耐旱,但是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因此需要及时防治。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板栗经营与发展模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板栗苗与自热野生板栗苗嫁接等方式形成自然板栗园,在园中,板栗的种类比较多,有的20~30种,多的达到50多种,由于这些板栗种类的不同,果实的成熟期也不同,有的相差20多天,因而对果园中进行施肥、授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带来了很大不便,从而影响板栗的产量。
板栗园一般在山地中种植,具有立地条件差、跨度大、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因而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板栗种植的环境复杂,面积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械作业。有些板栗植株采用野生嫁接,树木之间空隙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此外,很多板栗管理者都是自行承包生产,经济条件有限,机械化水平低,一般采用人工,因而容易造成板栗树受光不均等问题,影响板栗的产量。
板栗园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板栗生长位置、种植面积、以及种类繁多等因素的限制,板栗园容易受到外界生物的侵蚀,加上虫类的种类较多,像天牛、金龟子、桃蛀螟等害虫,因而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较大。
板栗园的位置最好选择下水位低及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中,不要选择盐碱地,也不能选择风大或地势低洼的地方[2]。如果在丘陵地位种植,需要选择土层较厚并且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以近山地为中心,逐渐向外进行扩展。
在板栗授粉过程中,风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避免自花结实以及雌雄花异熟等问题,在板栗种植中需要栽培不同的品种,避免由于授粉不良而导致空苞。新建的板栗园需要种植1/10的授粉树,并且品种不同,其中,处暑红就是一种授粉效果较好的授粉树。
若是在平原地区种植板栗,一般种植30~40棵/667m2,如果在山地种植,一般种植60~110棵/667m2,然后隔行隔株进行砍伐,可提高板栗单位面积的种植产量。
合理施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板栗的种植产量和质量,因而合理使用肥料也是板栗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土杂肥能够明显改善土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还能够提供板栗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一般在秋收之后施肥较好,在这个时期,板栗树的新根正在成长,加上秋季温度不低,因而容易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在早春以及夏季阶段,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施肥。在春季,需要对每株板栗树施加一定数量的尿素,大约在0.3~0.5kg,成年树木需要施加到2kg,此外,还要保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从而便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要对板栗树进行1年2次修剪,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秋季板栗落叶后到第2年春天发芽之前,对板栗树进行冬剪,有利于调整板栗树的生长方向,促进花芽的形成,主要有短截、回缩、疏枝、刻伤、以及拉枝等修剪方式。在板栗夏季生长时,主要是对板栗树进行摘心、抹芽、疏枝、以及除雄等修剪,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增加雌花的数量。
现代板栗种植技术的改良能够改变传统种植技术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板栗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1 周晓峰.浅析现代林业技术改良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
2 李友山.用现代林业技术改良老品种板栗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