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娜,马爱杰
(大连民族大学思政部,辽宁大连116600)
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大连农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对策
朱静娜,马爱杰
(大连民族大学思政部,辽宁大连116600)
本文主要探究大连地区农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工作中的难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大连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大连农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民心所向。大连农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的重视,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对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制定了多项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已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和脱贫的道路。“农村贫困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707元提高到2010年的2003元,增长了1.8倍。由此可见,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和贫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都得到了较快增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脱贫任务依然艰巨。大连农村贫困人口较之西部山区,无论是贫困的程度、贫困人口的数量、脱贫的难度等方面,都很轻微。只要政策具体,措施得当,群众肯干,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脱贫。
大连农村主要指南部的旅顺一带的农村和北三市的庄河、瓦房店、普兰店的农村。大连地区的农业资源比较适合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渔业资源丰富,以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在我国还是“靠天”吃饭,加之大连地区缺少淡水资源,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退化、房地产业填海造地和占用土地等原因,农(渔)业中贫困人口增加。
1.1 农村凋敝,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独守田园
大连地区农村耕地少,土质贫瘠,单纯以土地为生,难以致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大批劳动力进城务工,日渐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市场竞争的激烈,使他们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农村就留下了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全国的许多农村都有此类现象。“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5亿,占总人口的15.5%,且农村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市。”
1.2 土地荒芜,农民年老体弱,年轻人不甘以土地为生
农业生产是重体力劳动,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年龄大的农民有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经验,但繁重劳动使他们难以应对,年轻人却不安心于农村生活,也不愿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接受得慢,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收入没有保障,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逐渐减弱。
1.3 土地常年疏于管理,地力减退
大连农村土地资源以棕土为主,砂石混入其中,地力较差,不适于大田作物,只能种植经济作物。市场经济不断追求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追加化肥和农药的结果是造成土地的板结和沙化。近些年来,气候恶劣,干旱少雨,水土污染,造成农业资源和环境越来越差,甚至一些农村出现了种地赔钱的情况。
1.4 房地产开发造成大量失地农民
城市的扩张,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农用耕地被大量征占,失地农民如果没有新的就业机会,就会迅速致贫。国家征用土地进行开发区、工业区、自贸区、大学城建设,给予农民安排的生活保障金,但如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挥霍或疾病,也会使其生活陷入困境。
1.5 疾病、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难致富
大连地区农民,总体还不够富裕,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年老体弱多病、疾病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使家庭受拖累而致贫。
1.6 海洋资源退化,自然灾害和污染使渔民损失严重
大连渔业资源丰富,但盲目追求GD P的增速,化工污染、填海造地等,极大地破坏了大连地区的生态环境,空气干燥、干旱少雨、海洋污染、渔业资源减少等,渔民面临着守海却无鱼可捕的局面,以捕鱼为业难以为计,必须辅以养殖业。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扶贫和脱贫工作缺少长远规划
农村基层党组织最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急于改善,但又缺少必要的条件,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去慰问捐款。但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造成扶贫工作流于形式,贫困人口依旧生活窘迫。
2.2 没有形成脱贫致富的社会环境
东北农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冬天是农闲时期,农村生活单调,往往就是民间娱乐式的消遣。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观念落后。农民想脱贫致富,却担心投资的风险,尚未形成脱贫致富的风气。
2.3 缺少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精准扶贫是艰难的过程,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工作中,不能只依靠政府倡导,贫困户必须要有内生的动力,积极努力脱贫。脱贫要有具体可行的脱贫途径。致富带头人是带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主心骨和引导人,贫困户本来就困难,他们有脱贫的希望而没有脱贫的能力,带头人有能力带富一方百姓。
2.4 精准扶贫对象难以识别
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不同,贫困标准难以确认,农村的人际关系复杂,血缘关系、裙带关系、家族关系、利益关系等都交织在一起,使精准扶贫对象的确认标准难以掌握。农民收入渠道增多又不固定,难以掌握其准确的收入情况,扶贫对象的界定是影响扶贫工作的效果。
2.5 农村基层组织扶贫工作管理不完善
大连农村受制于自然环境,贫困人口主要在山区、沙化土地、污染区等,总体来说,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一些贫困户缺少基本的生产要素。农村的人情世故复杂,各种矛盾交织,人心难聚,各种利益纠纷、干群矛盾、家族势力等掺杂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农村扶贫干部对扶贫项目管理不善,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扶贫资金不是救济金,扶贫工作要坚持原则,精细并落实到位。
3.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村支书
党中央的扶贫政策要通过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村党支部来落实,他们执行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扶贫工作的质量。建立一支过硬的农村党支部,是做好扶贫和脱贫工作的关键。只有党员干部政策水平高、作风正、群众威信高、真心为百姓谋利益,才能全身心带领百姓脱贫。例如大连农村好干部毛人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动家乡百姓脱贫致富。
3.2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扶贫对象
精准扶贫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准扶贫对象,摸清贫困户的家底、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地研究脱贫办法,建立脱贫人口档案,确定脱贫期限。充分发挥农村“两委”在基层民主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民主评议、公示反馈、全体村民投票、“两委”民主集中等形式,把帮扶贫困户的决定权交给全村百姓,全民参与、民主监督,要坚持过程透明、程序合法、议事公开、操作规范。
3.3 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
扶贫工作是系统工程,要持续开展。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和村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以贫困户个人努力为主,村集体的帮扶为辅。既要深入挖掘大连地区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能力,努力实现自我脱贫。又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引入企业、银行、民间的投资和参与,互惠互利,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连动的链条,开创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的扶贫大格局。周密计划和总体设计,为大连农村脱贫致富设计总体规划。
3.4 培养和重用致富带头人
农村脱贫致富要有带头人,无论是村支书、村长还是致富的能人,要选有奉献精神、有能力、有群众威望的人。加强培养和大胆使用,要知人善任、采纳合理化建议。选好致富带头人,就可以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目标,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
3.5 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追求脱贫实效
农村基层“两委”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实事求是地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脱贫档案,对扶贫工作的信息要素进行公示。例如,扶贫对象、帮扶负责人、帮扶项目或措施、扶贫资金的使用、帮扶效果,贫困户收入的转变情况等。要建立政府监督、审计监督、村“两委”监督、村民监督、社会监督等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共同营造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阳光工程,努力实现精准扶贫一户,就精准脱贫一户的效果。
3.6 建立严格和科学的考评制度,对精准扶贫工作建立问责制度
根据大连农村的扶贫状况,制定科学的考评制度,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合同的目标责任等进行考核,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脱贫目标的实现。兼顾当前需要和长远目标、兼顾扶贫的数量与质量、兼顾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确保精准脱贫工作的稳步推进。
3.7 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技能
大连农村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因素还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不高。大连农村要多组织农业科技、农业教育机构进村入户的科技下乡活动,利用冬闲、春播、种植管理等机会,开展农业和海洋养殖业的实用技能培训,指导农(渔)民掌握和运用农业种植技术,找项目、选种子、更新技术、闯市场,有科技机构的引领、有科技人员的指导,农民就有信心。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技的保障。
3.8 营造农村良好的致富环境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闲暇时间如果被农民利用起来,形成很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销环境,对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是非常有意义的。农村更应倡导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消除封建愚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村阅览室、小型的图书馆、引入宽带网络、文化活动室、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等,引导农民建立文明、健康、科学、时尚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钻研农业科技、捕捉市场信息、重视教育和环境保护,建设更多的文明村镇,良好的民风和自然环境,就会引来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
大连地区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农民群众向往更好的生活,在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指导下、在大连地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贫困地区农村基层“两委”的组织实施下,贫困户们要积极努力、不怕吃苦、战胜困难,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1]鲁春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6,(07):6.
[2]曾志红,曾福生.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
[3]刘彦随,周扬,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12).
F323.8
A
10.14025/j.cnki.jlny.2017.19.001
朱静娜,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爱杰,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政治学。
大连市社科联2016年-2017年重点资助研究项目《关于大连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的研究》