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华 贾海英
(石家庄市新华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村级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及主要做法
郭庆华 贾海英
(石家庄市新华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特别是生活在市区周边的居民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路,提高认识,将工作由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等专业绿化拓展开来, “送绿入社区、绿色在身边”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以改变村庄周边环境 “脏、乱、差”为着力点的村级公园建设作为社会绿化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村级公园;绿化;植物配置
1.1 特殊区位要求。石家庄市新华区属于老城区,人口密集、绿化资源匮乏且普遍存在缺少规划、管理缺位、监督乏力等现象,尤其是城区西北部,村庄较多,垦荒菜园和垃圾场密布,不仅成为近几年新华区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重点难点,而且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1.2 大气污染防控需要。近些年来,新华区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生态状况仍整体脆弱、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作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急需加快进度,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尽快让村落绿起来,让大气环境好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宜居、宜发展的城市之中。
1.3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公园(广场)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必备硬件,对于满足群众业余休闲娱乐的文化精神需求,积累社会文化底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合理的规划村级公园建设,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增加绿量的同时,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改变村庄以往的老旧沉闷形象。
2012年以来,为改变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加大了公园广场建设力度,由石家庄市新华区绿化委员办公室牵头,新华区财政先后投资1 500余万元,共建设完成了西营公园、西营上水园、东营公园、后杜北公园、前杜北公园、东营游园、陈村公园、上京公园、友谊大街游园、杜北游园、杜北村口游园等11个村级公园、游园,新增绿化面积395亩。通过整合村集体闲置空地、菜地,种植本地树种、增加彩叶花灌木和地被,新建小型广场,安设座椅、凉亭、衣服架等便民服务设施,为村民打造了宜居、整洁、美观的生活环境,满足了周边村庄群众对游乐园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新华区村级公园建设工作在石家庄市开创先河,石家庄市园林局三次到我区调研,姜阳市长还专门批示要求各区到新华区学习。
3.1 精心确定方案
3.1.1 绿化选址注重整体协调。遵循科学规律,注重村级游园绿化与新华区整体绿化相互交映,与城区环境相协调;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丰富的绿化效应,实现植物与用地的和谐,以最终达到植物与城市和谐为目的。
3.1.2 绿化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为充分体现“人本型、生态型、林荫型、休闲型”的设计理念,遵循“人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原则。针对新华区老旧小区内植物单一,人均公共绿地不足的实际,加大开放式社区游园建设力度,使绿化与休闲融为一体,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力。
3.1.3 景观配置突出层次化。在树种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广泛应用法桐、栾树等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进行种植。在植物配置上,坚持乔、灌、花、草相结合,彩叶树种与绿叶树种相结合,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努力形成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效应。
3.2 坚持试点先行。对村级游园项目开始实施前,注重往年工作经验积累,并选择个别地域先行施工,集中技术力量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难题,总结经验,全面推广。2012年和2013年,先后在石闫路田庄村口和友谊大街西营村北建设了田庄游园和西营公园。2012年,田庄游园建设种植了白皮松、金叶榆、五角枫、棣棠、地被菊、马蔺等景观植物,个别地点增设景观石,增加植物层次,加强天然色彩搭配,打造石闫绿色长廊沿线景观节点,建设色彩丰富、层次鲜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观光大道。2013年,为了提高农村绿化水平、充分发挥绿地效益,在西营村投资100万元建设占地19亩的街心游园,解决石家庄市城区上风口位置大面积空地闲置问题的同时,营造良好人居环境。该游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现代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共铺设广场砖、甬路约2 100 m2,种植各类乔、灌木1 000余株,地被植物1 500 m2。
3.3 狠抓施工质量
3.3.1 严把栽前“准备关”。为确保春季绿化工程顺利实施,抢抓春季绿化黄金季节,提前组织完成所有苗木采购工作。同时做好场地平整、清废回填、土壤改良、挖坑施肥等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3.3.2 严把栽植“技术关”。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苗木的质检验收,对苗木质量进行把关,采用优质壮苗;对施工现场各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全程监管,有效提高了绿化建设质量。
3.3.3 严把栽后“成活关”。提高绿化成活率,栽后管护是关键。派设专人对绿化种植后期的浇水、封坑、支架等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跟进,做到苗木随栽随浇,确保植一片、绿一片、美一片。
4.1 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村民休憩娱乐场所有了极大拓展;二是城区周边绿化率和居民舒适度显著提高;三是新增各类植物充分发挥吸滞粉尘、杀菌、消减噪音的作用,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4.2 城市绿化档次和品位极大提升。城区周边绿地四季景观丰富多彩,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结构比例大幅提升;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功能,增强空间协调,注重视线引导,有效解决了空间绿色存在断档、层次不明的问题,形成了开合有致、曲折变化、富有韵律与节奏感的绿化景观。
4.3 群众满意度极大提高。如今在新华区西北部区域,处处绿意盎然,游园绿地乔、灌、花、草配置得当,三季花团锦簇,四季绿影婆娑,游园设施完备,行人旅者非常惬意,极大的满足了居民绿化需求,为社区和谐稳定提供了助力。
村级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惠及基层群众,通过积极推动一系列绿色资源向基层倾斜的重要举措,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群众的绿化积极性,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逐步建立起惠及群众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们应当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的“绿色改革”,变村民找公园活动为政府送公园到村,开展“绿色服务到基层”,加大投入,把绿色惠民工程建到农村和社区,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共享园林发展成果,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绿色家园。
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绿化用地紧缺、绿化资金不足、绿化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成为进一步开展村级公园绿化建设的严重瓶颈,村级公园绿化建设是一个大工程、长期工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村级公园建设主要靠区财政补贴,但区级绿化资金相对欠缺,短期、小范围的绿化尚能勉强支撑,对于长期性的大范围推广,则力有不逮。
农村社区绿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市、区、乡、村各级的共同协作,尤其需要市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通过动员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绿化资金,市、区两级政府政策倾斜,保证村级公园绿化建设项目和绿化维护管理资金到位,势必可以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推进园林城市建设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